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图,我来啦!
学校通知,今天晚上按照课程表周四晚上的课进行。
这样一来今天晚上有两个班有课。看到通知的时候,马上安排好了,利用这两节课做练习,把前两节的内容复习一下。周一了再正式讲课,学习地形图的知识。
正准备着把要讲的题目再过一遍,突然又想起来一个问题,很快要月考,时间没公布,万一月考时间早,课没讲完怎么办呢?
这个问题很重要,马上行动,弄清月考的时间。找到教导主任的微信,咨询一下,主任说,大概14号或者15号。翻看一下日历,14号是下周四,15号下周五。如果是15号考试的话,可能要耽误其中一个班的一节课了。但万一是14号考试的话,课进行的就非常的紧张了。因此,马上调整策略,晚上不能复习练习了,要马上开始学习新课,和地形图作斗争去。
询问孩子们有没有制作模型,绝大多数都说做了,但又有相当一部分说没有带过来。看看带来的一部分,大多有形无神。思考一下原因,可能跟布置作业时没有进行指导和要求有关系吧!于是课堂上就没有利用孩子们自己制作的模型。
引课用了中央电视台新闻里“珠峰高度是怎样测量的”一段视频,发现这段视频用在这里优缺各半。优点在于里边出现了珠峰高度是相对于大地水准面的,还有我国海平面基面在哪里的提示。缺点就是计算过程对于学生来说过于玄幻了,且时间有点长,需要进行截取修改。
假期里,让学生对地形图这一节课进行了预习。上课时,视频“地形图的判读”对要学习的内容相当于提纲契领的又讲了一遍。所以这节课上,进行的相对比较顺利,比预想中的要好一点,几道练习题的测试效果也不错。
地形部位的判读部分,采用的是纸上谈兵之法。实体模型图和等高线地形图结合起来,让学生观察等高线的形状,数值排列规律,总结出特点,作为判断的依据之用。不想那么多,发现还是挺好突破的。在山谷和山脊等高线弯曲方向的描述时,孩子们比较迷糊,叙述不清楚,于是突然想到把弯曲方向看成是箭头,似乎好理解的多,山脊箭射低处,山谷箭射高处。
关于海拔的估算,相对高度的计算,利用一幅简单的等高线地形图说明,孩子们还是可以理解的。
唯一缺憾的是,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原理,几乎没有怎么讲到,需要下节课再提上一题。
复杂知识简单化。教学中的一些难点问题,如果我们不把它想的那么困难,初次接触不进行过多更深层次的挖掘,学习过后在应用过程中不断深化,是否会好的多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