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个误区分别是:1、‘影像阅读’或者‘照相阅读’可以实现高效阅读;2、普通人的大脑是逐字逐行阅读的,‘全脑阅读’可以教你一目十行;3、‘全脑阅读’可以结合左右脑运行运作提升阅读速度。”
以前是听了一本关于“影像阅读”的方面的书的,我当时就很疑惑,这样的方式真的能够让所看到的字进入眼睛吗?或者是就算是进入了眼睛,能进入脑子里吗?
我曾经尝试了一下根本就做不到。我心里想那本书里的数据那么清楚、做过了那么多的试验、有那么多成功的案例,是不是说明我是因为没有经过训练,所以达不到那样的效果呢?
今天脑科学专家为我解惑了,我们看东西就真的是只能看一个点而不能看一片。虽然进入我们视网膜的是一整片,就像一张照片、像一个影像,但是其实我们只能关注到那一个点。只有那一个点才能进入我们的脑子,其他都沦为了背景。
想要认真把一本书看进脑子里去,还是应该要逐字、逐句、逐行阅读。当然如果在挑选书或者是选取重点章节的时候是可以采取一目十行,甚至一目一页,甚至只看目录就可以了。
的确是尽信书不如无书,学到任何的理论知识,还是要结合着自己的实际情况,自己的实践经验去进行判断。当我们掌握的理论知识越来越多,我们的认知越来越强,当我们的实践经验越来越丰富的时候,或许我们就能形成自己的理论观点了。
近期看书就老是有这样的感觉,很多同一类型的题材,比如说育儿类,其实有很多内容、很多方法都是相同的,差别只有那么一点点。所以我还是要进行主题阅读,要构建出自己的框架,学会甄别优质的和劣质的方法和观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