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自己的文章

作者: 72d28164e802 | 来源:发表于2018-11-06 18:21 被阅读30次

举同一种文体,读自己的文章,和读书很不一样。自己的文章,写出来或满意或不满意,心里边很清楚,觉得不错,喜欢的文章,如果发到平台上,获得喜欢和点赞也是比较多的。

好的文章,似乎结果一样,一段时间以内,即使自己反复的读,都会有同一种满足感。不好的文章,各有各的不好,有的是文不对题,是写作本身的失败,发出去恐怕要闹笑话;有的是太过随意,芝麻绿豆的琐事,不好意思称其为文章,开篇一千多字,连自己都读不下去,只能自我安慰道,当作是练习就好了;比较多的一种,是太过肤浅,如同中学生为了作文而作文,这样的文章,自己读上一两遍,都要嘲笑自己。

读书又是另外一种感觉,能够成书,并且被捧在手里读的,必定是经过经验、口碑等工具过滤过的。说话做事,离不开动作本身,但绝不仅此而已——有俗话说,“哥抽的不是烟,是寂寞”。读书就是这样,至少现在的我,没足够多时间,选择读什么书,就相对慎重了,虽然这慎重可能是毫无意义的。经过精挑细选的书,实际上,一大半读的是是否辜负了信任感,是否满足了怀有的期待;只有一小半,是在读书的内容本身。

写文章,肯定不是完全写给自己读的,如果仅此而已,我可以用类似便签一样的写法,用各种符号,字母代替要记忆的东西,不必摆出写文章的姿态。若非如此,便是只打算写给自己看的文章,也把自己当成了外在的读者,和写给别人读的没什么区别。

既然我也作为观众的一员,相对于读书来讲,读自己的文章,是更了解文章的由来和内涵的,哪句话讲的什么意思,哪里通哪里堵,自己是清楚明白的。只不过有时候无意的,就让读者蒙冤了,这大概是不可避免的。

把想法变成文字,在尝试描写的时候,一旦开始遣词造句,人就在出神,注意力便不再停留在思考这问题上,可以说这是一层消耗。想把某种体验经过文字,完全在对方身上还原,是不可能完全做到的,只能无限接近,接近的程度越大,说明表达得越好;有种情况是,在尝试记录的,是读者本身就有的体验,和某种生活、文化背景有关,是经历过的事情,通过文字再次被激活,这实际不是传递,只是联结和唤醒。

如果是完全陌生的领域,没有过的经验,文字只是一种传递的尝试。比如游记,没有去过的地方,是不能通过读游记,来代替身临其境的,从文字里无法还原经验。亲历的感受,每个人都不会一样,这正如每个人眼里的世界,除了各种物体的形态,被人眼和大脑处理过之后,大概大体上画面一致,实际这也未必,但我们无法用自己的脑,联结别人的脑,并试着校验对比,这是做不到的。

物理以外的世界,就更难实现传递和还原了,最生动的例子——同样的课本,不同的分数;你喜欢Lucy,他喜欢Lily。

大概可以想象的是,物理世界的还原都是会有区别的。世界上不会有两个身体完全一样的人,感官对信息的捕捉,和大脑对感官信息的加工的结果,完全一致的基础是什么呢。

便是两只从同一流水线上下来的摄像头,型号,材料,零件,工艺等完全一致,获得的成像效果,也是有偏差的;两行代码在两台型号一致机器上执行,结果都不尽相同。

我们感觉不到这些偏差,不过是因为,我们用来丈量它们的尺子并不精确。

文字大概天然不具备某种精确性,就更不存在误差的概念了。很有可能的是,我们读一篇游记,最有可能还原的,接近真实的,是作者亲临现场时自己的体验,这和实际的景致,已经是两码事。当我们再身临其境,体验可能又完全不同。这就是读游记不能代替双腿的原因吧,也能够解释一种现象,当我们被游记打动,再去那个地方,仅能体会一点游记里影子,绝大部分的感受,是全新的。

读别人的文章,大概就是这种体会,不能还原作者思想和文字连接的体验,少了很多生动。这样,书的多样,就有两个意思,一是不同的人读同一本书,感受不可能完全相同;二是一个人每次读同一本书的体会,也不能相同。读自己的文章,不失生动,但更多是读一种记录,陈年累月的文章,记忆完全模糊,我们捧起中学期末试卷的作文,大概会嗤之以鼻,不看姓名,还真不能相信是自己写的。

隔过一段时间,但比较近的文章,读起来就有不同感受。其中就有一种是尴尬:当时非常满意的文章,再读已经不能够认同,甚至觉得肤浅幼稚,还有装腔作势之嫌。正是这样,读别人文章的态度,也慢慢变得包容。水平的提高,必然经历否定的过程,当我们审视别人的时候,自己也在被审视。

这样的文章,如果是已经发布过的,不读完就有撤下的冲动,转念一想,它的意义,已不在文字上,那种丑陋,实际是种印记,而且,从别处找不到这么生动的。一段历史,不因为不被人看见,就不会存在,何况,丑得那么自然,那样有诚意,便不舍得删掉了。

相关文章

  • 读自己的文章

    举同一种文体,读自己的文章,和读书很不一样。自己的文章,写出来或满意或不满意,心里边很清楚,觉得不错,喜欢的文章,...

  • 读自己的文章!

    认识字的人或多或少的都有读书的经历,在书中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在文字中,修身养性,提高自己。 我也喜欢读书...

  • 读自己的文章

    西方有一句话叫eat the dog food ,直译过来是吃狗粮。不过大家可不要误会,不是说真的吃狗粮,意思是为...

  • 读自己从前写下的文章

    读自己从前写下的文章,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那是我写的吗?会有这样的疑问。当时是怎样的一种心情,是怎样的一个心境,又...

  • 读自己的文章——《重生之路》

    读自己的文章 《重生之路》 也许写文章时,与读文章时的感受——真会不一样! 哪怕这些文字,出自于自己曾经的原创……...

  • 偶尔回读自己的文章

    是我想要的那种感觉。 那种陌生的感觉,仿佛文字不是我的,感受不是我的。我很难回忆起当时写那些文字的挖空心思挖空大脑...

  • 写自己想读的文章

    参加读书变现营,已经上了11节课。昨天的作业是写一篇书评,介绍自己读过的一本书。 我从这11节课,了解到自己以前写...

  • 给自己一个鼓励

    在简书里面写了一百多篇文章,很少反过头来自己阅读。今天突然想自己读一下自己的文章,不想却被自己的文章读哭了。 从小...

  • 3.13第二号书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文章集,王小波 读散文,读文章,读情感类对自己还有帮助吗,答案是有的,来自读这本集里面的文章而...

  • 2018.3.7读自己文章有感

    看了以前写的文章,突然发现,记录,书写,真的是很好的抒发情感的方式,没想到我写那么多,看一遍感悟一遍。我在百度空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自己的文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jtp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