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钝感力》不同于渡边淳一以往的作品,他以一个医务工作者的独特视角,阐述“迟钝”不再是一个贬义词,而是一种非常优秀的品质,是一种大益的才能,是一种能让人们的才华开花结果、发扬光大的力量。
本书以轻松简单的故事分类从生理、心理等角度表达钝感力对人十分有帮助,坚韧的钝感力能让我们身心健康,并且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或者两性关系走得更远。
一、生理健康角度
当人体交感神经处于平和、松弛的状态,血管舒张,血液就能畅通。如果人的自律神经过于敏感,血管因为陷入异常刺激而收紧,血液就不易畅通,久而久之人就容易生病。比如失眠患者,神经易常兴奋的人,他们肯定很希望整晚安眠,能够拥有好的精神状态。
人类的感觉器官也分钝感和敏感,前者不易造成器官的消耗,可以更为悠闲自在、胸襟开阔地长寿下去。比如像我这样患敏性鼻炎的大有人在,每年春秋两季是最痛苦的过程,对空气、灰尘、花粉、温度等不受控制的敏感,从而导致各种难受的症状,往往这种时候,特别羡慕那些不过敏的人。
二、心理健康角度
现在社会节奏快,竞争激烈,谁适应环境能力更强,谁就会更加出色,更加强大。这种适应环境能力的原点就是钝感力。
精神压力是现代社会生活中绕不开的话题。敏感的人会把压力当成沉重的负担,遇到挫折或打击就困在负面的情绪里难以自拔,容易一蹶不振;而钝感力强的人同样遇到困境时心会大一点,反应慢一点,没被困境打倒,反而磨炼出坚毅的品质,坚持到最后。
渡边淳一举了同事的例子,医生工作强度和心理压力很大,新人常常被前辈教训,有的人不堪忍受,而有人却不放在心上,努力钻研,很快独挡一面。
全书仅有133页,很薄的一本,读起来也不费劲,但多读几次受益匪浅。在这个全民内卷严重的时代,我们惟恐比别人慢,恨不得从娘胎里开始赛跑,殊不知弦上太紧容易绷断。
从此书反思对孩子的教育,我们从小给孩子上各种补习班,希望他成绩出众,履历表满分,生怕他落后,一直跟在身后撵啊撵,孩子累,我也累。现在想想,慢热的孩子或许钝感力比较强的孩子,他有自己生长的节奏,只是比别人慢一点而已。作为家长,拔苗助长只能适得其反,不如心平气和地静待花开,静待收获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