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3330474/b8a5df65e9a45a42.jpg)
因为渡边淳一《钝感力》一书,有了“钝感力”一说。何为“钝感力”呢?钝感,与敏感、敏锐相对,就是不为琐事动摇、不为他人情绪买单,凡事看淡,不会过于敏感,大智若愚般的一种才能。人到中年,不妨钝感一点。
身体要有钝感力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真正好看的皮囊,开不开身体和心灵的“双修”。
身体好,包括身体器官要好,情绪状态要好。五官稍微迟钝些也好,可能你就不会对于季节变换敏感而打喷嚏,也不会被口味重的食物刺激而拉肚子,肠胃钝感的人,在一群人都肚子不舒服的时候,他却能相安无事。
能对外在环境持接纳包容态度的人,情绪多处于放松、平稳的状态,此时血管舒张、血液流淌顺畅,睡眠质量高,不易生病,也更易长寿。若长期处于跟周围环境对抗的状态,人体被交感神经控制,随着紧张、焦虑等情绪的加剧,极易发生高血压、失眠、抑郁等临床表现,甚至提高癌症发病率。
可见,拥有钝感的身体和情绪反应能力,能让我们更健康、更舒适。
人际关系要有钝感力
哪个人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每个人都处于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在工作、交友和爱等的课题中,离不开钝感力。
在生活找中,难免会遭到别人的批评指责和嫉妒讽刺,不要一遇到这些情况就感觉如临大敌,愤愤不平。
不妨钝感一点,别人批评指责你,正是希望你有所进步下一次做得更好,别人嫉妒讽刺你,正是因为别人不及你,你应该庆幸自己还有超过别人的地方。
面对他人的表扬或赞赏,哪怕做得没有那么好,也尽可以“得意忘形得寸进尺”一些,权当是对自己付出的鼓励,继续朝着这个方面努力。一个人在某一方面被毫不犹豫地多夸几次,就越会朝那个方向努力,慢慢地自己也会觉得是那么回事了。
恋爱和婚姻更是如此,没有不吵架的爱人,只有不懂得谦让的伴侣。
延续一段好的关系,就要钝感一些,要有原谅对方的胸怀。假如锱铢必较,眼里容不得沙子,那么再好的关系,走到最后都会伤痕累累分道扬镳。
钝感,并不是迟钝,更不是愚笨,而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动力,是让人际关系长久维系的能力。只有具备了钝感力,敏锐和敏感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一个人的才华才能真正开花结果。
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乐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要做的事,不要思前想后,不好听的话,要抛诸脑后。自古万事难两全,人身在世须尽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