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作者: 我认识简书的CEO | 来源:发表于2021-01-21 00:31 被阅读0次

张夏是上海的一位普通白领。虽说普通,但是并不容易,读大学时就读在全国排名前四的大学,又念了三年研究生,才勉强在这偌大的都市落下脚,毕竟这是全球精英都聚集的地方,他一直对在这魔幻之都的奋斗保有敬畏之心,就像他的为人一样,低调、谦逊,无论遇到比他多厉害或者不如他的人,他都坦诚以待。

他的出身,正如天下千千万万的普通人一样,平凡,但绝不渺小。靠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力,他一步一步,从应聘面试,到实习入职,一步一个脚印,虽然不快,但是前途依然一片光明,虽然目前只是公司的一个小员工,但他对未来充满信心。

他有一个从小到大的好朋友,名叫夏薇,他们从小便相熟,考上同一所大学之后,两人的联系更加紧密起来,发展成难得的蓝颜知己关系。小到去哪里吃宵夜,大到如何选择职业,他们无话不谈,彼此毫无保留。但最近,一件事情的发生改变了这种舒适的关系。夏薇开始主动疏远张夏。

原因很简单,张夏交往了个女朋友苏瑾。而那个女朋友是个醋坛子,容不得她交往的对象和任何女人有稍微亲密一点的关系。夏薇了解这一点之后,便主动和张夏保持距离,这是退避三舍成全对方的行为。

张夏的女朋友是个女强人,在高手林立的上海,依然能够依靠自己的打拼站住脚,可谓是千里挑一的人才。棋逢对手,才能获得生活的快感。但是,这仅仅是一个原因让张夏迷恋,或许也只是一个小小的原因。更为重要的是,张夏可以在大女人和小女人之间无缝切换,当转换成小女人模式,除了经常吃醋以外,好像没有别的任何缺点,对男友百依百顺,粘人,控制心重。而这些,是张夏看中的点,他喜欢这种受宠溺的女生,他可以施展他作为男人的保护欲。

天下哪有十全十美的爱情?虽然他们平常生活十分融洽,但也难免有磕磕碰碰,每当他们因为某件事情吵起来,张夏总会想起夏薇。人就是这种奇怪的动物,有时候越真心的付出,换来的却是更深的伤害。每次争吵都是以苏瑾的退让收场。她心里也清楚,自己有时候过于强势,收不住就会引发矛盾。

夏薇是个安静的女孩子。虽然在上海生活,但是她内心对于金钱并不是那么看中。她觉得,钱够花就可以,这在消费主义遍地的魔都,可谓是一股清流。她是做编辑工作的,工作不算繁忙,也算充实。虽然在上海买方有一定困难,但是她还是始终坚守自己的初心,除了上班之外的空余闲暇,她总是做一些十分文艺的事,譬如种花养狗,写书法,喝茶参悟禅机等。她有一个梦想,就是自己能开一家咖啡屋,店里摆满了各种书,有一把吉他,可以看电影。客人不必很多,大多都是老顾客最好。她这个想法,是在毕业后工作了一段时间产生的想法。当时,她把这件事告诉了张夏,而张夏十分罕见地表现出了对夏薇的不认同:在上海这座城市,生活成本已经很高,开一家咖啡店需要的不仅仅是梦想,登往梦想的船票钱在哪里?这里不是北京,大多数人都是一心赚钱,这样的甚至可以说是幻想的事,显得多么格格不入呀。夏薇却没有因此动摇,他相信一定存在着一批和自己兴致相投的人,而她的目的,就是把这群人聚集在一起,一起举杯共饮,为活在这样一个美好的世界而庆祝。哪怕这碰杯声是梦想破碎的声音。他们可以在这寒冬大地抱团取暖。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夏薇开始努力工作,经常加班的她,每次在快撑不住的时候,耳边就会想起梦想的交响曲,鼓励着她坚持。事业刚开始起步,当听到自己的蓝颜知己觅到了他的另一半时,她便顺水推舟,与张夏的关系渐渐淡下来,一心扑在工作上。

生活中,夏薇省吃俭用,用一小部分钱维系爱好,剩下的全部放进梦想的大大的存钱罐。独身一人,虽有时寂寞,却总是好过与人碌碌庸庸的交往。心中装着诗和远方的她,即使蜗居在小小的租房中,仍能感受到到格外的幸福。人与人的差别,大抵就在如此吧,是向往纸醉金迷,还是风轻云淡,这些东西,是印在一个人的基因里头的,决不会轻易改变。

夏薇新加了一个QQ群,是关于禅茶的一个爱好者,她自己没事,就喜欢摆弄自己的茶具,有时邀请两三好友在家中,品茶悟道,每次的交谈,都能得到不一样的领悟,她喜欢这种淡雅的人生。那是一个仅有几十人的QQ群,每天都会有喜欢茶的人发布一些感悟,时间久了,她对这个群产生了某种莫名的好感。在某个阳光洒满身的下午,夏薇刚看完书,收拾完家,躺在床上准备玩手机,一条消息映入她的眼睛。新加入群聊的人显示,是她的一个同事。他们的关系非常亲密,刚加入群里,就开始发布各种禅机颇浓的对话,夏薇一边看,一边笑而不语。

这位同事,我们暂且叫他约瑟夫,这是他的网络昵称。在两三年的同事生涯中,夏薇和约瑟夫相处的十分融洽,但他们大多谈论有关工作,有关车房等等现实的问题,夏薇几次都以自己有事情要忙而逃离这段对话,因为她对车房并不是十分感兴趣。她只知道,约瑟夫是一个现实的人,和她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这次的“偶遇”,让她对约瑟夫产生了兴趣,他反复确认没有看走眼,确实是那个自己身边的同事在如此文艺的群聊里大发感想。第二天上班,在午休的间隙,夏薇走到约瑟夫的工位,

跟他交谈起来。

“哎,你是不是也在那个禅茶一味的那个群里啊?夏薇靠在约瑟夫的桌子边上,好奇地打探着。

    “你是怎么知道的...?难道你也在那个群聊?”约瑟夫眼睛瞪得很大,好像发生了什么难以置信的事情一样。他顺手打开手机,翻阅群聊中的群成员。

还没等到约瑟夫缓过神来,夏薇便接话道,“看你的发言,真是受益良多啊!没想到你竟然还有这种兴趣爱好,你不是只对买房感兴趣吗?”她咯咯地笑。

这时旁边的同事大多去吃饭去了,整个办公室只有他们两个人。约瑟夫有点尴尬,他看到了夏薇也在那个群聊里。

“额....怎么说,其实我....最近看了本书,叫《月亮与六便士》,受到了震动。感觉有了对生活的新的追求!别误会,我还是那个工作狂!”约瑟夫打圆场道。

“你是不是因为买不起房而转向投靠文艺大军,寻求人生意义来了?”夏薇调侃他,她对金钱、买房不感趣,但现在上海房价又开始涨了,人们都在谈论上车的问题。

“焦虑肯定是有一些的,也许吧,也许我真的需要好好想想人生的目标之类的问题了!”约瑟夫转变了他的态度,和往常那个张口闭口攒钱买房的人好似不是一个人一般,连夏薇都感觉,此刻坐在她面前的,不是一个拜金主义者,而是一个开始有自己的新的思想的人。

两人继续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大多数是夏薇对约瑟夫的好奇,好奇为什么他会因为看了一本书而开始仰望星空起来。两人随后约了晚上一起吃饭(在公司食堂里,不是很正式),夏薇开始对约瑟夫感兴趣,此前她还对他唯恐避之不及呢,而约瑟夫,也对如此文艺范的夏薇产生亲近感,也许月亮的种子已经在他心中生根发芽,只待时机成熟,便会一百八十度急速拐弯,驶向另一条完全不同的赛道。

后来夏薇和约瑟夫聊了很多,聊到夏薇的梦想,开一家咖啡馆时,约瑟夫来了兴趣。其实在以前的交谈中,约瑟夫就或多或少感受到夏薇这个资深文艺青年的理想气质,当她告诉约瑟夫梦想就是开咖啡馆时,约瑟夫并没有太惊讶。要知道,这可是魔都啊,每个人都在拼命挣钱,哪有心思仰望星空呢。而夏薇就是夏薇,约瑟夫也一直清楚这一点。

随后的交流,大多是约瑟夫向夏薇发起,毕竟理想化的夏薇在这个领域经验更丰富一些,而约瑟夫,目前还不清楚,只是一时的头脑发热,还是真心有了人生追求的转变,哪怕只是一些憧憬。

张夏和苏瑾的爱情,进行的不温不火,而张夏已经至少有半年没和夏薇联系了,于是在某天深夜,准备入睡前的张夏,给夏薇发了条信息。“最近怎么样?有时间我们聚聚?我带着我女朋友,我们喝杯咖啡。”

夏薇第二天早上上班前才看到这条消息,她晚上睡得很早。她在想,会不会这样不太好?她去充当电灯泡,会不会有些尴尬?他想起了约瑟夫,如果带着他一起过去,大家谈谈现实,聊聊理想,岂不是不亦乐乎?她回复,“时间地点你定,我带个朋友一起去。”

受到消息的张夏,心情为之一悦,那一天上班时间的间隙,他便开始找上海有哪些咖啡店,找到一家“雕刻时光咖啡店”,回复夏薇,“下周天,下午两点,雕刻时光咖啡店见。”心里想,到时候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会不会夏薇现在变成了工作狂式的人,有没有一些新奇的见闻和思想呢?张夏微微一笑,便转身埋头工作了。

夏薇已经和约瑟夫成为了好朋友,不能辜负这遇见的缘分,夏薇一直这样认为,两个以前思想完全不同,对现实看法完全不同的人,有机会能共同交换彼此的价值观,这本身就是一件难得的事情。她把约咖啡这件事告诉了约瑟夫,希望他一起去,约瑟夫一口答应,他最近对夏薇十分有好感,也想见见她的朋友究竟是什么level。

时间来到一周后,周末的阳光很好,很适合外出。夏薇和约瑟夫约好了在咖啡馆附近的地铁站汇合,一起前往咖啡店。到了咖啡屋,里面零星坐着三两个客人,扫视一眼,并没有发现张夏。于是他们挑了一个沙发座位坐下来。约瑟夫好奇地在咖啡馆里漫步,欣赏书架上的书。

一条消息发来。

“对不起,今天起晚了,我现在就和苏瑾过去,大约一个半小时后到!实在抱歉!”

夏薇叹了口气,放下手机。扫视着这家咖啡屋。这家咖啡屋并不大,大约有不到50平米,墙壁上是书架,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供客人翻阅。她点了两杯咖啡,然后在身边的书架上扫视了一眼,发现了一本书,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这本书她早有耳闻,自己也买了两本,只不过刚读完开篇便放下了,一直没有想起来再读。趁着空闲时间,她翻阅起来。而约瑟夫也拿了一本书,《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坐在对面。

读到宗教大法官一章,夏薇汗毛树立。她惊叹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人物伊万的理性,以及对上帝的批判,“上帝为什么不拯救受苦受难的纯洁的孩子呢?”“我宁愿把通向天堂的入场券退还。”等等。人的理性和非理性的交锋,最终还是理性占了上风,这不就是我们所生活的科学时代吗?

“你看,这本书的主人公骑着一辆摩托车,穿梭于山水之间,并且记下了所思所想。它对于哲学、艺术的探讨,多么具有独创性呀!”约瑟夫向夏薇说。

“这本书我看过,从哲学的发展来看,这本书确实纪录了对于形而上的思考,独特的思考固然值得赞叹,但是他们所追求的这种生活方式,同样令人憧憬。现在不也有很多人自驾、骑行或者一辆摩托就远走高飞吗?他们就是当代的洒脱的代表。”夏薇总结的很到位,仿佛她自己也经历过同样的旅行,同样的对人生的思考一般。

咖啡喝完了,他们没有吃早餐,又点了一些食品。时间在流逝,就在他们有些不耐烦的时候,屋里进来客人了。正是张夏和他的女朋友苏瑾。

“哎呀,终于到了,不好意思让你们久等。好久不见,最近变漂亮了呀!”张夏看到夏薇,很热情地主动打招呼,夏薇看到他的女朋友,这是他们第一次见面,苏瑾也对夏薇早有耳闻,知道她是个有自己独立思想的新时代文艺女青年,连忙上去握手。夏薇也热情地回复。

点了几杯咖啡,一些甜点,他们坐在沙发上,开始聊起来。夏薇对苏瑾印象很深刻,那天她穿着一件风衣,整个的打扮,是一个大女人的感觉,和夏薇十分地对立。

苏瑾其实有一些矛盾,她一方面不喜欢张夏和其他女人有亲密的往来,一方面又放心他和夏薇的交往,认为爱情和友谊总是能分得开的。她之前对夏薇主动疏远张夏很满意,这次她要刺探刺探他们俩之间到底是什么程度的友谊,会否影响她和张夏的关系。

他们先聊了工作,然后又聊到房子、股票等等内容,而他们的观点也很有趣地有一些对立。张夏和苏瑾是偏向现实一点的,他们认为,无论什么时候,年轻人奋斗的第一目标便是买房,哪怕穷尽两家人三代人的钱包也要上车。他们的生活充满了焦虑,买房、结婚、生孩子,乃至孩子以后的教育、是否要买学区房等等,仿佛生活在一个焦虑的漩涡中无法挣脱,这也是当代许多年轻人的共同心态。值得说的是,张夏以往学生时代的时候,并没有如此的现实,只不过是踏入社会后被社会捶打而慢慢认清现实,努力奋斗。这也是他和夏薇疏远的潜在因素之一,如果朋友之间的价值观不在相似,那么建立在思想趋同的地基上的友谊便会摇摇欲坠。生活在上海,不焦虑是不可能的,就连夏薇也不能幸免。她也努力工作,努力存钱,只不过她有更理想化的追求而已,便是开一家咖啡屋。她从上大学以后,便喜欢流连于各种咖啡店之间,她喜欢这种世俗生活之外的理想,这是支撑她奋斗的根本的动力所在。

“如果你不买房,你的下一代便无法受到好的教育,在若干年以后,他会面临和你当初一样的困境。既然这样,何不放手一搏,让自己的下一代能有机会享受比自己更优越的条件呢?不要逃避,这件事你怎么看,夏薇?”张夏以很冷峻的姿态向夏薇抛出了一个棘手的问题,他们曾经有过共同的美好岁月,而岁月却如一把锋利的刀,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划出了一道很深的口子。

“按照你的想法,假如我拼了命让自己的孩子能享受更好的教育,更优越的条件,那么等他也结婚生子了,他又会因为同样的事情而焦虑,为他的下一代而拼命。这样的生活,重复着焦虑,又有什么意义呢?倒不如以一种看破世俗的眼光,选择一种让自己舒心的生活。毕竟,我们生下来并不是只为了房子而活,我们有活出自己的权利,我的下一代,我并不希望他只是重复我的生活,我希望他有自己独立的判断和人生道路的选择。”夏薇也很深刻,她一直是一个深刻的人,这样的回答,张夏也为之一震,他欣赏夏薇,最初就是她有自己的思考,并不随波逐流。

“就像《月亮与六便士》里面的主人公一样,放弃了证券经纪人的生活,荒谬而令人感动地选择当一名画家,哪怕一辈子藉藉无名也不后悔,因为他突破了世俗的枷锁,选择了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约瑟夫补充道,看来这本书真的对他产生了根本性的思想上的转变。“我以前也和你们的想法一样,现在我同意夏薇的观点,我们并不是生下来就为了房子而活一辈子,我们有我们自己的人生之道。”约瑟夫思想并不如夏薇一样茂盛,这是他能想到的最好的表述了,虽然有些生硬。

“我们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了,有些责任,我们作为人,是要担起来的,一味的逃避不能解决问题。”张夏依然很犀利。

“逃避?你为什么认为这是一种逃避呢?我选择活出我自己,为了理想而活,这样我到死都不会后悔,我们并不是为了父母而活,也不是为了孩子而活,这一点很重要!”夏薇显得有些生气,她认为张夏的说辞有些偏激,令人有些不舒服。

坐在一旁的苏瑾,围观着他们的争吵。“这很好,人生没有绝对的对错,我们都是成年人,应当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观点有争执有分歧是好事,代表我们有进化自己思想的潜质。”她很理性,不偏不倚地总结着他们的对话。

咖啡已经喝完,甜点也吃完了。看来今天的主旋律是争执了,不过也还好,他们彼此都在仔细聆听对方的观点,并不是为了抬杠而抬杠,都表达了他们最真实的想法。夏薇心里这样想,这是好事。

分别时,张夏约夏薇半年内一定再聚,夏薇同意了。和约瑟夫吃完味千拉面,夏薇回到家中。简单地卸了妆之后,夏薇便一头栽倒在床上。不知不觉,夏薇好像睡着了,她梦到她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在上海这座偌大的城市里拥有了一家自己的咖啡店,每天来往的的人络绎不绝,经常有回头客来这里放松心情,夏薇偶尔会放个电影给大家看,或弹着吉他唱歌给大家听。手机嗡嗡响了两声,把她拉回现实。

略显疲惫的夏薇拿起手机,一条消息在最顶端:借我十万块钱,很紧急,如果你不借我就完蛋了这次。发信人是夏薇的前男友夏铮。她把手机扔到一边,捂着脸,陷入焦躁的情绪。

夏薇和她的前人,是在大学时代认识的,刚上大一军训时候的夏薇,参加了一次联谊会,因此认识了夏铮。夏铮身高挺拔,面容清秀,并且两人都喜欢文艺,经常一起看电影,一起逛书店,不久,两人很快陷入爱河。

但是仅仅过了一年,他们便分道扬镳。原因是,夏铮爱好赌博,经常输的裤衩都不剩。

小赌怡情,但是夏铮没有理由的(可能是因为家庭不顺的原因,他父母在他上大学之后选择离婚,对他是个沉重的打击)沉迷进了赌博,经常向朋友借钱,夏薇当然不能幸免。在几次突破底线后,夏薇提了分手,她无法忍受她身边最亲近的人沾染上赌博的恶习,并且不能改正、认错。据说在分手之后,夏铮好像戒掉了赌博,打工把欠下的不多不少的债都还清了。唯独夏薇,因为曾是身边最亲近的人,欠的钱一直没有归还。时间久了,这事也就逐渐被遗忘,夏薇就当这笔钱捐给了希望小学。

她本以为夏铮能够回头是岸,从此彻底戒赌,那他们还有复合的可能,毕业后的几年他们还断断续续有联系,但始终回不到曾经。这条消息彻底让夏薇的梦想破灭。出于礼貌,她还是回复了一句:怎么了?是不是赌博又输钱了?

忘记一个人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有些我们本以为已经扔在记忆的角落的事情,却总会被各种理由重新点燃,我们才发现,我们没办法真正地放下。人海茫茫,会者定离,一期一祈,尤其是自己曾经爱过的人,很难就此割舍掉这一切。

“这件事说来话长,简而言之就是我被人胁迫还钱,如果不还就威胁我人身安全。我知道我赌博是我不对,但这事已经陷得太深,我得先出来,以后再慢慢吸取教训。帮帮我!”消息回来,夏薇看后长吸了一口气,知道这次不是闹着玩的,夏铮真出事了。

晚上九点。夏铮和夏薇约了在新天地见面。夏铮早早地就守在地铁口,隔了好远,双方一眼就认出了对方。夏铮的脸青一块紫一块。

“你这是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夏薇摸着他脸上的淤青,眼睛泛出怜爱的神情。

“我输钱了。过程太复杂,他们已经威胁过我一次,这几天如果再还不上钱,他们不会放过我的。你能借我钱吗?”夏铮语气有点哆嗦,结结巴巴的。

虽说分手已经好几个年头,但是夏铮心里还是清楚的,夏薇对自己绝对不可能一刀两断。毕竟他们曾经有过美好的回忆。

“你要多少钱?十万?你怎么又去赌博了,还玩这么大?”夏薇开始明白事情的严重性。

“我已经很多年没玩了。你知道的,我前一阵子工作丢了,没钱生活,我想着赌一把,搞点生活费。没想到走到这一步。”夏铮两三个月前曾经告诉夏薇她丢了工作的事情。夏薇没想到,这件事他影响这么大。

“走,咱们喝杯奶茶,边走边聊。”夏薇欲拉起他向前走。

“不行!我时间有限,如果后天之前筹不到钱,我就玩完了!我不敢告诉家里人,这几个月你都不知道我怎么过来的。。。”夏铮显然很急,连聊天的时间都没有,只想尽快拿到钱换掉负债。

“那行吧。我这里有五万,你先拿着应急,多了我没有,钱都存银行了。这是我身上剩下的钱,你拿着,以后等你有起色了再给我。”夏薇掏出手机,准备转账给夏铮。“不过就只有这一次,如果你再问我要钱,我只能狠心跟你断绝往来了。”夏薇显然是动了恻隐之心,她也没想着短期能把这笔钱要回来。

“行,有多少是多少,剩下的我再想办法。”说着夏铮也拿出手机,几秒钟的功夫,钱已经转到夏铮户下。

“我一定尽快还你钱,等我找到了工作。一定!谢谢你!”夏铮想要拥抱夏薇,却被她一下推开。他们早已回不到从前。

夏铮缩回手,低着头,嘴里嘟囔道:“我知道你一定会帮我的,我早就知道。我会记得你今天的所作所为的,我这辈子都忘不了。”

“行。没别的事,我先回家了,今天有点累,在外面呆了一天了。”夏薇低着头,转身走进地铁站。她心里想着,这钱是看在咱们的旧交情分上的。以后别再来打扰我的生活。

夏铮心里有股说不出的滋味。

在读大学期间,直到毕业后的几年,张夏一直和夏薇保持着微妙的关系。他们彼此知根知底,却不愿意发展成为恋人关系,即使是在夏铮和夏薇交往的期间,他们的关系并没有因此中断(多说一句,夏铮也知道有张夏这么个人的存在,但是他并不介意,他认为,人总是要有一些异性的知心好友,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会发展成恋人关系)。相反,张夏一直在帮夏薇出谋划策,凡是当夏薇遇到解不开的心结,便找张夏倾诉,而张夏也总能给出好的解决办法。夏薇和夏铮的分手,就是张夏出谋划策的,但是要注意,张夏并不是因为想和夏薇发展关系,而充满妒忌和醋意地劝夏薇先提出分手,张夏一直是一个十分理性的人。哪怕在夏薇最脆弱的时候,找张夏借酒消愁,也会在醉的不省人事的时候帮助她开好房间,安置好她,然后一个人回到大学的寝室。两人是一种类似“灵魂伴侣”的存在,而他们彼此也保持着默契,绝不捅破窗户纸越界,安静本分地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即使是在张夏刚和苏瑾交往的阶段,夏薇也会发自内心替张夏高兴,希望他在世俗中能得到幸福。

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两人的关系确实在渐行渐远。他们在咖啡馆里的意见分歧,就表明了彼此选择的立场的分别,这种分别是根本性的。谈不上悲剧,但是确实是现实的无奈横亘在他们中间。

夏薇也存了不少钱。究竟是用这笔钱买房当嫁妆,还是用来开一家咖啡馆,追求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这道难题夏薇必须亲自解答了。

晚上躺在床上,夏薇一直没法入睡,脑海中不断翻涌着她的一些经历,尤其是夏铮赌博输掉了生活,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生活而拼命呀。而自己又有什么理由,逃遁在自己固执而狭小的梦想中呢?夏薇可不想接受生活对她的“逃避”的宣判。

辗转反侧一夜后,夏薇也没有想明白答案。她拖着疲惫的身子,早早地挤地铁上班。

整整一天,夏薇都是昏昏沉沉的,倒不是因为昨晚没睡着觉,而是那个死结一般的问题一直萦绕在她心头。没在状态的她,没做好工作,被上司责怪,让她心情更加沉重。她约了约瑟夫晚上一起吃西餐,释放一下工作压力。约瑟夫早早地把当天的工作内容处理完,和夏薇一起整点下班,打车去离公司不远的一家西餐厅。夏薇和约瑟夫的关系越来越近了。

两人吃着西餐,喝着店里的免费饮料,夏薇准备向约瑟夫吐露心声。

“昨天离开咖啡店,我去见了我的前男友,他赌博输了钱,没有后路,准备向我借钱,我同情他,恻隐之心萌动,把十万块钱借给他了。”

“嗯?然后呢...?”约瑟夫显然很好奇昨天在聚会后发生了什么事。

“钱是借出去了,我也没打算他能很快还回来。”夏薇呷了一口酒,眼神垂下,仿佛有很严肃的事情要发生。“他是因为丢了工作,才去赌博,想赢点生活费用,他确实没什么退路了。我在想呀,我们身边大多都是为了生活而拼命的人,如果我说我的梦想是开一家咖啡店,创造一个自由的精神空间,这会不会有些非主流...?凭什么那么多人选择正面硬刚生活,而我却有逃避生活的倾向?如果只能在世俗和理想之间选择一个,你会怎么选?我想听听你的想法。”夏薇凝视着约瑟夫,这是一场关于心灵和理想的对话。

“有意思。我告诉你啊...以前,其实,我也算半个赌徒。你不知道吧?呵呵,在进这家公司以前,我在老东家工作十分清闲,我晚上和周末有空就找地方玩德州扑克,有时候是各种找场子,有时候是我组局。不过我后来及时醒悟了,也是在输了一些钱后才领悟,指望赌博翻身,无异于想依靠不劳而获成功一样,都是不现实的。所以你借钱给你前男友可以,但是千万别有第二次,无论你们有过什么样的美好经历。赌徒穷途末路,都是自找的,不值得可怜。这是题外话。”约瑟夫面露笑容,是对自己当年太年轻的无奈,也是人生成长的感慨。

“所以,你说的,开咖啡店是不是对于不敢正面硬刚人生的一种逃避,这倒是个值得讨论下去的话题。我的看法是,最好保持对现实的觉察力,同时葆有对梦想的不放弃,无论到时候如何选择,你总可以说,‘我提前做好了准备,上天让我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也欣然接受’,而不是在命运降临的时候自怨自艾,畏手畏脚。你说呢?”约瑟夫像个智者一样,理性地分析着各方各面,夏薇听完,一只手撑着腮帮,眼睛里还是透露出疑惑。

其实约瑟夫没有直接告诉她他认为的答案,那就是:去为梦想而活一次,开家咖啡馆。他知道,这是夏薇想听到的答案,因为夏薇的心声就是这样,无论如何应该鼓励一个有梦想的人。但是同时,他也有他的疑惑。我们之所以选择看月亮,真的是因为自己有更高的除了世俗以外的追求吗?难道生活的本来面目,不应该是一半月亮,一半六便士吗?仰望月亮,不应该也是为了我们的生活而服务的吗,如果因为月亮而丢掉我们本来的生活面貌,那岂不是得不偿失?

这也是一个值得去深入思考的话题:那些僧人选择出家,修行修心和修道,他们究竟有没有后悔过?如果后悔过,那么就应该放弃月亮,放弃开一家咖啡馆的幻想,踏踏实实地老实本分地过完自己的一生;如果没后悔过,那么,一定存在某种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哪怕我们暂时还无法领悟,应当为了理想而活,即使这会摧毁我们原本生活中的快乐和小幸福。

上海的世界,好似魔幻之都一般变幻莫测,每一天都是全新的一天。在这里,人们拼命向前跑,仿佛被按下了快进键一般。张夏和苏瑾虽然时不时还会有小的争吵,但是感情是越来越好。夏薇和约瑟夫的关系越来越近,而和张夏依然渐行渐远。没有人会留恋过去,就好像每个人只盯着前方,人不如旧,应该变成人不如新。颠倒梦想和痴狂,每天都在这个大都市中上演,就像菲茨杰拉德笔下的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纽约,每个人都活在如梦似幻的现实中,而可怕的是,这仿佛没有尽头一般。

夏铮找到了新的工作,一点一点地把欠夏薇所有的钱还掉,他甚至想过主动求夏薇和他复合,而彼此有了新的圈子、新的生活,疏离感横亘在他们两人之间,感性总跃不过现实的鸿沟。

夏薇努力工作,拼命攒钱,她心中的目标越来越清晰,容不得半点糊弄:她就是铁了心要经营一家咖啡馆,过自己理想中的生活!

上天总会眷顾努力的孩子,给她额外的幸运,夏薇正是这样的女孩。十分巧合的是,在某一个秋后的日暮时分,她同时收到两份简讯,内容竟是一样的:夏铮希望和他的旧爱复合,约瑟夫希望她能够成为他的女朋友。夏薇一夜都没睡好觉,反复琢磨着简讯的内容,为什么会如此巧合地,两人都准备捅破窗户纸,向她示爱?

选择谁成为伴侣,似乎是简单易见的事情:她担忧,甚至是有些畏惧夏铮,因为他的赌瘾,即使回到过去那样如胶似漆的关系,夏铮也就像一个涌动的火山口,随时可能喷发出令人惊骇的熔岩,这一点在许多年前她和夏铮分手的时候就已经看透了。而约瑟夫,则是那个支持她追逐梦想的同行者,他对夏薇说过,如果要经营一家咖啡店,请允许他以资金来实际支持她,这对夏薇来说是个鼓舞人心的事情,因为不仅有人对她基于精神上的支撑,更是现实上的帮助。

巧合的是,那天张夏和苏瑾又吵架了。赌气的张夏夜里不想回去,便给夏薇打电话,问她能否陪他说说话。两人就在街上游荡,坐在路边小吃摊谈起人生。夏薇把夏铮和约瑟夫的事情告诉张夏,张夏则报以恭喜,因为这两人张夏都认识,张夏的态度很坚定:永远不要相信一个赌徒的话。他认为约瑟夫是个能和她聊得来的人,给夏薇以理性的分析和权衡,他是真心祝贺自己的好伙伴找到了幸福。

夜里,夏薇回复了夏铮的消息,“对不起,我已经有男朋友了。我们还是做普通朋友吧。”

就这样,约瑟夫和夏薇从好朋友、好同事升级为恋人关系。

究竟是月亮,还是六便士,这不过是一个披着新外衣的古老问题:理想和现实之间如何抉择?但凡为了崇高的理想而活着的人,结局大多悲惨。试看有多少文学家、作家,生前郁郁不得志,将自己逼入死角,将这种拜伦式的痛苦发挥的淋漓尽致,甚至必须以死句读。而为了现实而活的人,虽然物质富足,但大多不快乐,精神的自戕,哪怕腰缠万贯,也不能弥补万一。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有多少种活法,就有多少种现实。一个人可以拥抱现实,但永远不丢失心中的理想,好似一朵蓝莲花,盛开在金银琉璃之中。徘徊蹒跚意味着平庸,只有极端方可屹立于世界。

那些说走就走的旅行,会不会在旅途中因为盘缠不够而悔不当初?那些为艺术献身的人,会不会在穷困潦倒的时候怀疑过自己当初的选择和判断?那些心系天下,志愿普度苍生的大善,会否也因为清心寡欲一生没有半点享受而懊悔就这样走完一生?也许最接近真相的是,富甲一方的大财主不一定就贪吝无度;四大皆空的法僧也不一定皓首穷经。多的是厌倦名利争夺而远遁世俗的富豪,留恋红尘而还俗的高僧比比皆是。

只要还有选择,我们总有给自己重新活一次的机会。

夏薇固执的很,这也许是遗传,他的父母就因为太以自我为中心而无法与别人融洽相处而分开。夏薇则如霸王吃秤砣铁了心要为理想献身,至死方休。

在约瑟夫的全力支持下,夏薇终于盘下了一家咖啡馆。她消耗了自己全部的积蓄,以及约瑟夫的大部分积蓄。这意味着,开弓没有回头箭,即使未来不遂所愿,也要硬着头皮撑下去。她就像夏铮一样,成为一个豪赌的赌徒。不同的是,她拿着自己的全部筹码,全部押注在阳春白雪上。

不久夏薇便辞去工作,因为店里需要太多地方要照顾,而约瑟夫则是站在他背后默默支持她的男人,依然在公司里打拼,为的是给彼此留有最后的退路。

她把咖啡店取名解忧咖啡店,如同东野奎吾的解忧杂货铺一样,希望能够给予疲惫的旅客哪怕短暂的中场休息的时间。这就是她当下的使命所在。

她召集了许多大学生,这群人也大多数有着自己的小小梦想,除了负责照料店里的所有事务,在空闲时间,他们倾尽自己的所能,给顾客带来欢乐。有些唱歌唱得好,有些吉他弹得好,有些阅片无数给顾客挑选日常播放的电影,有些是书迷挑选出每日推荐的书籍,等等,不一而足。

解忧咖啡馆的地点在浦东的二号线终点站,但平时有许多来自浦西的顾客,不辞辛苦慕名而来。他们听闻老板娘是个文艺爱好者,这在纸醉金迷的大都市并不多见,因此吸引了一部分有着同样思想的人群。一开始虽然店里总是坐不满客人,但是夏薇每天忙东忙西,生活也算充实和幸福。她定了个规矩,凡是第二次来了顾客,可以匿名向老板提一个问题,问题大多是关于人生、生活等等,老板都会抽时间耐心地回复,就像解忧杂货铺的浪矢爷爷一样,虽然阅历还不够丰富,但她也穷尽自己的想象力为疑惑提出者提供满意的回答。

约瑟夫是个奇怪的人。他出生在苏南的一个小城里,品学兼优的他考上了上海的一所高校。他喜欢上海的节奏,为何说他奇怪,因为他总是头脑中有两种相反的观念各自割据一方,而他总能克服这种思想上的矛盾,行事雷厉风行。比如他在朋友的带动下玩扑克,一玩就是好几年。他告诉夏薇的话,“我已经醒悟了”,其实带有一定的欺骗性。他没告诉夏薇下半句话,他每天下班后会打一小时的线上扑克,这直到他们确认关系后一段时间开始同居才终止。他反思自己的现实主义,发现了通往理想的桥梁,一步一回头地走在上面,他头脑中关于金钱的概念有些混乱,经常左右摇摆,但这并不妨碍他对金钱的追求。直到夏薇和他一起开了一家咖啡馆,他仍然无法完全戒除赌博。他的言语也不能完全反映他的思想,即使他说过,人应当为自己而活,不应当被外界的物质条件所系缚,关于这一点,他自己也十分困惑。有时候说出的话,并不是他真实的思想的表达。他甚至不知道自己究竟要什么。

而夏薇则相反,她对自我有着清晰的认知,知道自己该去向何处。这是她吸引约瑟夫的最重要的一点。

约瑟夫曾经去过寺庙,除了普通游客式的烧香拜佛,他也渴望找到一个智者,能够为他指明一条道路。可惜的是,他并没没有遇到善师,只不过随缘获得了几本经典,没事便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研究、琢磨它们。

后来他意识到,自己只不过是千万众生中普通的一员,没有对金钱的如呼吸一般的渴求,也没有真正升起出世间的心。他只能依靠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支持心怀梦想的夏薇,这样他也仿佛得到了某种心灵上的宁静。

夏薇对咖啡有种近乎偏执的意念。她认为,酒大多是坏人心智的,无论是青年男女通过酒精释放荷尔蒙,还是年长的通过酒场来麻痹自己获得暂时的远离世俗烦恼的快感,都是一种短暂的快乐。而茶,能够真正品出其味的实数不多见,大多都是附庸风雅。而咖啡,则是处于两者之间的品种。二十世纪的巴黎的咖啡馆,有思想的青年男女在一起交流彼此的思想,激发思想的火花,在碰撞中一步一步接近真理。她对这种社交模式有种浪漫的遐想,也总是对于能够在咖啡馆一起交谈的朋友有种无限美好的憧憬。她认为,中国人缺少的,正是这种思想上的自由碰撞。人们被日常生活禁锢和洗脑的太多。

咖啡馆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以维继。本以为能够认同夏薇理念的人会很少,在开店之初,她甚至有种隐约的悲观的预期,甚至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如果没有客人,经营不下去,就彻底放弃自己的梦想,拥抱柴米油盐,老实过日子。但实际情况要好得多,夏薇依靠自己和约瑟夫的人脉关系,给自己的店里带来第一波忠实顾客,而他们自己又凭借对这解忧咖啡店独特的喜爱,口口相传给自己的同学、同事、朋友,带来了更多的客人。没有依赖互联网,口碑就这么一点一点建立起来了。

从材料采购、布置场景,到人员招聘、推广宣传,所有的工作全部由夏薇一手操办,在那段日子里,虽然辛苦,但是确是无比的充实和幸福。前期的巨大投入终于有了回报,慕名而来的客人越来越多,很快就在上海咖啡店圈打出了一点小小的名堂。

最吸引人的,还是这个解忧信箱。只要留下电话号码和邮箱,无论问题大小难易,夏薇都事必躬亲,一封一封地仔细回复。夏薇一般在咖啡店打烊之后,坐在电脑前面,敲击着回复的信件。

写信最多的,还是大学生群体,他们刚好能够消费的起店里的物品,且思想活跃,好奇心重,总是有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问题抛给夏薇。有一封信,夏薇印象特别深刻,那是一位上海交通大学的高材生,他的投递的信的内容如下:

你好,解忧咖啡店!我是上海交通大学的一名本科生,我从小就成绩优异,高考是我们市里的前十名。我没有特别多的兴趣爱好,最大的兴趣爱好就是读书。别误会,我不是指考试,我喜欢读各种各样的书,从小说到传记,从散文到诗歌随笔,乃至一些哲学书籍,在上大学以前,我一直认为这是我的一个优势,让我比同龄人有更深的文学底蕴。

大学我听从了父母的建议,报考了经济金融专业。这里的同龄人,每一个都十分的优秀,都是当地高考的赢家,我也在这样的环境里,感到备受激励。但很快我发现,这里的价值观和我的价值观有些冲突。

这里没有整天玩游戏的人(我也不玩游戏,这一点我可以接受),但这里处处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从学分GPA,到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到实习,每个人都在接受这一样一套价值观:为了能进一些名气很大的公司,从入学的第一天开始就在为此做准备。一切的准备都只是手段,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挤破头进入顶尖的公司实习,然后争取留用。

我并没有特别排斥这种竞争环境,但是我说过,我的爱好是读书,尤其是文学书籍。但在这个充满着竞争的环境中,我显得特别特立独行。许多同学都不理解,甚至看不起我,因为我读的大部分书并不是实用型的专业书籍,而是有些偏门的无用的书籍。我喜欢陶醉在这些书籍所带来的思想中,但是它并不能给我的生活带来实质性的改变,至少不如绩点、申请好大学、拿国家奖学金、进大公司实习这么立竿见影。就在这种大部分是功利的竞争环境中,我的心态开始有些扭曲。

我在怀疑自己的爱好究竟能不能给我带来实质性的价值,虽然学的专业是经济和金融,虽然我并不排斥金钱至上,但是内心深处总是有着更理想化的追求。我成了同学眼中的异类,我十分痛苦,不知道自己的爱好能否给我的生活带来一丝起色,但是我就是爱读书,爱与人类历史上的著名思想家、文学家“交流”。

我这种人,是不是以后踏入社会,也会不适应社会的生存法则?我应不应该更务实一些,追随大多数同学的脚步,放弃我心中的理想?我进退两难,内心十分纠结和痛苦。希望店主作为过来人能给我一些解答。

不胜感谢!

                                                  仰望星空的蜗牛

                                                  电话:XXX,邮箱XXXXX

夏薇心里想,这是大多数大学生所有的困惑,当年也曾困扰过自己。如今自己已经走上了追寻梦想的道路,应该给这位蜗牛同学一些发自内心的看法,帮助他真正建立起自己的价值观。

夏薇回复的信件如下:

仰望星空的蜗牛,你好!我是解忧咖啡馆的店长夏薇,你也可以叫我追风的剑客(这是我的网名)。看完你的信,我仿佛看到了十年前的自己,也是那样的迷惘,对身边的世界充满好奇,但是又找不到出路。关于你的困境,我想说几句真心话。希望你能听得进去。

你的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因此你从小到大应该是属于那种别人家的孩子。来到上海,这个竞争十分激烈的大舞台,原有的优越感和自信,发现身边都是和自己一样优秀,甚至比自己更聪明的人,心中的价值观的动摇,实属常见。

通过你的信的内容,我可以判断你是十分爱读书,爱思考的好学生。在同学们都忙着社团活动,忙着学生会工作,忙着找实习的时候,你却在角落,静静地翻阅经典。

这个城市太过于浮躁,每个人都在梦想编织的这张大网里游移,人们互相影响和被影响,共同划出我们这个时代的符号。大多数人都逃离不开车子、房子、钞票,如果不追求这些,在这个大都市里就显得格格不入。

但是我想告诉你的是,世界很大,比你想象中的要更大。而你所看到的,只不过是你的小世界中的一部分。

千万别被这小世界破坏了你的理想国!身边的人追求利己主义,并不代表着所有人都这么做。你读过很多书,应该知道,虽然人生短暂,熙熙攘攘,皆是利益,但总有一部分人,心中装着美丽的乌托邦。如果你看过那么多人为了利益众生乃至甘愿牺牲自我,你就会知道利己绝不是最终的目的;如果你知道有人为了尊严,甘愿舍弃别人施舍的钱财,你就会明白,尊严比名利要更重要;如果你知道,世界上有千万和你一样的人,爱好读书,并且能够暂时地忍受贫苦,你就会知道,你的烦恼根本不值一提。

最关键的是,你有没有对读书这种事情有宗教一般狂热的激情?如果有,你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因为你在书中发现的世界比世俗生活要更加精彩,因此你也不会在意身边的人和自己不同,因为你真正认清了自我,你会做一个世俗中的大隐者,即使从功利的角度来看,诸葛亮不是也闭门读书到二十六岁,才有后面的安邦定国的故事吗?不要担心,你读的任何一本书,未来都是你在社会中立足的坚强支撑。

最后,我给你的建议是:如果你真的十分热爱读书,就坚持下去,因为这是你人生无价的财富;但是必须要认清现实的是,我们共同生活的都市,是一个追逐金钱的都市,如果疏离感太严重,我建议你适当地融入大家的共同价值观,去发现一些自己过去不曾见过的风景,至少你经历过,不会后悔。

祝你前程似锦,归来仍是少年!

                                                  解忧咖啡店店主夏薇

夏薇的咖啡馆一直是略有亏损营业的。她不指望短期内能扭转这个趋势。在开店前,夏薇就做好了不赚钱的准备,一方面是前期的大量金钱和精力的投入,一方面是她的本心并不是指望这个一开始就能给她回报,否则夏薇也不会放弃来之不易的工作。在魔都生存,先活下去永远是第一位的。夏薇的储备资金很快消耗殆尽,目前是依赖约瑟夫的支持才能继续开业。如果当初自己不顾一切硬着头皮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运营这家咖啡店,那目前一定是陷入比当下更困难的处境。还好有约瑟夫。夏薇想。

能有创意和勇气将小说中的情节复制到现实,光靠这一点就吸引了许多猎奇的门客,他们本身或许并没有什么烦恼需要人倾诉,但他们大多十分好奇,开了这样一家可以解答顾客的忧虑的咖啡店店长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人。

时间过得很快,解忧咖啡店已经开业整整半年。从冷清的上座率,到目前的大量回头客,夏薇在实现自己的梦想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有那么几个经常来的客人,夏薇甚至交到了一些朋友。这些朋友,有些是夏薇过去的好友,有些是这些朋友带来的朋友,在短短的相遇时间里,他们互相分享彼此的成长轨迹,人生规划,现实与梦想。他们从梵高聊到毕加索,从胡塞尔聊到加缪,享受精神上的充盈感,远离了世俗的喧嚣和浮躁,哪怕只有片刻时间。

夏薇喜欢电影,在周五晚上,一些被精心挑选过的电影(大多数是艺术电影而非商业电影)在投影仪上播放,他们渐渐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周五,都会有十来个顾客前来看电影,只需要点一杯咖啡或奶茶,就可以免费观看。观影结束后,他们会组织讨论,交流观影感悟,分享思考心得,颇有一些茶话会的味道在里面。在一次观影结束后,夏薇观察到,胸牌上写有“仰望星空的蜗牛”的男生,也在交流会中间。她猛然发觉,自己在回复那封信件之后,就再也没见到过他,他也和许多人一样,没有回复夏薇的答复。今天他出现在观影会,夏薇想看看自己当时的回复究竟对对方有没有启迪。当晚播放的电影是《至爱梵高》,轮到“仰望星空的蜗牛”发言了。

“恩...大家都在说梵高的好,我来讲点不一样的把。”他把眼镜向上推了推,表情十分严肃。“梵高代表的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为了梦想可以牺牲一切的行为方式。这种行为方式究竟值不值得我们为他赞叹?我是交大的一名大三的学生,我从小就热爱读书,读各种各样的文学类书籍,也有着同样的自以为崇高的理想。但是我的周围同学,一个个都忙于各种各样的事物,只是为了能在简历上添上一笔值得赞叹的经历,刚开始的我很不理解,认为如果人只是为了一张纸而活,那么他的人生一定是空洞而乏味的。但是随着阅历的增加,我发现,追求名和利也没有什么错的。我曾经痛苦地思考这个问题,也向我们的店主写过信,希望能解答我的一些困惑。”说着,他望向站在人群后面的夏薇,露出意味深长的微笑。“经过反思,我终于对自己的认识更深刻了一些。如果我在这种环境感到不适应,一定是我的内心有着不同的声音在呼唤我。我接纳了这个声音,它引导我走出象牙塔,要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当我不在抗拒它的时候,我仿佛获得了真正的自由。我不再抵触那种只为了GPA奖学金和实习的生活,当我试着走出原本自己给自己划的圈圈后,我也感受到了心灵上的某种愉悦感。我认识到,完全为了名和利活的人生是空洞的,但是完全抛掉他们,也是不现实的。我更想要一种生活,即我可以听从内心的声音去追逐名利,在熙熙攘攘的世界里变俗气,但我也不会忘记当初那个坚持理想的自己。无论我走到哪里,我都会记得当初为什么出发,理想会老去,但永远不死。”这一番内心的独白,感动了在座的观众,夏薇也露出了发自内心的微笑,为这位蜗牛同学鼓掌叫好。

利己者只能获得浅层次的快乐,而此时的夏薇,感受到了助人给她带来的精神更高层次的满足。夏薇觉得,这就是她为何想要一家咖啡店的初衷。那一天,她感受到了自我价值的真正实现,那种喜悦无法言说,她觉得,一切都值了。

张夏越来越怀念过去和夏薇在一起的无忧无虑的日子。那时的夏薇,即使交了男朋友,依然和张夏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张夏当时在忙着搞副业,他依靠视频剪辑赚的钱维持自己的生活,在上海,没有钱真的寸步难行。

当时夏铮也知道,他这温柔娴静的女友,有一个关系十分好的男性朋友。夏铮也没放在心上,他不是那种容易情绪化不理性地要求自己的对象拒绝一切男性朋友的人,他很放心他俩的交往。事实也是,夏薇和张夏非常有分寸感,即使彼此趣味相投,也总能在关键问题上把持自己,他们知道,也许做一个朋友更好,因为这就永远不会失去对方。

当夏铮深陷赌博泥潭,夏薇提出跟他分手时,也是下了很大的决心。他不允许自己的另一半不务正业,更别提夏铮当初根本就是一直在输。及时止损,是夏薇能想到的最好的解脱。在难熬的日子里,张夏一直陪伴在夏薇左右,陪她喝酒,陪她逛街,陪她去游乐场释放压力,直到生活重新走上正轨。夏薇一直很感激张夏,这世上再也找不到第二个人能够这样真正关心她。

夏铮也曾撕心裂肺的挽留,但是当一个人自己都瞧不起自己时,这世界再也不能将他温柔以待。夏铮也是值得同情的,要不是他家庭出了事,他也不会如此放纵自己沉溺自己。直到夏铮再次幻想和夏薇复合,他都是值得被可怜的。人总是被一些身不由己的事缠绕,自己根本无法挣脱束缚,人性就是如此,做好人一辈子,终了做了一件坏事叫原型毕露晚节不保,而做了一辈子坏事的人只要回心转意,连佛都会对他感动,人们终于不愿意再次鼓起勇气去相信,而他也终会迎来命运的判决。

张夏和苏瑾的感情在吵架中逐渐升温。张夏是个用情专一的人,不会随便开始一段感情,更不会随意地结束它。张夏是个程序员,在一家不大的公司专门写程序,性格老实,有进取心。虽然没有交往很久,但是迫于年龄的压力,彼此都在盘算着结婚的事情。

在上海结婚不容易,两人都不是本地人,如果想要生存下去,要么咬咬牙买一个便宜的地段,要么打拼几年回老家结婚生子。租房的他们,每天都在幻想自己什么时候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为了这个,他们在工作中拼尽全力。在节节攀升的房价面前,他们形如蝼蚁,但也总能在每天的紧张和压力下全身而退。

张夏知道夏薇开了一家咖啡店后,一直想去看一看。这个他那么多年的老朋友,终于和他在现实面前选择了不同的道路。以往的各种犹豫决策,都是张夏替夏薇出主意,选择男朋友也是。但是就这一件事,夏薇没有听从任何人的建议和意见,一意孤行地执拗地想要完成她的梦想。

去看望夏薇的时候,张夏并没有告诉苏瑾。他选了一个无人打扰的周末,开车到十几公里外的郊区,想拜访拜访这位老朋友。他们又半年多没有见面了。

当时是节假日,白天店里几乎随时满座,他在晚上出现在夏薇的店里,和她聊聊近况如何。

夏薇忙了一天,交了份外卖,给她的朋友研磨上等的咖啡,两人边吃饭边聊起来。

“怎么样?开店还顺利吗?听说你辞职了,专职做咖啡了。”

“那都是半年前的事情了,当时也没有太犹豫。主要是约瑟夫能帮到我,压力小了很多。你知道的。”夏薇轻描淡写,她点的外卖很好吃,她很久没吃过那么好吃的外卖了。

“做了半年,怎么样,有没有后悔?”张夏好奇地微笑着,仿佛想看到对方给他后悔了的等一些话,人不希望对方比自己好,这是人之常情。

“这店,虽然平常人气还算可以,但是截止到目前,一直是亏本在运营的。”夏薇的话并没有惊讶到张夏,这在他的意料之中。哪有创业一开始就一帆风顺的?

“如果没有约瑟夫,估计我连半年都撑不到。现在的情况就是,我们亏本赚吆喝,以后人气打出去了之后,我们再慢慢提价。现在来的都是一些有情怀的年轻人,我们不能定价太高。不说发财,我希望以后能摆脱亏本运营的尴尬处境,光有情怀也不能当饭吃不吃,最好还是能赚点钱。我没那么高尚,我相信肯定有人未来会为情怀买单。毕竟这是自己选择的道路,后悔谈不上,但是要带着这种结果生活下去,还是不简单的。不过我相信自己,也相信未来!”夏薇笑开了,一副生死看淡的表情,看来她是真的不介意没钱的日子。

张夏也确实感受到了咖啡屋带给他的不同的感受。习惯了风吹雨淋的紧张日子,一下子能够放空自己,他甚至还有点不习惯。看着对面坐着的女人,他突然想到了某种世外高人的形象。这类人有共同的特点,他们不爱财物,有着高洁的精神追求,因此在世俗中和普罗大众显得格格不入,他们是特立独行的人,或大隐隐于世,或小隐隐于世外。这类人是人群中的凤毛麟角,他相信夏薇正在这条路上愈走愈远。

在短暂的瞬间,张夏心中或许也升起对这类人的崇敬和羡慕之情,但是这种心情转瞬即逝,他又如木桩打入土中一样,被陷入太深的生活拉回现实。或许人人都会有说走就走的旅行的冲动,但是真正能付诸实践的,却少之又少,而真正不后悔自己的选择的人,更是凤毛麟角。

在上海竟然会有这种人的存在。张夏心中闪过一丝鄙视的情感,人和人之间的差别就产生于此,能否意识到自我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并且依照自己的思想去行动,这划分了人群中甲之所以为甲而乙之所以为乙的根本性的区分。人思想上并无高下之分,站的队不同,选择的立场不同,决定了他的观念如何,仅此而已。

在上海,钱总是不够用的。前面说了,约瑟夫把自己以前的积蓄都交给了夏薇,帮助她的咖啡店运营下去,资金消耗的很快,眼见就要花光,而咖啡店却还没有盈利。约瑟夫有些急躁,他没夏薇那么有耐心,工作赚的钱又追赶不上房价的上涨速度。他有些陷入焦躁的情绪中。在某一个下班回家的晚上,夏薇依然在店里忙,他倒在床上,看到手机里有一条信息。

那是他的大学时代关系最好的朋友发来的好友申请验证,他叫王威,同学们都叫他威仔。转眼已经毕业了好多年,他们在最后一次宿舍散伙饭之后,就再也没有见过,网络上也没有社交关系。曾经的好朋友如今混的怎样了?结婚生孩子了吗?约瑟夫通过了他的好友申请。

多年不见的老同学,叙起旧来,可是一肚子的话可以聊。两人迅速进入状态,从过去的宿舍操蛋生活,聊到同班的班花如今近况如何;从目前的工作聊到未来的职业发展,约瑟夫已经好久没有跟人这么亲密地聊天了,当然夏薇除外。

约瑟夫得知,威仔之前在上海呆过一段时间,因为也没打拼出什么名堂来,在父母的压力下回老家结婚生子了。两人目前的生活都还算不错,约瑟夫在魔都依然为梦想拼搏,而威仔也在老家过得安逸舒适。

两天后,约瑟夫在工作的午休期间,收到威仔的一条微信。

“找个平台,咱打打线上扑克怎么样?那么多年没见,看你技术进步了吗;)”

约瑟夫眉头一皱,他想起了自己大学时代的放浪生活。刚上大一的约瑟夫,跟众多大学新生一样,什么都不懂,在象牙塔里就是个乖乖孩。但是威仔的出现,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威仔和他是一个宿舍的,他们除了玩玩大家都玩的电子竞技游戏以外,威仔教约瑟夫德州扑克。从最初的宿舍迷你牌局,一步一步,到用生活费去跟不认识的人打,甚至开始借钱玩。威仔认识很多别的学校同样打德州扑克的学生,以及一些社会上爱好玩牌的人,他们最初抱着磨炼技术的心态去玩,一开始也赢了一些钱,信心逐渐膨胀,到后来就渐渐收不住了,因为赢钱就想赢更多,去参与更高级别的牌局,但是人怎么可能一帆风顺,输钱成了常态。到毕业时,威仔欠了外面一些钱,自己兼职加上家里给的钱把借款还清了。约瑟夫也越玩越大,幸运的是,在毕业以后,大家各奔东西,没有人再玩扑克了,约瑟夫总的来说输了一些钱,后来离开了这个圈子,就再也没接触过。

在和夏薇正式确认关系的时候,约瑟夫自己一个人在线上打扑克已经打了半年多了,他纯粹是为了消遣,输赢都在控制中。在同居以后,约瑟夫也没再当着夏薇的面打线上扑克,他不想破坏他之前在夏薇心中树立的浪子回头的形象。

衣不如新,人不如旧啊!约瑟夫回忆起了大学的玩牌生涯,总的来说还是算精彩的,他最近压力又有些大,便同意了威仔的邀请。约瑟夫只在夏薇下班回家之前玩,绝不会告诉夏薇他在赌博。

一开始玩的不大,输赢都能接受。威仔邀请了更多的朋友来一起玩时,情况发生了变化。这些朋友,都是威仔大学时代认识的牌友,虽然没有主动联系过,但好歹也维持着关系。他把这些人叫在一起,有些目前在安稳地做着公务员,有些下海创业九死一生,还有些从自己毕业以后一直在玩牌的常客玩家。总的来说,他们都混的还不错,至少比当学生的时候有钱一些,或者虽然没有钱但是经验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丰富了很多。谁不认识谁呢,即使在网络上,当约瑟夫看到这些人的时候,仿佛一下子被拉回了大学时候在别人家里、宿舍或者俱乐部玩线下牌局的时光。约瑟夫迅速沦陷了。

每天玩的时间逐渐在增加,玩的等级也越来越高,就像大学时代一样,有失控的趋势。赌博这个东西会让人上瘾,有些人嗜赌如命,他宁愿啃满头吃咸菜也要赌上一局。为何那么多人戒赌失败,想象一下,如果让一个人戒除荤腥,连续吃素,普通人没有强大的意志力,根本坚持不了多久。有些人把赌博看的比生命中的任何一件事情都更重要,想要让他真正地回头是岸,就好像让他戒断荤腥一样难以做到。千万不要高估一个人的意志力,否则近代的中国也不会被鸦片击垮了。

回想起当初约瑟夫和夏薇的谈话,他告诉夏薇,自己在输了钱之后才领悟赌博的危害,殊不知,他心底还隐藏着小小的躁动。那个微弱的声音告诉他:继续赌吧!如果现在放弃赌博了,那你输得钱就永远回不来了!就好像炒股一样,如果你割肉了,那么账面的浮亏就变成了真金白银的亏损!千万不可以这样!

这声音搔的约瑟夫的心痒痒的,威仔的“盛情邀请”终于把这道门击垮。他开始变本加厉地玩牌,只要夏薇没在家,下了班后的约瑟夫最重要的是就是陪这些“朋友”们一起打线上扑克。他的运气并不好,在一个高等级的牌局上,他连续因为三四次bad beat输掉了他近一年以来的工作存下的钱。

约瑟夫气急败坏,在输光了之后,抱起自己的已经用了五年的笔记本电脑将它摔在地上摔得支离破碎。他不能表现出来输钱后的焦躁,不能被夏薇看出来。他掩藏的很好,夏薇没有丝毫察觉自己的伴侣赌博输了钱。

约瑟夫打开自己的朋友圈,到处都是“真是运气爆表,今年买基金/股票赚了xx%”等等类似的动态。约瑟夫心理有些不平衡。自己打工的钱,什么时候能让自己摆脱被高高地资本回报率按在地上摩擦的死循环呢?身边的股市在涨,房价再涨,自己这么没用,难道要向命运低头下跪吗?

约瑟夫不服气,他认为自己输只是运气不好,毕竟连续被四次bad beat的概率只有万分之一,被自己碰上了算自己倒霉。如果就此打住,像大学毕业那时候一样,断掉和威仔以及扑克圈里人的联系,生活依然能走向正轨。但是,因为运气输掉的钱,就再也没法回来了。

第二天上班,听到身边的同事悄悄私语,说自己贷款买了一套房子,终于上车了,以及某某因为买了牛股,资产翻倍的事迹,这彻底刺激到了约瑟夫。加上夏薇的咖啡店的资金已经消耗殆尽,还需要钱维持一阵子,他决定放手一搏,去各种网贷平台借了十万块钱,希望一把回本。回本了以后就删掉游戏平台,和牌友切断联系,不再碰扑克。然后把钱交给夏薇,帮她熬过前期的难关,把钱浪费在真正有意义的事情上。

他和威仔计划好了,先让威仔在一个房间内打一段时间,摸清楚这桌人的水平究竟如何,如果有fish,就叫他加入牌桌。他们最终坐在一个平均水平不高的牌桌上,以为自己有了优势,势在必得。需要注意的是,因为约瑟夫想快速回本,因此他们上的牌桌,盲注水平是他和威仔从来都没有打过的高等级牌桌。

打了半个小时,牌局沉闷,没有什么大额的底池发生。终于在约瑟夫庄位的时候,他拿到了QQ,即使在这九人桌上,也可以算强牌。跟进的底池只有他和坐在他前面的一个玩家,只是平跟约瑟夫的加注,约瑟夫认为对手并没有什么强牌,可能是小对子,或者结构牌想进来撞撞运气。

翻牌Q3Ao彩虹面,没有两头顺子和同花的可能,约瑟夫这时手有些颤抖,他努力克制自己,万一按错按钮就哭都没地方哭了。这时他只输一手牌AA,而对手翻牌前平跟自己的加注,是AA慢玩的可能极小。系统自带的数据分析功能显示,对手是一个玩的很松的选手,手拿AA的可能更小了,因为如果是AA,那么他3bet的频率几乎是接近100%,约瑟夫很放心。他向对手下注一个底池,对手思考了半分钟决定跟注。转牌4d,是一张无关牌,同样过牌给约瑟夫,他继续下注半个底池,不想下太大的注把对方赶走。令人惊讶的是,对方思考了十秒钟,直接加注到整个底池大小。约瑟夫心里暗喜,这终于是中了自己的下怀。在这种情况下,他希望和对方打光所有的筹码,因为他只输一手AA。约瑟夫跟注,引诱对手继续投入更多的筹码到底池。河牌一张红心十。没有同花面,只有KJ成顺面。对方思考三秒钟,下注3/4个底池!约瑟夫开始思考,对方究竟有没有可能是kj?在翻牌跟下自己的满池下注,转牌过牌加注,如果是卡顺听牌,会这么冒险的打吗?对手有KJ的概率极低,那么自己只输一手牌,就是AA!但是对手如果有AA翻牌前不会打的如此保守啊......

"all-in!”约瑟夫点击了那个全压按钮,手在微微颤抖。对方思考三秒钟,跟注!就在这短短的三秒钟,约瑟夫知道对方没有KJ,如果有一定是秒跟他的全下!正在犹豫对方究竟是什么牌的时候,对方跟注了。

亮牌,对方AA,收下全部底池。

约瑟夫感到眼前一黑,手机掉在了地上。他没有缓过神来,本以为自己十拿九稳,没想到竟然被对方的慢玩的AA玩死了!如此松的选手为何选择慢玩AA的动机已经无从知晓,剩下的只有约瑟夫欲哭无泪的瘫死在床上.......

纸还是包不住火,他向夏薇坦白了他自己的赌博失败的过程。

“我本以为你是一个好人,没想到,你还是本性难改啊!”十万块钱,在上海并不算很多钱,真正压垮夏薇的,是她再次经历自己所处的对象变成赌徒,这勾起了她上一段感情的失败的经历。咖啡店资金已经枯竭,约瑟夫根本拿不出钱来资助她了,他自己都陷入了负债之中呢。。。她试着向银行借款,但是得到的批复总是不合格无法借贷。

突然之间,夏薇的生活就失去了重心,开始向别处倾倒。

她向约瑟夫提出了分手。约瑟夫投入的钱,会慢慢还给他。她实在无法忍受自己的另一半依然是个赌徒的困境。她以约瑟夫之前跟她的谈话中的一句作为分手理由:赌徒穷途末路,都是自找的,不值得可怜。对约瑟夫而言,这是多么讽刺的一语成箴啊.....

在上海,如果你有钱,那么就是纸醉金迷十里洋场;如果没钱,那么只是一个对你十分不友好的钢铁水泥而已。它不讲究你是如何失败,成功了,所有人景仰你;这甚至不是一个道德问题:为了钱甚至可以不惜一切手段,当然是在法律要求的范围内。它不适合有道德洁癖的过于理想化的人,在这里,现实可以将理想击的粉碎。有些人,碰了酒杯才听到梦碎的声音,后悔已经晚了。它不会同情任何人,它以它自己的节奏和速度疯狂运转,它不相信眼泪。

一个普普通通的人,表面上看起来风平浪静,实际上,可能早已暗流涌动,遍布暗礁,就像一颗隐形的定时炸弹。约瑟夫正是这样的一个人,他这个人赌性本来就很强,他的失败其实早已命中注定。这听起来有些悲观,但是确是事实。如果他的性格对自己有极强的认知,他就不会因为听到身边的人获得短暂的成功而心里不平衡(当然,能够做到不被身边人影响是很难的,只有极少部分人有着对自己笃定的认知,他们知道,幸福只与自己有关,他们从来不会随意和旁人攀比,只会倾注自己的一切力量提升自我。他们是人群中的领袖,是广袤而深沉的大海,剩下的人只不过是随波逐流的浪花),就不会贸然地想去赌一把,就像众多深陷泥潭中的赌徒一样,拼命地挣扎只不过会让自己越陷越深,最终洗白自己。

就像前面说的,是否需要戒赌是一个边界模糊的问题,但在这种情形下,发觉了自己已经溺在海里,冷静下来,仔细寻找出路,及时止损,就是一个最优的选择,而不是继续在水中扑腾,那样只会让自己得救的机会更小.....

这些钱虽然对深处上海的约瑟夫来说算不了什么,但是,每一个上头的冲动,每一个可能让以后的自己后悔的决定,渐渐地积聚起来,最终就构成了我们的命运。而夏薇早已凭借他敏锐的觉知,洞察了这些。如果未来注定悲惨,那么在一起还有什么意义呢?

但你也许会说,悲惨和苦才是我们人生的本来面貌,而夏薇也能意识到这一点。况且,乾坤未定,潮水未退,若是一匹黑马又如何呢?夏薇只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小姑娘,虽然对自己的理想有着笃定甚至近乎偏执的信念,但我们又怎能要求她如同圣母一般对世人广施慈爱呢?说到底,这个城市中的太多人,只不过是为自己的生活打拼奋斗的普通人,即使表面上的利他者,实际也怀着最终是利己的小算盘。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苛求这群年轻人呢?他们有着对自己坚定的信心,光是这一点其实已经了不起了。

在和约瑟夫分手之后,夏薇陷入了人生中最大的困境中。她的咖啡店需要资金运营,眼看就要闯出名气,不能因为资金的问题而夭折了。她在想尽一切办法筹钱的同时,考虑着更务实一些的目标,还是那句话,情怀不能当饭吃,她打算提价,来增加利润,这会损害顾客来店里的消费频率,最终能不能带来业绩的增长还是一个未知数。与此同时,她计划着在大学校园里增加曝光,通过地推等形式扩大自己的知名度。

夏薇此刻体会到了什么叫做人穷志短。缺钱势必导致过分追求短期效益,而忽略了长期的品牌建设,但这也是无奈之举。夏薇甚至生平头一次对做一件事后悔,虽然她从来不表露出来,在工作中还是一个干练的女性形象,但那些天的夜里,每当她快要入睡的时候,这种焦躁感总能攀附在她身上,令她十分别扭。但是无论如何,总要坚持下去,夏薇靠着信念在困境中辗转腾挪,但现实的压力越来越大,压到她喘不过气。她也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做“诗和远方也要门票”,但她决不放弃。

夏薇向张夏求助了。

张夏接到电话的那一刻,心中还是有些诧异的。没想到最初张夏替夏薇出的主意是个馊主意,但这也不能怪他,就连夏薇也没有料想到约瑟夫也是一个深陷泥潭中的赌徒。人心真是难以预料,一个平常好好的人,竟会做出某种让人大跌眼镜的事情,就算他说的再天花乱坠,语言往往是有力的伪装刀具,只有行动才能真正看清一个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

谈到借钱,张夏有些退缩了。他自己有他自己的计划,存钱买房,或者回老家结婚生子。但是他还是告诉夏薇别害怕,他会跟苏瑾商量,然后再告知她结果。

当天夜里,张夏又和苏瑾吵架了。两人各执一词,张夏站在同情夏薇的立场,而苏瑾则认为借钱这种行为有些越界。他们蜗居在不大的租房中,已经生活的很艰难,借一大笔钱给他人确实要好好思忖一番。

两人冷战了几天,借钱的事对夏薇来说也就不了了之。她不愿意因为钱的问题失去一个朋友,也知趣地放弃追问张夏。在向前同事求助的时候,发现同事们都对她疏远了,原因应该是她和约瑟夫散伙,而约瑟夫毕竟还在单位工作,他们肯定要站约瑟夫这里明哲保身,渐渐地对夏薇疏远了。

最终,夏薇还是向父母借了一些钱,她的父母很支持她的想法,从小到大难得有一次成全夏薇的机会,他们始终相信夏薇的选择。

终于可以避免关店了,夏薇长舒了一口气。她几乎把过去的同事全部拉黑删除了,自己做最后的放手一搏,如果不行,她就老老实实找份工作,回到过去的模式,不再心存幻想。

在父母和现实的双重压力下,张夏准备带着苏瑾回老家结婚生活。这城市那么大,却没有自己的容身之地,就算前途光明,又如何呢?也许奋斗一辈子才能买得起一套小房子,还不如回老家舒服地生活,管不了下一代的条件了。能把自己过好已经很不容易了......

张夏已经在寻找老家的工作机会,他这种职业,在小城市并没有太多适合他的岗位,但是要想找,肯定是有的,他也没有什么雄心壮志,这社会上太多人设置陷阱,引诱年轻人往坑里跳。说到底,人的梦想,最终都是为了自己的生活。如果生活不如意,那有梦想又何用。那些蜗居在北上广的年轻人,为了一个虚幻的未来,耗尽自己的青春,假如什么都换不回来,那么受的苦难又有何价值呢?这世界上不缺少优秀的精英和拼搏的年轻人,少的是对自己和现实有客观认识的人。对许多人来说,放弃也是一种智慧,总好过每天焦头烂额的拼搏还看不到出路。

苏瑾虽然职场上顺风顺水,但也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天花板,她在犹豫中,最终还是选择了和张夏一起回小城市,以她的性格,在小城市也能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大不了以后再杀回上海,她是这么打算的。

 他们攒了不少钱,加上父母的钱包,能在小城市买房好好过日子了。也许有人会批评他们,应该趁着年轻过,多在大城市经历,毕竟年龄大了以后,身体和精神都没有了年轻时候的强劲有力,想要重回大城市也许就力不从心了,只能靠他们的下一代完成他们未完成任务和使命。但人生有太多的未知数,命中注定这件事本身就是值得去怀疑的命题,只要自己还有选择权,那么以后的每一天的生命都有可能活的不一样的精彩。你可以嘲讽他们是命运的弱者,是被选择的一类人,但是我们不要轻易否定他们,因为活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每个人都梦想着改变世界并且有能力做到,普通人也有拥抱自己的生活的权利,就像加缪说的那样,对荒谬命运的反抗,本身就足以充实一个人的心灵。我们应当认为这些推石上山的人是幸福的。

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动物,不可能如同孤岛一般生活着。每当夏薇的朋友询问她,是否对目前的生活满意,是否会后悔当初自己所做的决定时,夏薇总是信心满满地说,为了梦想而活,即使失败也不后悔,即使在她的心中,偶尔会闪过一丝怀念从前上班的稳定生活的念头。

人必须相信自己的信念,矢志不渝地坚持自己当初的决定,即使最终的结果是失败,至少我们在这只活一次的人生中,在垂垂老矣的日子里,可以回忆自己年轻时的初生牛犊不怕虎,因为只要去尝试了,哪怕失败,也不会后悔;我们往往后悔的是,当初自己没有去做一件事情,因为我们会抱着这种信念怀疑如果当初自己勇敢一些去尝试,人生会不会就会不一样了,我们会带着这种遗憾,将它带入黄土中。

经历了小小的困难之后,夏薇的咖啡店终于走上了正轨。生意在越做越大,提升的一些单价也在顾客的接受范围之内,并没有造成客流量锐减。这也许就是品牌的力量,夏薇将她的一些价值观无形地传输到咖啡店的建设当中,此时,无用变成了大用。

店里一直陆陆续续地收到各种询问的信件,有对大学生活困惑的,有对如何突破职业发展瓶颈疑惑的,还有对家庭生活的吐槽的。无一例外地,夏薇每天晚上都抽出时间,认真地阅读每一封信件,并且致以回信,如果她也有同样的困惑并且无法解答,她就找有关领域的有经验的人咨询,然后认真写回信。这样,口碑就越来越好,来店里的客人,尤其是老顾客,都是被这种精神圈粉的人,这里就是他们的精神家园。

在张夏离开上海的前一天,他曾找过夏薇,告诉了她要离开上海,夏薇沉默不语,她知道在这座人潮涌动的大城市打拼奋斗的不易,也不会轻易否定别人的选择。他向夏薇道歉,自己没能及时以金钱的方式帮助处在低估中的夏薇,而夏薇也理解张夏的处境。两人面对面坐着,品着自己手中的鸡尾酒,知道有些故事终究会告一段落。张夏终于要结婚,夏薇心里万般滋味。他们之间的友谊已经超过了一般的感情,像家人一般读彼此知根知底,彼此祝福对方。人生的路还很长,未来他们还会如往常一般,保持亲密的联系,即使苏瑾再优秀,也无法替代夏薇在张夏心中的位置。一路走来,他们见证了太多人离开这座城市,而当他们自己也终于成为这类人的时候,他们也品尝到了命运的无奈,和自身的渺小。无论如何,从今以后,夏薇就是孤身一身了,在这座冷漠的城市里,她已经不是从前那个女生了,她将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坚强的女性,孤独而决绝地继续去完成自己未完成的使命。

两人都喝醉了,下一次相见,不知道命运又会如何捉弄他们令他们相遇,也许是喜剧,也许是悲剧。

但是要记住的是,我们在碰起酒杯听到梦碎的声音之后,还要日夜兼程地赶路,披星戴月,不念过往,不惧将来。重要的是,我们不能停止继续前进的脚步。

我们孤身一身,但是绝不孤独。

 

约瑟夫没有多久就还完了欠款。前面说了,这并不是一笔大的数额,对约瑟夫来说省吃俭用几个月就可以还掉。但是,夏薇和他的分手,对他影响也是很大。他不知道夏铮的故事,因此抱怨为何夏薇对他那么不近人情。在约瑟夫眼中,夏薇相当于宣判了他是一个赌徒的本质,这也令他无法接受。

自己明明只是想赚钱,为什么会落到这个下场?是朋友的怂恿吗?是受到了身边人影响而打乱了自己的节奏吗?或许是。但是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自己这么狼狈,一定是自己身上发生了哪些问题。性有不得,反求诸己。他开始反思自己为何会沦落至此。他究竟是不是个爱财的人?过去是,但是有过动摇,当下好像又回到了以前,他认为,夏薇跟他分手的根本原因,根本不是什么厌恶赌徒,而是赌博,并且输了钱。假如他没有输钱,反而给夏薇更多的资金帮助,夏薇会不会拒绝这种帮助呢,假如约瑟夫告诉夏薇这钱是赌博赢来的?我们只能做这样的设想,因为事情已经发生了,如同泼出去的水覆水难收,他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假如这是一次性的行为,追究起来,是可以原谅的。科学告诉我们,凡是和金钱挂钩的,都是成瘾性的,赌博尤其如此。一个赌徒往往自己无法控制自己继续去赌,就好像一个人无法戒断吃肉完全食素一样,大脑中的神经元已经将他完全控制,自由意志成了笑谈。

从这时起,约瑟夫染上了抽烟的坏习惯。以前是他看威仔等宿舍人抽,自己是拒绝抽烟的。但是此刻的他发现,原来抽烟真的可以释放一个人的压力,简直是一种享受。他以工作太忙为由切断了和威仔等人的联系,终于回到了他以前的模样。经历过痛苦的反思,他终于认识到,自己并不是一个深陷漩涡的赌徒,只要他愿意,他可以随时抽身,并且发誓戒断赌博。夏薇确实是错误地判断了他本身,既然她如此绝情,那就去他妈的,自己也干脆忘掉她,这不是他的错。

但事实是,在与夏薇分手后,在还完欠款享受了一阵子的宁静后,他的内心又翻涌起波涛。这次,他决定不和威仔联手,自己在上海的扑克圈闯荡。在阅读了许多经书以后,他对金钱的认识又上了一个台阶。赚钱和出世间并不是互相矛盾的。相反,升起出世间的心,往往能够带来不止于金钱的利益,而拥有金钱,能够让自己的心灵更加自由,将它施舍给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正是所谓“富长慈悲”,又能够升华自己的出世间修为。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绝非两个对立面。

至于那些出家的和尚会不会后悔,为理想而活的夏薇是否为她的决定而后悔,这些都不重要了,他已经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方向:为了崇高的理想而赚钱,而非为了现实去赚钱(哪怕最终的结果是超额完成了自己原本设立的现实的目标)。

在这种发心下,许多事情变得单纯明快。以前约瑟夫不理解那些慈善家,为何自己辛苦赚的钱,要全部捐出去?现在他明白了,你舍得,从来都没有真正失去。它会以另一种方式回来,世间的逻辑有时候就是这么神奇,往往在逆逻辑之处,才能看出一个人的大智慧。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张夏,还是夏薇、约瑟夫,他们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对普世价值的思辨,都是许多人从来没有过的思考经历。太多人,尤其在上海这座大城市里,步履匆忙,而精神却褴褛,他们从未思考过自己真正的价值在哪里,自己为什么而活。固然,这种思考会带来一定的痛苦,但是它们的价值却不容忽视,也许在他们人生的最后,在垂垂老矣不能动弹的时候,思想会给他们终极的支撑。“有的人活着,就像他们不会死去;有些人死了,就像他们从没活过一样”。他们绝不是这类人。

也许他们这辈子都不会成为世俗所定义的“成功”,但正如丘吉尔所说,“在失败后,依然保有热情,这就是成功”。

张夏回到老家,但他绝不会放弃自己的梦想,在逆流而上的生活里,他依然保持热情,无畏任何挫折,即使生活给他重重一击,他依然可以坚定地还手,有着对生活坚定的信念。他是自己的英雄。

约瑟夫决定成为一名半职业牌手,常年的积累终于让他仿佛“顿悟”,当心无杂念,专注一心的时候,金钱往往是优秀的副产品。并且他不会为之所累,他将通过公益的方式,将他赚的钱的一部分捐出去,为将来的人生积累资粮。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今后绝不会是一个输家。一个有信仰的人,可以克服各种困难,即便不能大富大贵,但他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他的将来也势必是一片光明。

而夏薇,她已经经历过低谷,因此信念更加坚定,她对自己有着清醒的认知,哪怕明天更加困难,她也将用尽全力为自己的梦想买单。我们可以说,夏薇的执念很重,坚持和放弃往往就在一念之间,至少目前来看,她还没有放弃的打算。

故事仍在继续,每个人都在尽力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约瑟夫已经几乎无欲无求了,他心里明白,自己没有戒赌,可能是他已经对扑克上瘾,但是更重要的是,他心里清楚,自己不是简单地为了欲望而行动,他赚钱的目的绝对不是简单的感官享乐,就像有些人喜欢数学一样,解开谜底的那一刻,自己逻辑被证实的快感,要远远大于感官上的快感,自律的人都明白这个道理:放纵自己欲望的是如同畜类般的堕落,而自律的目的,是用现在的自我约束,换取未来更高级的成就感。上瘾这种东西很奇妙,我们生下来就被各种感官刺激环绕,对任何事情上瘾。但是,如果是对好的东西上瘾,譬如学习,譬如逻辑,那么我们的人生,成功一定会随之而来。这也是人与人之间根本性的差别。

 他用了半年的时间,从最低级的牌局升级到高额牌局,期间虽然会有反复,但是总是朝着更高的方向前进的。他很快混入上海的德扑圈,凭借着他过去的经验,他保持着对圈子里人的距离,他明白,这个圈子里的人来得快,散得也快。很难在这个圈子里找到真正的朋友。

约瑟夫没有依赖威仔等人,他完全凭借自己的经验和力量在这个圈子里搏杀。他已经对输赢看的很淡,除却运气成分,他更看重自己的技术和计谋是否能够完全地施展出来,仰赖运气,不会因为赢了而妄自尊大,也不会因为输而丧气退却。

无论在什么领域,对自己有着笃定的认知,不会因为外缘而影响自心,这是高手的象征,是多少人追求的目标,波澜不惊,心不被境所转,甚至心能转境。约瑟夫目前已经能勉强达到这一境界。他不仅赢回来了过去输过的所有钱,还赢了一笔钱。他将这笔钱看做是对信仰的贯彻的附属品,自然要回归它本来的用途,捐掉。他最满意的,不是赢钱的时候,而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悄悄把赢来的钱的一部分捐给那些困难的人的时刻,肃然做不到“三体轮空”,但好歹也是发了善心做了善行,这给他的生活带来了美好的意义和支撑。

半年内,他平均一周参加牌局三到四次,每次一玩就是一晚上。除了工作,这就是他投入心血最多的事情。我们不能像夏薇那样一概而论赌徒,因为有运气好的,有运气差的;有实力强的,有实力弱的;有吝贪心强的,有布施心强的;有新手,有老手;有理智平和的,有亡命之徒。凡此种种,试图去定义一个赌徒没有看上去那么容易。如果像夏薇一样,是凭借本能地对赌博的厌离,可能会碰上理解上的错位,造成判断的失误。事实上,约瑟夫在经历痛苦的思索后,成功地走在赌博的赢家的路上,这是对夏薇看不起自己的最有力的还击。就像鲁迅先生说的,他自己不喜欢赌博,但是听沉迷赌博的人说,这个游戏最让人着迷的是他的千变万化。赌徒的复杂性,可能超过我们的简单直觉,它距离人性最近,就像人生一样令人费解、着迷,像生活般复杂多变。

约瑟夫好像憋着一口气,他要证明给夏薇看,自己并不是她眼中的堕落的赌徒。人有时候就必须这样,别人怎么看你那是别人的眼光,而自己对自己的认知才是真正需要确认的信仰。人的某些决定太过于草率,就像夏薇向约瑟夫提的分手。约瑟夫现在要用事实和实力来回击夏薇。身边的朋友总能把约瑟夫赚钱了的消息传到夏薇耳朵中。夏薇也不是好惹的,她和其他人的主要区分,就是她的“我执”很重,好处就是能听从自己内心的呼唤;而坏处,就是容易钻牛角尖,容不得朋友们的劝诫。

如果不依靠父母,夏薇估计早就把店转手卖掉了,回到原来的早九晚五的日子。她听说了约瑟夫好像赚了一点钱,但她的内心仍然十分坚定,他对赌徒甚至有种歧视的思想,根本原因,还是他们的观点不合。她连上班的人都看不起(否则她也不会辞职专职做咖啡店),又怎能看得起一个疤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穷途末路的赌徒呢?

约瑟夫试图以他的成功(可能只是短暂的)来重新吸引夏薇,但是夏薇不为所动,能离约瑟夫这种人多远就多远。这刺激了约瑟夫,让他更加孤注一掷地玩牌。他甚至考虑辞掉编辑的工作,做一个职业牌手。上海这么大,扑克圈子这么丰富,一定有他的生存空间。

如果夏薇不为所动,一定是他还不够成功,约瑟夫固执地认为。只要他有钱,夏薇一定会回心转意,对他的看法也会根本性地扭转。但想要成功,何其困难,他每天必须不断地和自己的人性相斗争。

夏薇已经决定了要一条路走到黑。那些我们大学时代经常听到的某某人拿遍了名企的offer,然后拒绝,去为自己的梦想活一次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我们可以从夏薇这里窥见端倪。赚大钱肯定是不可能的了,她内心活得快乐吗?她从一开始就坚定地选择走这条路,低谷时也许有那么一丝丝的后悔,但是目前的夏薇,状态十分的好,每天忙东忙西,充实且快乐。就像许多买好车的人交到了同样水平的朋友一样,夏薇在混迹上海咖啡圈的时候,也交到了几个朋友。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有共同的价值观,他们是这座城市的“非主流”。有些人是喜欢读书,有些人喜欢音乐,有些人喜欢电影,这些元素在他们的店里都展示的十分彻底。夏薇能够在大多数时间里保持平静,在看一部电影,弹奏一曲吉他的时候,她的心是宁静的,绝非如同大多数人一样躁动不安。用当下时髦的话说,夏薇有些“佛系”。而从她的睡眠也可以管中窥豹,以往上班的时候必须早睡早起,而现在自己创业,每天的睡眠质量有所提升,因为做的是自己内心热爱的事情,平时也不会感到困倦。应该可以下判断,创业之后的她比以前更加精神,也更活出了自我。

这条路很艰难,夏薇心知肚明,因此除了一颗强大的内心,同样重要的还有要忽略掉外面的嘈杂的声音,专注于内心,否则,我们容易被外界的影响干扰自己的思考,攀比在此处是最大的恶。

这是一条孤独的路。当夏薇知道约瑟夫小有名气之后,普通人的第一反应,是后悔自己当初看走眼,做了几近错误的判断,而夏薇则不同,她必须相信自己,就像她一路走来的那样,稍微有些动摇,根基上的大厦就会摇摇欲坠。这是一条险峻的道路,成功之道,难于上青天啊!

人对于时间的观念,分为主观和客观。主观就是一个人头脑中对于时间流逝的感知,而客观则是时钟上来回摆动的指针。前者因个体而有差异,后者则是冷峻、无情的,无论一个人想要怎样控制自己的时间,后者都会公平地检验这一切。

上海就是这样一座城市,它对待不同个体一视同仁,自己有自己运行的节奏,以冷漠而功利的眼光审视所有在这个城市生存的人,没人能逃得过它的审判。

距离夏薇开咖啡店已经过去一年半的时光了,约瑟夫在被分手之后,也已经熟练地混迹于上海的扑克圈。他们的生活怎样了呢?

在经历一次低谷,在父母的帮助下,勉强度过了难关。在困难的时候,除了她的家人,其他的人,同学也好朋友也罢,都有意或者无意地没有伸出援助之手。这令夏薇第一次体会到人情冷暖。在和约瑟夫分手之后,张夏也离开了上海,她一直是一个人单打独斗,独自学习如何经营自己的梦想。每天她早出晚归,习惯了独自处理各种事情,每天忙到累的倒头就睡。

虽然勉强撑过了前期的高投入低回报,但是看着咖啡店的名气越来越大,自己也是十分地欣慰。但问题在于,新来的顾客依然不多,更多的是老顾客、回头客,她想,可能是因为咖啡店的定位是人群中少数的那一批人,他们有着坚定的理想,愿意为其买单,他们经常点一杯饮料,然后捧着书,缩在沙发中一过就是半天。但是在这座城市里他们绝对不是主流群体。如何吸引更广范围的人,成了夏薇首先需要解决的大问题。

她在犹豫,要不要把目前定位是文艺青年的这种策略转变为更广范围的人,例如针对职场人士,更多地买一些专业性的书籍,而非目前的这些文史哲“无用”的书籍,或者向星巴克学习,改变成更多地为商务人士服务,这样可以吸引更多的人。但这种策略的改变也有其明显的代价,就是失去原来这一部分的良好口碑,从小众向大众转变。而且,这种转变绝不容易,就像一个长期浸淫在经典文学书籍中的人,突然想要转变去当一个商人赚钱一样,会有自己的、身边人的各种阻力,改变咖啡店的定位,就像改变一个人的思维模式一样困难重重。

她最终还是没有下定决心改变,她认为,目前虽然只能维持微薄的盈利,但是是她最初想要的样子,一群文艺青年聚在一起看电影、谈电影,这远比满口谈论商业的人更符合她的心意。再说了,就算变成星巴克那种谈商务的氛围,它也竞争不过星巴克啊。为什么要砍掉自己的长处去发扬自己的短处呢?这根本没有道理。

约瑟夫除了上班,下班的时间玩扑克越来越多,他在不断反思中前行,虽然缓慢,却一步一个脚印很踏实。

一年的玩牌经历,时间好像过的很快(他做的是他喜欢并且认定的事情,感觉时间过得很快),他对财富的正确认知给他带来了不少回报。但别忘了,约瑟夫绝对不会止于此,钱赚到了就一切结束。相反,更多的财富引发了他更多的思考,如果有舍才有得,舍的目的是为了得,而得反过来又为舍服务。一切看似没毛病,但是约瑟夫不禁问,什么时候,赚够了多少钱才是这一切的终点?难道赚到钱,然后拿一部分去印经书,甚至是修建寺庙(这已经是了不起了),但是人走的时候,根本什么都带不走啊,假如不是为了传承的目的,赚的钱最终都要还回去,那么努力赚钱还有什么意义?不如整天躺尸混天了日,反正结局都一样,假如修建寺庙有功德,假如这是终极目的,那不如直接出家好了啊?舍掉六尘,清静一身,安稳修慧修德,岂不是更直接吗?

想到这,他不禁有些害怕,自己虽然试图搞明白许多大道理,但是出家对于他来说还是从未考虑过的,他也无法想象自己真的出家之后会是什么样的情境。他无法想象真的出家,自己会在朋友、家人眼中是个什么形象,毕竟想在这个欲望主宰的社会中试图独善其身是非常困难的,难道自己真的想做那个熙熙攘攘人来利往中的特立独行的人?仅仅有过这样的想法的人在人群中已经寥寥,而敢去践行,敢于去逆着人流去做那特别的一个人更是凤毛麟角。

但他的经历告诉他,事实没有这么简单。他曾经去过寺庙,也想遇到高僧,向他请教,但是根本遇不到,最后无疾而终。他细细思索,原来寺庙不是消极避世的人的避难所,不像普罗大众所想的那样是弱者的天堂,想要遁入空门,需要极高的慧根和善根,还需要强大的善缘,才有资格成为佛门弟子。换句话说,只有强者才有资格出家!这和我们的常识认知相违背,但约瑟夫的经历和对佛经的理解告诉他,这是事实!

他像开了挂一样一路赢钱,不断升级,找到了窍门和法门,财富积累的很快!但每当夜深人静,他扪心自问的时候,总觉得自己将赢来的钱布施掉不够究竟。尽自己的力才叫随喜,应该将自己的全部财富都捐出去(这对贪吝心重的普通人来说很难做到),布施不是以财富的绝对数量来衡量的,一个乞丐,他的全部财产就是他的一件衣服,他把它布施出去,这种功德比亿万富豪捐出一小部分(虽然绝对数额比一件衣服高出好几个量级),但是前者的功德更大!又或者,自己压根就不应该参与这场游戏!这是赌博这场游戏给人类设下的陷阱!

他犹犹豫豫,不知该如何抉择。

相关文章

  • 上海,上海

    夜色清冷,雨丝纷纷 湿季不绝,徒生愤懑 八小时后,我毫发无伤 在十七楼的床上无所事事 没有姑娘,没有可以对饮的兄弟...

  • 上海,上海

    现在好多电视剧里的职场精英们都在上海大展宏图,就比如前半生里的唐晶,这种工作狂的生活看了居然令人心生羡慕。上海,多...

  • 上海,上海

  • 上海,上海!

    我是一个小镇姑娘。18岁之前从未出过自己所在的市区。对上海的认知就是电视上的东方明珠塔,除此之外,并无其他。 20...

  • 上海   上海

    说来惭愧,如果不是无意间翻到在上海的照片,我几乎都要忘记自己曾经有过这一遭了。 想想已经是两年前上的事了,也许有人...

  • 上海,上海

    一 金庸先生走了,知闻这个消息时,有一种心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的感觉。年少时喜欢金庸先生的小说,数不清多少个夜里,我...

  • 上海!上海!

    2010年,我和你见面了! 你不知道,为了见你,整整一个假期都在和家人闹脾气,实在拗不过我的倔脾气,我怀着激动的心...

  • 上海,上海

    很久以前,在初中的一本作文素材上看见一篇给高分的作文,名字大概是《两座城市》。那是我第一次对北京和上海这两座城市产...

  • 上海,上海

    对于上海这座城市,小提一直以来是畏惧的。 畏惧它的骄傲,畏惧它的拥挤,畏惧它的忙碌。 直到小提在真实的体验过了喧闹...

  • 上海 上海

    沿途路过镇江,无锡,苏州,昆山,一路扑面而来的,是带着青春记忆的画面, 一桢桢,一页页带着21岁时的美好。 带着2...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上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jtrz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