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5」
1、每天写,是没有文字打磨的,只有不停地赶,赶在晚上12点之前发布,失败也是常有的事,且日益频繁。
2、自媒体上到处都是「载入史册的一天」,真担心史册不够用。
反思了下,我自己好像也常用。
3、如果此刻,猫狗牛羊或新冠病毒了解了AI的发展,和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
它们会希望人类继续狂飙开发Ai,还是赶紧停手,以免所有地球生命未来被Ai极权。
4、一想到还有人相信有一个会发洪水淹没你的一切,然后又跟你立约说不再这么做;会要求你祭献自己的孩子,只为考验你是否忠诚于他的这么一位主宰一切的神,(祂主宰一切为什么还要考验一个牧羊人?)
我就理解了人类这种文明还远没有走出智识的幼年。
5、AI不仅在加速我们对硅基智能的了解,
也在不断推进我们对碳基自身的了解,
尤其是大脑,
人类对自己大脑的演化过程、智能模式、运作机制的逐渐深入的了解速度,远超此前任一时代,
最强推动力来自对发展Ai的研究、对Ai强悍能力的理解,对Ai恐怖潜力的防范。
因为一项发展,转而了解自己。
即便Ai技术昙花一现——当然这不可能——也已经对人类带来无可估量的影响了。
6、时常觉得难以想象,那些相信无脑阴谋论,迷恋星象和通灵术,相信某本经书拥有对世界的一切解释的人,
和那些人工智能专家,数学家,制造火箭把我们送上天的,能推算亿万光年外的宇宙状态的人,真的是同一种智人么?
7、如果世界上所有的书本,与参加某项运动的所有运动员一样,有从基层到巅峰的各种比赛做出一个次序排名,那就可以避免读到很多烂书,可以让有限的时间尽可能去领略顶级好书带来的智识愉悦,
不过,之所以没有,除了精神产品难以排序之外,估计还有一原因,评价标准难以像运动一样标准化,读书,以及读书获得的感受,并非取决于书本身的思想与智识水准,而是取决于读者自身的思想与知识体系、生活经验、情感模式等等,太主观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