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用“玻璃心”来形容一个人心理上的敏感脆弱。
在不考虑生理过敏的情况下,把“敏感”和“脆弱”放在一起,细想其实很没道理。“敏感”是指对感官、情绪等的微弱刺激有觉察。“脆弱”是指抗打击能力弱,容易受伤:这两个根本不是一回事。
一个敏感的人,对这个复杂多样的世界有着细腻的观察。
最优秀的诗人艺术家,可叹伤春悲秋,必有一颗敏感的心;
最优秀的政客领导人,可见风吹草动,也必有一颗敏感的心。
敏感是一种对感觉的敏锐体察,不是不堪一击的脆弱。
豌豆公主若只是隔着二十张床垫二十床羽绒被感觉到豌豆存在,而没有浑身疼痛彻夜难眠的话,就是一个卓越的床垫试睡员,而不是矫情小公主。
不能因为一个人感觉迟钝,没有觉察到伤害,就说他是强壮吧?恰恰相反,那些得了先天性痛觉不敏感症(CIPA)的儿童,是最危险的,他们感觉不到痛,也感觉不到危险,往往做出“吃掉自己的手指头”,“烫伤”甚至“日常揉眼睛就不小心揉瞎掉”的事情来。他们很脆弱,照顾这些小病人要格外小心。
真正的强大应该是“我什么都感知得到,可是我不为所动”,即又敏感又强壮——拥有一颗“玻璃钢心”。
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锻炼:
1.感官感知
一个敏感的人,他眼中的世界会更为丰富,从一定程度上说,这种丰富杜绝了一部分单调的可能。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一座雷达,拒绝迟钝,时刻准备着,把全身的传感器都打开,去看去听去品;去感受这个世界每一分每一秒的步移景换,去感受内心哪怕最小的涟漪,让世界在你心里慢慢丰富起来。
2.情绪感知
当我们说一个人“情商太低”的时候,往往意味着这个人缺乏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情绪观察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其中的“缺乏情绪观察能力”,即对情绪的感知力,就是我们常说的“没眼力”“不会看脸色”。
如何细腻地感知他人?方法在于“观察”。如果自己不会观察,就去看别人怎么观察。可以去阅读名著小说,看完小说,再去看行家点评,优秀的书评功力不亚于小说;或是追烧脑剧的时候开弹幕,会发现很多故事里你没看出来的东西。
3.语言感知
学会听话听音,听其背后想要表达的意思及内在的需求是什么。
——摘自《如何成为一个有趣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