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瘾”字从形意上看是身、心、灵都被控制下的一种病。从急字的解构可以看到相关的因素,急与忙常并列使用,忙碌挤压了时间,急燥挤压了空间,这种空间是指人的生存价值。
瘾,来自对现实的补足愿望,现实不够快满足心灵的急需,要求有瘾,果然,这种如饮鸠止渴的方式,乐于接受的人是很多的。既然是病态,就应该反对,怎么胜过是关键,这要先明白一些原理。
若人性最根本的缺陷是不满足,贪心是万恶之根,那么,瘾,是罪的具体表现之一,是对天然缺陷的理想补足,是用自然的方式。自己满足自己,或者说是互相满足,乍一看,似乎正是如此,我认为,这样依然在物质中思考,如此成立的话,有神论的宗教信仰就不必存在了。所以,关于“瘾”的问题超乎伦理道德,是心灵深处的问题。
例如,近代中国的鸦片战争中,清代社会主流文化无力抵挡鸦片,民间最卖力反对鸦片的力量中有一支是随着战争炮火而来的基督新教。因为,教义反对此类“上瘾”的行为,是罪恶的,这种定性成为解决问题的共识基础。
假的就要反对,最难打倒的假,是因为它太“真”了,以致似乎没有什么理由可以抗拒,但是,假的真不了。改变的力量就是改变,刻意的心可以让真的变假,假的变真,圣经说,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的。
刻意生活,需要逆行的勇气,只是朝向比力量更加重要,归根结底是价值观的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