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饮食文化游记《寻味中国》第130篇,老街夜市系列的第21篇,您可关注作者或同名微信公共号阅读相关文章。
在《寻味中国 129 青岛的饮食街和小菜场》一文中,提到了38元一只虾的宰客故事,2015年发生在青岛的这一事件,已成为中国旅游餐饮市场乱象的代表。近日,浙江普陀岛又出现了1900元天价便饭新闻。又是著名的旅游景区,又是海鲜。
与青岛事件不同的是,普陀岛天价便饭事件发生了翻转——似乎这些年的热点新闻总要翻转——声称被宰的游客实为恶意诋毁诬告,人们异口同声地谴责:明码标价,七个人才吃不到两千块的海鲜,还不知足?
我没有仔细研读菜单,也没兴趣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只是觉得挺奇怪的:七个人一顿饭花了近两千块就很正常么?中国人的平均生活水平已经这么高了?人均三百一顿都是小数目?
或许有人说海鲜就值得这个价,那显然是对海鲜市场不了解。中国沿海四大渔场,笔者也都走过,海鲜饭店排挡之类,高档场合去得少,中低档什么类型都见识过。以我的判断,如果是普通游客的寻常消费,两千块的海鲜的确贵了,但是在普陀山,又不贵。
毕竟我也去过那边,对舟山的海鲜市场略有接触。
普陀山 摄于2015年笔者在2015年8月到舟山—普陀岛自驾游,同行五人,一路上消费比较节俭。到舟山市安顿下来,晚饭就去找海鲜。毕竟都是从内地来的,谁都知道舟山渔场在中国四大渔场中产量排名第一,这里出产的海鲜想必是又好吃又便宜。
舟山市 沈家门渔港按图索骥,我们到了海边夜市,在沈家门一带。这里果然是热闹非凡,港口里停着很多渔船,岸边的马路两侧全是海鲜店,面朝海的一侧都是大店,明亮的灯光下玻璃水箱中有各种动物,欢快或呆滞地等着被人开膛破肚、剥皮去壳。背朝海港是一溜的敞开式门面,百余米长,二三十家,装修的风格很现代,就是升级版的海鲜大排档。马路两边,店里店外都是人,比活着的梭子蟹还多。
我们几位心照不宣地到了大排档这边,随便选一家,但见门口的案台上堆了厚厚一层碎冰,上面摆满了鱿鱼、黄鱼、螃蟹、大虾之流,也都是明码标价,但着实不便宜。于是随便点了几样价格不贵的,挤进店里坐下。不多时端上来,都是爆炒、椒盐的做法,吃起来也就是那么回事儿。
后来我才幡然醒悟:这种大排档里没有一样能动弹的货色,全都搁在冰上,天晓得死了多久,也不知道是不是本地产的。自己家附近哪家超市不是这么卖海鲜的,花这么多钱吃这些死“海鲜”,是不是傻?
次日渡海去普陀山,中午吃饭的时候,大家都很明智地没有点海鲜,几个简单的炒菜对付过去。花的钱也不少,普陀岛是观音道场,在这里做生意的人未必有观音的心肠。
晚上回舟山住,大家决定在居民区附近找家做海鲜的。结果发现,传统居民区里很难找到海鲜店。其实海滨城市都是这样,我们趋之若鹜的东西,在人家眼中也就那样。
寻了半天找到一家,还是做游客生意的,但毕竟有些活物。点了几样,价格比昨晚的便宜些,至于口味,也差得不多。
舟山之行,给我的印象是:中国四大渔场中,论价格最高、口味最差,舟山渔场排名第一。
后来这些年,我就住在海边,走的地方多了,对海鲜市场也略有了解。现在回忆,舟山渔场未必如同我最初的印象。因为我们是内地游客,对自己陌生的饮食不了解,很容易掉进坑里,或者受自己习惯定式的影响,或许只是被适度地剥了一层皮,却以为挨了几刀,于是呼天喊地把自己当窦娥。
海鲜的坑尤其深。以我的经验,任何一种名称相同的海鲜,品质高低最少有十倍以上的成本差异,高的可以在百倍以上。一只活的海虾,可以是几毛钱,也可以是几十块钱。活的、死的、本地死的、长途冰冻的、国产的、进口的、网箱养殖的、渔船捕捞的、近海的、深海的,个中差异之大,只有业内才能知晓。
青岛38元一只的大虾,是以几毛钱的货色当几十块的来卖,所以才成为丑闻。价值38元一只的大虾,有的是。
回到新闻。很显然是有人掉到坑里了,他们选择了最不该选择的海鲜店,在那种地方,挨宰或者自以为挨宰的概率太高。花了不少钱,吃到嘴里却不是个味儿,觉得自己吃亏,却又找不出对方的把柄,投诉的结果只能是自取其辱。
特别声明:
本文最后的评价,与前文提及的新闻毫无关联,我相信舟山市的调查结论。我说的挨宰,都是国外的事儿,敌对势力干的,与舟山无关。舟山很好的,普陀山更棒,那边绝不会宰人,如果有,也一定是游客瞎编的。
评价:
游憩价值:★
文化存留:★
市场规模:★★★★★
特色饮食:★★
消费服务:★
综合评价:★★
点评:舟山的海鲜夜市,人挺多。
后记:
在海滨城市旅游时,如何能品尝到适合自己经济条件的海鲜,且避免掉坑,才是本篇的主题。写到这里发现篇幅太长,那就留到下一篇吧,估计后天发,敬请期待。
原创图文,感谢您的关注与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