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局级单位的住宅小区,又是退休干部寓所。意味着每个住户的家庭成员中至少有一位是局级或以上级别,这是很多人一辈子的追求。
小区有很多栋楼房,六层无电梯。里面绿树成荫,小桥流水,平日里鸟语花香,餐厅,菜店等都有配套。
因为没电梯,正在装修改造,打算装上电梯,方便出行。同时还在进行热火朝天的改造作业,改造旧墙面旧窗户。墙面都改成防火的材质,所有的窗户都全部换成新的。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在这个炎热的夏天,这项工程的完成必须会付出很大的代价。包括在人力物力财力上面都比平时要多。
因为是住宅小区,所以早晨晚上都不能加班加点的作业,这对于工程来说进度必然会受到影响。
一进到小区,所有的道路两旁,草丛间,台阶旁都堆满了窗户玻璃,窗户框和改造外墙所用的材料。天气太炎热,一看到那些满满登登的材料都会觉得拥挤,压抑和心有不安。
走在被材料堆砌的小区的路上,巴不得快走几步,以逃离那样狭窄的有效空间。可是在整个小区里又能逃到哪里去呢?就算是逃到屋子里去,但是屋外那些刺耳的声音,依然不绝于耳。
整个小区那种装修的声音,尖利,持续,刺耳又心烦。不但是房屋里面,这种声音绵延不绝,而且小区外面也一样,吵的人不得安宁。
而且关系到每栋楼每层每户人家,所有在家的人都严重受到干扰。偏偏在这样的小区,大多数都是退休干部,年纪都稍微偏大,也基本都在家里面,安享晚年。
自从装修以来,凡是在家里没有去上班的,无一不叫苦连连。那噪音肯定已超过正常的分贝,一般连年轻人都忍受不了,更别说老年人。
有时候装修的想多加点班,晚上6点还没下班,势必就会接到很多打来的电话来让停工的,说严重影响休息。施工单位也没办法,只好暂时停工,明天继续干。
居家的那些老人,有的也没有去其他的地方,就只能在家里忍受。把所有的窗户都关严实,甚至有的大白天的把窗帘都拉上,以为这样就能阻断外面的声音进屋。但其实也阻断不了多少,那些装修的声音依然不间断。
有一栋楼第四层的一位慧子阿姨,平常喜欢唱歌跳舞弹钢琴,在这个炎热的夏天,她也是没有外出。家里只有她一个人,因为装修要换那些窗户,她只好成天开着门儿。
开着门时装修声音更大,但是没办法。这小区一装修,连唱歌跳舞的地方也没有。那些地方早已被装修材料堆满,也凑不齐人,很多不是外出游玩,就是去亲戚家度假,刚好也逃过装修这一劫。
一开始每天吃完早饭,慧子阿姨就会出去到离小区很远的一个公园去锻炼,那里听不见装修的声音,而且还能够保持心情愉快。
只是天气太热,常常也就散步一个小时回来就已经满身大汗。但为了躲避那些噪音,她常常从公园直接就去到超市或者是商场。那里面都很凉快,然后看看蔬菜,看看商品再逛逛衣服,每天也就这样打发掉。
但是人总不能天天这样出去瞎逛,总会有逛烦的时候,不想出门的时候。那如果在家里待上一天,就会忍受这些没完没了的噪音。
慧子阿姨在家里也做过很多的努力,试图来让自己来选择听,还是不听这些声音。
一开始是看各种书籍,开完言情看武打,看完武大看古典,看完古典看哲学。但是都不行,眼睛看在书上,耳朵里灌满了那种刺耳于欲裂的钻孔深,敲击声。于是慧子阿姨只能想别的办法。
她开始练习书法,铺纸研墨,提笔,低头狂写。心里有狂草,耳里想要清静。可是也不行,那些声音似乎可以左右写字的手,或者是影响毛笔的走势,那些字写的歪歪扭扭,毫无气势。便也只能停笔,心不静字是写不好的。
没有办法,慧子阿姨只能想别的招。看到客厅的那架钢琴,她从来没有想到可以以声治声,以声消声,以声压声。
于是她拿出琴谱,坐在钢琴前,双手轻抚在钢琴键上,弹起了很久没有弹奏的钢琴曲。
那些曲子响彻在装修声里,刺耳又美妙,心烦又心安。
慧子阿姨明显的感觉到,这个琴声可以缓解一下噪音。也许坐在钢琴跟前弹奏的时候,耳畔里回响的只有琴声。因为那些琴声从大门里面飘荡出来的时候,明显的能感觉到琴声的主旋律,透过各种装修声形成一股清流回荡在空气里。
慧子阿姨的背影正好对着她们家的大门口,她家大门敞开着,里面也是在装修,屋里堆的也有少量的装修材料。除此以外,客厅里除了一架黑色钢琴,沙发外基本就没有别的布置,一看这也是位喜欢简洁生活的人。
因为她家里的大门开着,所以时常有装修工人在她屋里来回穿梭。有的从客厅里拿着装修材料出来,来到楼梯间,也有的拿着装修材料,从楼梯间里走进她的客厅。
这突然就构成了一副特别生动的画面,就像一架黑色的钢琴,还有一个弹奏钢琴的人,他们坐在装修屋子这个场景当中,周围满是装修是所需要的一切物料,涂料,替换的新的和旧的窗户。这是怎样的一幅施工场面。
慧子阿姨穿着洁白的衣服,坐在黑色的钢琴前面,当命运的伴奏突然想起,在这火热的情景当中,弹琴者深情执着忘我的弹着,而那些装修的工人却在马不停蹄的作业。
他们能听见这琴声吗,显而易见是能听见的。他们听见琴声以后,心里是否涌起美妙的感觉,那种在承重的工作以后,或者是正在进行辛苦作业的时候,听着这样激情的音乐,他们心里有过快乐吗?或者是即便不懂得欣赏钢琴曲,那他们还能感觉到琴声以外的刺耳的装修声吗?
慧子阿姨听到的和装修工人听到的是一样的声音吗?那些刺耳的声音在装修工人的耳朵里就真的那么刺耳吗?那些悠扬的琴声在惠子阿姨耳朵里就真的那么和美吗?
如果装修声是那么刺耳,那些装修工人是怎么能够忍受的?同样是人,同样的耳朵,同样的肉长的心。难道他们耳朵里会放什么物质性的东西去消减那种声音带来的刺激,否则这上班的8个小时至少有一半的时间都处在那种噪音的环境里,那应该是每个人都承受不了的伤害吧。
慧子阿姨坐在那钢琴前,真的就可以选择性的听取声音吗?当琴声被选择的时候,被听到的时候,那装修的声音去了哪里?难道是放在耳朵旁边了,是放在耳朵外面了,还是放在心脏的外面。
惑者是慧子阿姨根本就无从选择,她根本就无法选择,听还是不听。所有的声音她可能也都听见了,包括琴声和噪音。如果是这样,那这种双重的声音对耳朵是不是伤害更大。
但是也有可能,慧子阿姨什么也没听见。她既没有听见琴声,也没有听见装修声,而是选择屏蔽了所有的声音。她仅只是坐在那里无休无止的去弹奏自己心里的钢琴。如果是这样,她其实就在嘈杂的环境里给自己开辟了一片宁静的空间和氛围,让那种安静包裹着自己。而自己终于达到了一种无我的状态,既没有自己,也没有了整个世界,包括一切外界的声音,哪怕是钢琴声和装修声。
因为从她家大门口往里望去,她坐在钢琴前面一动不动,特别专注的弹着钢琴。随着琴声的跌宕起伏,身子时而颤抖,时而平静。那是随着声音在起起伏伏,高潮跌荡处,甚至都突然站了起来,就像神一般的存在。
每一个路过她家门口的人,认识和不认识的,一听见钢琴声都会在门口停留几秒钟,看看她的背影,再看看那架黑色的钢琴。时常都会会心一笑。估计都是被装修的声音扰得心神不宁,一走到她这儿,居然能从那些噪音里面听见钢琴声,钢琴,多么高贵的存在,夹杂在这些叮叮当当的安装声中,居然也是一种说不上来的享受。
慧子阿姨可能从中体会到了在这种境况之下的美妙,于是每天吃完饭后,不再去公园散步,也不再去超市和商场逃避。而是开着空调,每天去楼下小超市买好必须的食材以后,便安安静静的坐在钢琴前,往往一弹就是一整天。估计她从来没有这样畅快的弹过。
没装修的时候每每弹琴,还会去考虑琴声,会对左邻右舍产生不好的影响。于是每次弹琴总是缩头缩尾,择日而谈。而现在根本就不用再去顾虑这些应该考虑的事情。
人生便就只剩下三件事,做饭,吃饭,弹琴。生活便也突然变得简单起来。
不弹琴的时候,甚至有时候听他们装修的声音,都感觉那声音好像是天籁之音,钢琴是怎么都弹奏不出那样的音乐来。既没有规律,也有没有标准可循,他们只是在需要的时候才鸣奏出不一样的乐章,或者是连续的,或者是间断的,亦或者是低沉的。
听着听着,甚至有时候都觉得那些装修的声音,莫非也是一架无形的钢琴在弹奏着生活的华章,只是这样的声音不被大多数人去解读。而那些没有解读的人,往往仍然觉得心烦意乱,震耳欲聋。
每天,当慧子阿姨的琴声再次响起,她便和琴声,装修声自然融为一体,和合而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