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的发展在教育心理学上有两个经典的故事,一个是皮亚杰的对偶故事,一个是科尔伯格的道德两难。
在皮亚杰那,有两个小孩,一个无意摔坏了多个碗,一个是故意摔坏了一个碗,问儿童哪个孩子更不好。
在1-2岁的儿童那里,他们并没有什么道德的感受,他们无法判断。这就是前道德阶段,无道德感。
而在2-8岁的孩子,他们更倾向于成年说谁更不好,他们就觉得谁更不好。他们会觉得摔坏更多的碗,是更不好的。他们的道德感来自他人,所以是他律道德阶段。
这个阶段还分为自我中心阶段(2-5岁)。皮亚杰认为这阶段的孩子正处于前运算阶段,孩子自我中心、无可逆、无守恒概念。所以他们更强调的是自我感受。再长大一些,他们依旧不具备可逆思想,只会绝对的服从,这就是权威阶段(5-8)。
当儿童不在服从权威,追求公平时,他们就进入了自律/合作道德阶段(8-11、12)。这个阶段儿童正好在上小学,你会发现小学生很喜欢看同伴做什么,你做什么,我也跟着做什么。不是老师说什么,你就做什么,而是同伴之间共同约定。
当儿童升到初中时,他们会开始出现利他行为,倾向于主持公道,有些人开始鹤立独行,认为不是所有人约定的就是对的,规则之下,是每个人不同的需求。这就是公正道德阶段(11、12岁)。
科尔伯格对此有些相似又有些不同的看法。他将道德发展分为三水平六阶段。
他用了一个心碎的老公为了拯救生病的老婆不得不偷医生昂贵的药来救命的故事,问儿童到底该不该偷,为什么?
他关注的不是该不该,而是为什么?每个年龄阶段的孩子都有人认为该有人认为不该,更应该关注的是他们更在意的是什么?
9岁以下的孩子,处于前习俗水平,他们更在意惩罚、表扬(惩罚与服从道德定向阶段)和自己的利益(相对功利道德定向阶段)。
因为会被抓,会坐牢,所以他不应该偷。这就是9岁以前小朋友最简单的想法,他们没有什么真正的道德的概念。因为医生很坏,把药定得太高,所以应该偷。他们更在意自己的利益,而不是规则。
长大的小孩更在乎别人的想法,想寻求大家的赞赏。所以他们认为,该偷,因为丈夫就该照顾好妻子,应该做好自己丈夫的本分。这就是寻求认可定向阶段,也就是我们说的“好孩子”阶段。
9-16岁的儿童,处于习俗水平。他们想当好孩子,好公民。做一个遵纪守法的人很重要,他们不会像小时候觉得因为会坐牢而觉得不应该偷,一样觉得不该偷,但是是因为偷违法行为,会扰乱社会安宁,应该做个“好公民”,这就是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
可长大后的我们,常常觉得如果一个法律不适合大众了,法律就该被修订了。就像最近特别火的未成年人犯罪,大家都在说应该下调刑事年龄。
是的,这就是我们道德发展的最后水平了,不止于习俗,进入了后习俗阶段(16岁以后)。儿童觉得不该偷,偷是犯罪,但高价格的救命药是不是可以压一压。人享受了权利也该尽尽义务。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要公平公正。这就是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道德发展到最高阶段就是普遍原则/良心定向阶段的。简单来说,就是论心不论迹。只要你都动机是好的,行为就是正确的。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何况那是你的妻子,所以该偷。道德与法律也是有所重合的,如果这是救命药,你又的确因为价格太高买不起,这叫紧急避险。
人类的普遍道义高于一切,生命比金钱更重要。罗翔老师就说过,如果你快饿死了,你面前只有熊猫可以吃,你吃了熊猫,也算是紧急避险。
紧急避险是一种法律概念,指的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为了保护更大的权益,而损害较小的权益的行为。这种行为在刑法上不构成犯罪,不承担刑事责任。
当然熊猫可不能随便吃,假设的情景几乎不可能发生。
我们已经长大,应该学会不单一的看待道德,不同场景不同人物,做出不同行为,不可一刀切的认为道德或者不道德。这就是学习道德发展的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