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放国庆8天长假的最后一天,也是秋季的第5个节气——寒露。
每年10月8日或9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95°时为寒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寒露时节,南岭及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已进入秋季,东北和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
聪明的古代人把所有节气分成了三候,寒露也不例外。古人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此节气中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第三候的“菊始黄华”是说在此时菊花已普遍开放。
寒露也有许多谚语,比如像:“吃了寒露饭,单衣汉少见。”;还有“寒露时节人人忙,种麦、摘花、打豆场。”;还有“寒露收山楂,霜降刨地瓜。”……总的来说就是寒露过了气温会变得很冷;农田里的庄稼、水果也都成熟了。
古代的诗人们,开始大作论篇了,比如白居易的《池上》;王安石的《古意》;还有韩愈的《木芙蓉》......
古代把露作为天气冷的表征。仲秋白露节气“露凝而白”,至季秋寒露时已是“露气寒冷,将凝结为霜了”。白露后,天气转凉,开始出现露水,到了寒露,则露水增多,且气温更低。此时我国有些地区会出现霜冻,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偶见早上的叶子上会有雪白色的霜,南方也秋天的意味渐浓,蝉噤荷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