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你在朋友圈里学到的捷径,是人生最大的弯路

你在朋友圈里学到的捷径,是人生最大的弯路

作者: 铱修幸福研习社 | 来源:发表于2018-03-30 06:42 被阅读0次
    现在的人刷朋友圈时看到“干货”二字,也不仔细看内文,打开后直接点击收藏。

    网上有个段子是关于这些爱收藏“干货”的人的:

    “如果你每天依靠《甲方最喜欢的500个方案模板,赶紧码住》来学写方案,依靠《30天口语速成》来备考,靠《职场五十个法则,不知道的人都被pass了》来升职,那你现在应该还在每天挤地铁。”

    微信收藏越来越满,大脑却在越变越空。

                速成就是“耍流氓”

    “Excel操作的100个小技巧”

    “50个论文必备网站,一定用得到”

    “高效记笔记的十个方法,马了再说”

    “最实用的ppt模板,各种场合都用得到”……

    人们沉浸在这些“干货”中,期望一个月速成某项技能,两个月拿下口语考级,三个月脱胎换骨……

    却忽略了,这些所谓的“干货”其实是“二手知识”。

    本来需要花费几个月去理解的内容,企图通过看别人的解读达到“速成”。

    而大肆追捧“干货”,期望只花很少的时间就能获得专业知识、提高自身能力,只是在掩盖自己的知识焦虑。

    这种焦虑感,一种来源于社会压力,当身边的人都在学习的时候,人们也不甘人后;另一种来源于知识爆炸的时代,人们时刻恐惧与时代脱轨。

    学习本就是一件枯燥的事情,当外界诱惑颇多,想“上进”只能寄希望于碎片化、方便快捷的“二手知识”。

    到最后,收藏了几百篇“干货”帖子的人,除了手机内存越来越小,什么都没得到。

    被焦虑感驱使着的人看不清“干货”的缺点,到头来也只是走了个形式罢了。

                “干货”里的重重陷阱

    有句话很适合形容“干货”的拥趸们:“懂得很多道理,却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看过那么多“干货”,却不知道里面的重重陷阱。

    1、你根本记不住看过的“干货”

    我们常见的所有“干货”都是有套路的:

    把一段故事发生演变细节省略,直接给出结果;把实验、推理的过程抹掉,直接摆上结论。

    只有结果,没有过程;只讲道理,不讲原理。这就让人很难理解,无法在脑子里形成自己的逻辑体系。

    “干货”不负责帮助理解,却是大量信息中最精华的部分的凝练,想要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去理解吸收知识浓度最高的“干货”,学到了一个个独立的理论,但是没有形成知识体系,一旦遇到问题,就不知道从何下手。

    更何况许多人根本不会认真地把“干货”看完。

    有网友说,自己工作六年了,越来越觉得脑子里的知识不够用,跟公司里的头脑灵活的年轻人根本没法比,于是只能学习,可是自己又静不下心读书、上培训班,就收藏了许多网上的“干货”帖,可是放进收藏夹,自己也从没看过。

    看到知识,下意识地存起来以后再看,可是这个以后就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了。

    收藏干货的过程,其实就是遗忘的过程。

    2、信息衰减

    有一种传话游戏,站成一排,传令者告诉第一个人一句话,再从第一个人那里一直传到最后一个人,往往这句话最后会变得面目全非。很多综艺里也有这个游戏,但几乎看不到最后可以原话传回的例子。

    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是很可能发生变化的,随着一层层的传递,信息不断地衰减,大部分情况下,信息最后都会“失真”,甚至完全走样。

    “干货”产生的过程,就是“一手知识”变成“二手”的过程。

    试图用几千个字完美还原几十万字的名著,几乎是不可能的。更不用说,在这个过程中,有多少信息被丢弃了。

    即使是经过最优秀的“知识筛选者”加工后的“干货”,读者或者听众也只能获取其中的只言片语,缺乏了系统化与逻辑化的过程,无法掌握全部的精髓。

    而现代教育研究证明,“碎片化的知识”只有得到梳理与经过系统化的建构,才能显示出知识的力量。

    3、把“干货”当成自己的思考

    “干货”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其实是一种“嚼货”,即别人咀嚼过的东西。

    完全依赖“干货”的成年人就如同是没有咀嚼能力的幼儿一般,要靠别人把他们阅读的、思考的内容嚼碎了之后送到嘴边,才可以下咽。

    不仅如此,他们还会认为把这些内容当做是属于自己的东西,但实际上,他们只是在认同别人的思考成果,重复别人的观点与语言。

    看了一部电影,便立刻拿出豆瓣上看到的影评精华跟自己的朋友分享,当作是自己的观后感;遇到一个问题,在知乎上搜索一番,然后把其他人的回答与观点牢记在心,在之后与人交流时大谈特谈……

    不知不觉之中,从他人处获得的“二手知识”被当做了自己的思考与观点,就如同被别人的想法给洗脑了。

    高尔基曾经说过:“懒于思索,不愿意钻研和深入理解,自满或满足于微不足道的知识,都是智力贫乏的原因。”

    长此以往,你的深度思考能力被不断削弱,思维也被禁锢了起来。

              如何不被“干货”绑架

    其实“干货”并非是全然无用的,只是大多数“干货”都被用来换取短暂的心理安慰,而没有发挥真正作用。

    想要改变,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1、获取“一手知识”

    “一手知识”是指亲眼看见、亲自试验后得到的知识。

    有人认为,既然如此,那么看书看来的知识也应当属于“二手知识”,其实并非如此。

    看书之时如果加入了自己的思考,并且用思维或是实践践行了书中的内容,就是真的把书看懂了,得到的也就是“一手知识”。

    阅读是获取“一手知识”最方便快捷的途径。

    碎片化阅读能让我们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知识,而读书则可以构筑起一套知识体系与框架,把知识融会贯通、协同利用起来。

    股神巴菲特之所以能成为别人眼中的“神人”,他总结了他的日常工作:“我的工作是阅读。”

    他无论多忙,每天都会花两个小时的时间来阅读。

    巴菲特的合伙人,查理·芒格说:“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没有一个不是每天读书的——没有,一个都没有。沃伦·巴菲特就是一本长了两条腿的书。”

    2、学习需要走正门

    “干货”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即学即用的实用型常识与技能,一种是某项专业领域的进行过整合的专业知识、心得、思考等等。

    第一种“干货”通常是可以直接应用于生活之中的,比如想要购买一只电动牙刷,就可以通过网络上的“干货”迅速地了解相关知识,选到适合自己的商品。

    而第二种“干货”则不一样,大部分情况下提及到的“干货”都属于这种,它只能够作为一种学习工具,不能够等同于学习本身。

    这种“干货”将某个领域内最精华的知识提取出来进行分享,为一个一无所知的新人提供进入一个新领域的敲门砖。

    但如果想要深入地了解到这个领域的内容,则需要进行更多的思考、学习与实践。

    值得注意的是,必须时刻警醒自己,这些观点与思考都是属于别人的,而不是自己的。

    作家六神磊磊曾说,他是一个“卖二手知识”的人,但是他希望读者如果感兴趣,最好自己去读原著和经典。

    他谈到自己的作品《六神磊磊读唐诗》时说自己的工作就像翻墙:“唐诗是一个花园,被围墙围着,多数人都和这个花园擦肩而过,我想翻过唐诗的围墙,去里面摘几朵花给大家看看——你们看这个花很好看,你们喜欢吗?如果喜欢你们可以去走正门。”

    第二种“干货”就是把花园中的花展示给大家看,但真正的学习,还是需要走正门。

    3、深入思考与实践

    现代社会节奏快、时间紧,很根本没有时间大量阅读、构筑知识体系,只能够依赖于迅速快捷的“干货”。

    面对这样的情况,有一个简单的办法:复盘干货的生产过程。

    比如说看了一篇怎样对时间进行规划的干货文章,那么就要对这篇文章里的内容进行反向推导,即思考为什么要这么做,深入理解内容的逻辑,然后将干货文章中的做法在实际生活中进行应用。

    只有真正去做了才会发现,自己对内容的理解,是否完整、严密,有没有哪些障碍没有被发现。

    通过反复的思考与实践,完成一遍干货的生产复盘,此时这篇“干货”的输出,也就成了自己的输出。

    互联网让知识变得越来越触手可及,愿意为知识付费的人也在不断增加,而知识生产商们同样也希望自己提供的内容可以真的让用户的生活发生改变。

    “干货”为我们推开新的领域的大门,但是如何从认知到认同到内化以致最终发生改变,知识接收者还需要投入自己的思考与实践。

    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曾说:“阅读只能提供装饰我们头脑的材料,思索才能将我们阅读的东西变成自己的思想。”

    “干货”不是拯救知识贫乏的“神药”,也不是快速获取成长与改变的捷径,这世上唯一的捷径是行动:勤奋地阅读、勤奋地思考、勤奋地实践。

    学习从来都是一件苦差事,与其妄想通过别人的“干货”来过好自己的人生,还不如多花点时间读书与思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在朋友圈里学到的捷径,是人生最大的弯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jrb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