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我读四年级,和弟弟一起住在奶奶家,我的爸爸妈妈在外地做生意,只在春节的时候回来陪我。短暂的陪伴之后,元宵节那天,爸爸妈妈就要离开我们了。
一大早上,外面下着微凉的细雨,雨点打在屋檐上,如粒粒断线的珍珠掉落在窗户上。妈妈在整理柜子,把前几天洗干净的,我和弟弟的衣服都叠在了一起,房间里有洗衣粉的清香。而她自己的行李早就收拾好了,我知道,下午她和爸爸就要走了。吃了碗面条后,我闷闷不乐地翻着新发的语文课本,看着崭新的纸张,闻着里面的墨水味,我却感到一种心酸。妈妈像是发现了什么一样,停下了手里的活,笑着对我说道:“二宝,和妈妈一起去包元宵吧!”
我点了点头,放下手里的课本,从椅子上跳了下来,一把抓住了妈妈的手。窗户外的雨渐渐小了,只听到滴答滴答的声音,像是一首略带忧伤的乐曲。我和妈妈进了厨房,奶奶正在和面。妈妈拿起一根擀面杖,从桶里抓出巴掌大的面团对着我说:“认真看,等会你也试试。”说完,她的手揪下一小坨白面团,右手握着擀面杖用力一压,再不断地来回碾压,直到面团变成扁扁的一块。随后她眼睛温柔地注视了我一下,笑着用勺子从碗里舀起一些肉沫,那里面有青葱、嫩蒜、酸菜与新鲜的五花肉,全部都剁成细沫,浇上香油搅拌均匀。她身体往前倾,将肉沫裹上了白面团,在手心里搓了搓,我一看,妈妈手里一个白如雪圆如月的元宵出现了。
我学着妈妈的样子,也包出了一大碗的汤圆,弟弟在桌子旁也嚷着要做汤圆。结果,一不小心打了个喷嚏,碗里的面粉如同扬起的雪花,撒在了弟弟红通通的脸颊上,只剩下一双大眼睛在那不知所措地眨着。奶奶哈哈大笑起来,妈妈则拿来热毛巾温柔地给弟弟擦着脸。时间渐渐晚了,外面的雨像是闹情绪的孩子一样,又下大起来。树枝在风中摇晃着,就像无家可归的人一样,惹人同情。
吃了汤圆后,妈妈把我叫到了房间,脸色凝重地对我说:“二宝,妈妈要走了,你要好好学习,听奶奶的话。”我终于忍不住了,一把抱住妈妈,头靠在妈妈温暖的胸膛,多想就一直这样。妈妈轻轻拉开了我,用手擦干了我的眼泪:“你是哥哥,是个男子汉了,不能轻易流泪,”说着妈妈的眼眶有些湿润,“你和弟弟是妈妈在这个世界上最爱的人,你在这里要代替妈妈,照顾好弟弟,好吗?”我用袖子抹去了眼泪,点了点头。这时弟弟在外面采了朵小黄花进了屋,开心地喊道:“妈妈你看,花!”
妈妈和我破涕为笑,外面的雨也好像知道了什么,温柔地从玻璃窗上滑落下来,如同妈妈脸上流干的泪水。这个元宵节,过得很快,却使我终生难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