不记得是小学还是初中,学过毛主席的文章《纪念白求恩》。对文中的一幅插图印象很深。在破庙里,白求恩低着头、弯着腰正聚精会神地给伤员手术。庙外面战火纷飞,浓烟滚滚。后来我进修学习时被分配到石家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在和平医院里曾有过白求恩纪念馆。我去瞻仰过,很多外国友人也曾经去参观。后来,纪念馆被拆。近年来,也很少再见到纪念白求恩的活动或者文章。感觉自此,一个时代画上了句号。
年前,我来到河北沧州河间市出差,很偶然的机会,听说了在河间市卧佛堂镇屯庄村有白求恩给伤员做手术的旧址。怀着浓浓的怀旧情绪,驱车前去一探究竟。看能不能和记忆重合。
现在村村通公路,但很窄,会车需要紧贴着路边。据说是因为施工方因为送礼而不得不缩减成本,有意修窄。曲里拐弯进到村子里,在一个大坑南头看到个四合院。门口挂着“白求恩手术旧址”的牌子,从右往左读,不知怎么想的,很别扭啊。进门后,正冲着门口的就是那座小小的关帝庙。庙门锁着,我从门缝中望去,吓了一大跳。只见一个人正斜身冷冷的瞅着我,定了定神,才发现是蜡像。白求恩、助手以及伤病员。摸摸头上的冷汗,长吁了口气,给尊敬的国际主义战士鞠了个躬。
瞻仰白求恩手术旧址(文字及图片均为原创)关帝庙左手边是病房,门上挂着锁。喊了几声,没人答应,便摘下挂锁,推门而入。屋里摆着病床,破烂的让人难以相信。当初,我们的八路军战士就是躺在这样的床上养伤。真是可歌可泣。里屋,土炕占了半截屋子。这也是病床,阳光暖暖的照进来,这是高干待遇了。
瞻仰白求恩手术旧址(文字及图片均为原创) 瞻仰白求恩手术旧址(文字及图片均为原创)南边是展览馆。推门进去,打开灯。展柜里有白求恩穿过的八路军军服,叠的整整齐齐,斯人已不见。陈旧的马灯,白求恩曾经提着它在晚上巡视伤员。军绿色的茶缸,是他送给大朱村房东的纪念品,彰显着当时浓烈的军民鱼水情。古色古香的柜子,里面曾经摆满医疗用品。四四方方的小炕桌,白求恩曾经趴在上面研究病情。白求恩冒着敌人的炮火给伤员做手术的照片,就是在河间市齐会歼灭战中拍下的。在此次歼灭战中,我军7个团围歼日军一个大队。经过艰苦作战,虽然取得胜利,但伤亡也很严重。当时,伤员都是通过庙外的交通壕运过来。据说,白求恩经常等在交通壕边上,好在第一时间抢救伤员。边上的大坑,是医疗污水的储存坑,当时满坑的水都是红的。白求恩没日没夜的抢救重伤员,极大的激励了前线战士的士气。为战斗的最终胜利做出突出的贡献。
白求恩在加拿大有后代吗?他的后人来中国祭拜他吗?如果来,我们给他报销机票吗?耳边仿佛响起琅琅的读书声:“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做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应该永远记住帮助过我们的国际主义战士,伟大的医生,白求恩!
瞻仰白求恩手术旧址(文字及图片均为原创) 瞻仰白求恩手术旧址(文字及图片均为原创) 瞻仰白求恩手术旧址(文字及图片均为原创) 瞻仰白求恩手术旧址(文字及图片均为原创) 瞻仰白求恩手术旧址(文字及图片均为原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