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了亲子沟通的原则之后,我们如何做到呢?首先要做到的两件事就是梳理和觉察。
梳理:我们可以把自己平时烦恼和焦虑的问题,和孩子冲突最多的问题列出来,分分类,哪些是孩子的问题、哪些是自己的问题、哪些是孩子给我们带来的问题。
觉察:就是当我们烦恼时,当我们和孩子或者爱人发生冲突时,我们要想一想,这件事是谁的事?这个问题的归属权是谁?谁在被这件事困扰?
梳理和觉察后,我们就可以分类处理了。
对于归属权是孩子自己的问题,我们可以采用“问诊式”沟通。
“问诊式”沟通的方法和原则有七个方面:一是提问,提问的目的是搜集信息,确认孩子的真实意图和目的,或者问题的根源,如果不知道怎么说,就简单地重复孩子的问题,好让他继续说下去;二是多听少说,医生很多情况下都是脸上带着疑问,搞不清状况时尽量不说话;三是非常专注地听,不漏过任何一个细节;四是在心里默默地分析,从表面的症状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不轻易下结论,不轻易给建议;五是允许孩子有情绪;六是共情;七是不评判、不讲道理。
我们通过一个案例来看看如何使用“问诊式”沟通:
孩子在自己房间里写作业,妈妈在客厅看书。
孩子突然冲出房间喊起来了:我们语文老师讨厌死了,我今天不写语文作业了。
妈妈:怎么了,儿子?
儿子:我烦死我们语文老师了,总是留那么多作业,让抄那么长的课文,还不能出错!有什么用啊!就她事儿多!
妈妈:是吗?你们语文老师留那么多作业啊?
儿子:是啊,今天的语文作业是抄课文,这篇课文还特别长,我都快抄完了,突然发现抄错了,而老师说抄错了必须重抄,我费了这么半天劲儿还得重抄,烦死了!她就能保证不错一个字啊?凭什么这么要求我们啊?我就不改了!随便她怎么说我吧。
妈妈:是啊,郁闷死了。你吃完饭一直在做语文作业吗?
儿子:是啊,写了这么长时间,结果还得重写!数学作业还一点儿都没动呢,这得写到几点啊?
孩子的眼泪都急得掉下来了。
妈妈:是啊,写了这么长时间,特辛苦,还得重写,是不是又懊恼又伤心?
孩子的眼泪已经止不住了。
看孩子这么伤心,妈妈什么都没有说,只是轻轻地搂着孩子,静静地听他哭,陪了他一会儿之后用纸巾帮他擦眼泪,擦好以后他的情绪平静一点了。
看孩子平静下来了,妈妈开始问孩子:妈妈帮你看看哪里抄错了?然后帮你想想办法。你愿意吗?
孩子点了点头。
妈妈和孩子一起走回房间,看了看作业,原来是少抄了两个字。
妈妈:儿子,你看,你在这里写个“+”的符号,然后把那两个字加上去,妈妈把这个地方拍照拍下来发给老师,告诉她你这篇文章都抄好之后检查了一下,发现漏掉两个字,所以就用这个办法补救了。这样老师就不会说你什么了。
孩子听了,觉得这个办法可行,然后就赶紧去抄写剩下的那部分课文了。
整个事件处理得很顺利。妈妈只是问孩子发生了什么,让孩子倾诉出来自己的问题,孩子说语文老师不好,其实只是因为写作业时出现了错误。在孩子烦躁、哭泣的时候,妈妈也没有教育、从头到尾都没有被他的情绪带着跑,而是稳稳地接住了他的情绪,然后确认他的感受,再帮他想解决办法。
如果被孩子的情绪影响,自己也变得烦躁和焦虑,一边安慰他,设法让他停止哭泣,一边对着他讲“你应该一边抄一边检查自己抄得对不对”这样的大道理,结果肯定适得其反,变成大哭小叫、鸡飞狗跳的场面。
所以说在这种情况下,妈妈的情绪是否稳定、头脑是否冷静是决定事件走向的关键因素。而要达到这种境界,需要妈妈成为旁观者,清除头脑里那些没必要的焦虑和恐惧才能做到。那怎样才能清除呢?就是当事件发生时专注于事实,既不去追究孩子抄错的原因,也不为被老师看到抄错了的结果而担忧、焦虑,做到这两点就能头脑清晰地开始想解决办法了。一旦想到办法,妈妈的心情就更加放松了,孩子也会受到感染,然后完全从烦躁和伤心中走出来,专注地去做该做的事情了。
对于归属权属于父母的问题,我们要采用“医生式”沟通。首先要学会的就是表达自己的感受。因为,现在在“问题区”的是我们,是我们自己内心不舒服了,我们是有心病的“病人”,我们把沟通的对象假设成医生,当然,孩子、爱人可能治不了你的病,但是,你至少要让对方知道你不舒服了。
病人不舒服的时候好会说什么呢?肯定是“我浑身没劲儿”“我头疼”“我肚子疼”,而不是把医生批评一顿,指责一顿,冲医生发一通火,“都是你让我这么难受”“要不是你我怎么会这么难受”“都是你的错”,面对医生,我们使用这种句式肯定是不合适的,因为对方并不知道你怎么了。
和“问诊式”沟通相反,“问诊式”沟通是孩子有问题了,我们要像一个医生问诊那样和孩子沟通。现在,是我们的心出现问题了,我们是“病人”,所以,我们把这种沟通方式叫作“医生式”沟通方式。这种沟通方式最核心的一个点是用“我”开头,身体不适表达的是身体的感受,比如疼、酸、麻等,心里不舒服时,我们要表达出自己心里的感受。表达完感受以后,我们再去寻求解决的方法。
比如你可以说:“妈妈今天花了一下午收拾家,特别累,你把客厅弄得这么乱,妈妈看着心里有点烦,因为还得收拾。”“妈妈没有能力给你找到更好的学校,对不起,妈妈心里很难受,不能帮助到你。”
这些都是在跟孩子表达客观的感受。没有对孩子指责、评判和命令,孩子听到这些活后,感受到的是一个真实的妈妈,是一个遇到了困难和问题的妈妈,他此时的状态就不会是一种对抗状态,而是一种放松和接纳的状态了。
因为,当对方示弱时,我们就不会感受到对方的威胁和压力,自然就放松了。当双方都在一种放松状态时,沟通才会有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