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春节怎么过的?
那可真的是狂欢。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春节,爸爸妈妈在案板上揉麻叶、馓子还有麻花。
另外碰到光景好的时候,单位还能分点带鱼。宽宽的带鱼下了油锅,发出诱人的刺啦声,随着鱼块逐渐变成金黄,一阵阵香味也飘出来,简直不能更诱人啦。
小孩子们欢天喜地的换上新衣服,然后拿着家里买的炮竹在外面斗炮仗。随着此起彼伏的炮竹声,还有不断飘来的火药的刺鼻味道,都明明白白的告诉人们,春节来了。
那时候春节最重要的当然是春晚,没有之一。一家人边看电视边吃年夜饭,那个温馨劲儿就甭提了。守岁到0点,还要勉为其难的吃些饺子,虽然这时候已经完全没有胃口。
初一的时候,好像就是大人们之间的走动。而到了初二,就是回丈母娘家的法定日期了。这个时候是我最开心、最幸福的时光。为什么?因为有压岁钱啊。早些时候长辈都是给个10、20块的。一个春节下来会有百十块钱,会觉得已经相当富有。
这天还是小辈们团聚的日子。表姐弟们在一起说说笑笑的透着浓浓的亲情,现在再也找不回来了。
大人们会在这天喝酒、打麻将。小孩子们围在旁边观战。然后听大人们喝酒后的胡话。
初三一到,年差不多过去一半了。后面就是和同学们出去玩了,去外面、打牌什么的。几天的时间根本不够用,回头一看,唰的一下就过去了。
不过好在小孩子有个寒假,过了春节还有个正月十五可以乐呵。那个时候再看看花灯,猜下灯谜,然后吃个元宵。然后才算彻底把春节过完了。
这种春节狂欢再也不会有,但谁又能断言,会不会二十年后我们却在怀念今天的春节呢。不是因为别的,家才是牵动你神经的唯一理由,有家,哪里都过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