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永泰传来的花信

永泰传来的花信

作者: 山水澗主 | 来源:发表于2019-12-06 12:41 被阅读0次
永泰传来的花信

永泰传来茶花的花信:大樟溪两岸,漫山遍野的茶花开了。

永泰传来的花信

都说永泰每年有三场“雪”,第一场是二月底三月初的李花雪,第二场便是这十一月底十二月初的茶花雪。到了十二月底至来年的一月初,是规模更为壮观的梅花雪。待到青梅花开花谢的时候,便是不觉春风换柳条的春天了。

永泰传来的花信

中国古人对于女子之美总是以花喻之。每个年龄段,都有一个有意思的称谓。十三岁叫豆蔻年华,“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二十岁叫桃李年华,二十四岁叫花信年华,至出嫁,叫做摽梅之年。

永泰传来的花信

桃李年华,指年少貌美,语出诗经《召南·何彼襛矣》,“何彼襛矣,华如桃李”。摽梅之年这个称谓,出自诗经里那首有名的《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永泰传来的花信

为什么偏偏二十四岁,叫做花信年华?这里的花信,又有什么样的含义呢?

永泰传来的花信

花信这个词汇,原指花开的信息,亦即春天。南宋范成大有《元夕后连阴》一首,诗的末一句:“谁能腰鼓催花信,快打凉州百面雷”。这句诗借用了苏轼的《惜花》诗:“腰鼓百面如春雷,打彻凉州花自开”,说的都是希望腰鼓如春雷,快快把春天敲醒。

永泰传来的花信

后来的花信,又被用来指花信风。

永泰传来的花信

信是诚实,是可靠。风来有信,花开有信,应花期而来的风,叫信风,所谓花信风,意即带来开花音讯的风候。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说:始梅花,终楝花,凡二十四番花信风。

永泰传来的花信

我国古代,以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个节气。每年冬去春来,从小寒到谷雨这八个节气里共有二十四候,每候都有某种花卉绽蕾开放,于是,便有了二十四番花信风之说。

永泰传来的花信

《荆楚岁时记》原书已佚,现书系明人从类书中辑出,二十四番花信风是否始于宗懔,存疑。南宋两位学者程大昌和高似孙,都引用过比宗懔迟生几百年的南唐学者徐锴的《岁时广记》:三月花开时,风名花信风。可见南唐时期的花信风,仅仅是指三月而言。

永泰传来的花信

到了北宋孙宗鉴《东皋杂录》,才明确有了二十四风信之说。时间跨度,已从三月扩展到“自初春至初夏”。

永泰传来的花信

明代以降,开始出现最完整的“二十四番花信风”的序列。王逵在《蠡海集·气候类》中写道:“二十四番花信风者……一月二气六候,自小寒至谷雨,凡四月八气二十四候,每候五日,以一花之风信应之。”

永泰传来的花信

从小寒初侯的梅花,到谷雨三候的楝花,虽有花卉与节候不符,但二十四番花信风的称谓,却传之久远。

永泰传来的花信

相关文章

  • 永泰传来的花信

    永泰传来茶花的花信:大樟溪两岸,漫山遍野的茶花开了。 都说永泰每年有三场“雪”,第一场是二月底三月初的李花雪,第二...

  • 永泰和永泰公主并没有特别关系!如果非要扯些关系,那可能就是都很美

    永泰位于福建省福州市五区八县的一个县,常年被调侃为福州的后花园。因为永泰的山,永泰的花,永泰的吃都让一众城里人咩咩...

  • 永泰

    嚷嚷嘎嘎666

  • 写一封情书给你

    下班回家的公交车上,耳机里传来了《What’s Up》,熟悉的旋律,将回忆带回了我们一起追剧的那个夏天。那是永泰庄...

  • 花信

    一封花笺含香凝, 墨痕浅流花语轻。 扬扬百里近花事, 名花有主乃似卿? to My dear

  • 花信

    一夜的雨让粉红的花瓣铺满一地,树上的花朵失去了往日的骄傲,耷拉着。慑人的风毫无顾忌的拽着我的衣角,牵着我的思绪,让...

  • 花信

    金钗、豆蔻、及笄、碧玉、桃李、花信 姑娘 愿你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 花信

    八月下旬,只读了一本书,宗璞先生的《十二番花信》。 这是本以写景为主的散文集。写景散文虽是我小时最讨厌的一类,看到...

  • 花信

    花信 漫江碧波透,一载复春愁。 花落开半夏,皆付水流东。

  • 花信

    老房子很久没有人烟了 不知道长大的人儿是否还记得 当年童真烂漫无忧无虑 只剩下门口的香樟 陪着它度过清冷的四季 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永泰传来的花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jzsg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