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妈妈的治疗十一

妈妈的治疗十一

作者: 1c4b406034cd | 来源:发表于2018-12-18 20:06 被阅读3次

接受必然死亡的现实,就可以减少我们对死亡无意识的恐慌,还会让我们更加珍惜每一天的日常生活。

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人类采取了许多不同的办法来直面死亡。欧洲中世纪的僧侣们在他们的桌上放一个骷髅头。西藏的喇嘛们在举行仪式的时候会使用头盖骨做的碗,来提醒自己人生无常。东方和西方的一些圣人喜欢睡在棺材旁边或者棺材里。

很多“如何面对死亡”之类的手册,比如说古印度佛教的《度亡经》(现在被流行地称为《西藏生死书》)和《死亡的艺术》

              蒙田的方法

与它熟悉,让我们在头脑中最频繁地想到它。在任何场合中,我们都要把它的形象呈现在我们的想象中随时都准备着应对自己的死亡,无论死亡什么时候到来,无论死亡会带来什么,都早已在我的意料之中。”

当我们骑乘的马匹失蹄的时候,当瓦片偶然从房顶掉落的时候,甚至当我们被小针扎伤的时候,我们都要立即考虑一下,并且询问自己:“要是死亡现在就到来了,我该怎么办?”然后,我们要鼓励和提醒自己,一定要随时提高警惕。(总是在怪圈里吗)

即使在尽情欢宴之中,我们也必须时时想到自己生命的脆弱,从而不会让自己过分沉溺于欢乐之中。

妈妈的治疗十一

蒙田之后的几个世纪,丹麦存在主义哲学家克尔凯郭尔建议加入“焦虑学院”。

他提议:我们应该允许不受控制的死亡恐惧和焦虑进入我们的意识,这样就会立即粉碎掉我们文化构建的各种信条(包括个人的身份在内)。粉碎之后的艰难时刻,人们将会经历一场“信仰的飞跃”,然后就会进入基督教的信仰。这就是克尔凯郭尔所谓的“焦虑学院”。

他的本意在于强调:在面对不可避免的死亡现实的时候,人们会受到刺激,从而更加欣赏自己的宝贵生命,并且对其他人类的境遇表现出更多的同情和怜悯。之后的一些哲学家和神学家认为: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能起到这个转化作用。

但是其他的存在主义思想家却坚持认为:人们直面自己的死亡不需要正式的宗教热忱。

这样公开、持续地思考关于死亡的问题,在一个宗教氛围浓厚的社会比在一个世俗化的环境中要容易得多,因为宗教氛围浓厚的社会中会充斥着一些神学观念,如人的灵魂、来世等。美国人往往不愿意考虑死亡的问题,因为美国人的富裕生活和高科技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较少地直接跟死亡打交道。

妈妈的治疗十一

人类在面对死亡的时候一般很难获得这种心理上的宁静,除非我们能够感受到一种超越个人存在的、更加重要的意义

罗伯特·杰·力富顿在他的专著《破碎的联系:死亡与生命的存续》中提出了五种“超越死亡”的主要模式。

1.生物社会学意义上“对死亡的超越”在于,虽然我们每个人都必然会死去,但是我们可以把自己的基因、历史、价值观、财产等传给后代,或者我们还可以把自己看作某个家族、民族或者国家的一部分。虽然我们会死去,但是我们的家族、民族或国家则可以长存。

2.神学意义上“对死亡的超越”在于,一些人相信灵魂的存在。

3.创造意义上“对死亡的超越”在于,在艺术和科技等领域中,进行创新或教育下一代,从而为后人留下自己独特的贡献。一些科学家表示愿意放弃自己的肉体,来保持一个永恒的“自我”。这种想法似乎跟宗教上灵魂永生的概念有些相似。死亡的力量是最强大且最富有创造性的。

4.自然意义上“对死亡的超越”就是把自己个人的生命与所有其他生命、大自然甚至整个宇宙看作一体。

林德伯格说,他一开始只要一想到死亡,几乎就要被恐惧和焦虑给吞没了,于是他开始迫切而无望地追求“永恒的生命”。

但是,当他前往非洲旅行后,却完全转变了心意,宁愿拥抱宇宙和自然的永恒。他说:“当我看到非洲原野上奔跑的野生动物时,我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完全粉碎了,转而生成了一种永恒的视野。

在这种新的视野下,每个生命必须接受其必然的死亡。我看见的每个动物都是必死的,但是它们是永生不死的生命长河中的一部分……永恒的生命就存在于死亡之中。虽然人们成百上千年来盲目地追求永生,但是他们并没有意识到永生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只有靠死亡,我们才能继续生存下去。”

5.从感官体验上“对死亡的超越”。这其实是一种“时间流逝与永恒”的体验感觉,可以让人产生强烈的畏惧和奇妙感。

某些特定的药物可以让人产生这样的感觉;还有一些经历和体验,如密室沉思以及各种文化仪式和活动,都可以让人产生一种时光流转并且陷入沉思与愉悦之中的感觉。当你处于以下四种模式的时候,这种感觉状态最为强烈:与你的孩子们玩耍时,参加宗教仪式时,全身心地投入创造性的活动时,沉浸在自然世界中时

妈妈的治疗十一
            附上一些学习心得

1、可以通过家族实现。对先祖的了解使过去获得生命,如果已死去的人还能与我们在一起,那么我们也能如他们一样,活在子孙后代的心中。

2、最初,我们并不想用金钱购买货物,而是想通过交换货物而获得金钱。金钱是超自然力量的有形资产。“人们渴望的不是财富,而是财富所带来的尊重和赞美”。

我们死后通过血缘关系,一些幸运者还能继承到金钱和物质财富。积聚财富预示着从相对平等的半游牧采集狩猎社会向农业和工业社会转变的开始,在前一个社会中,人们依靠实际能力而获得尊重,而在后一个社会中,人们则较少考量个人成就,更看重威望,而威望主要依靠获取和展示财富来衡量

越是害怕死亡的人,对拥有代表较高社会地位的商品越感兴趣,尤其当他们本身就不太自信时。人们便会预测自己将来能够赚到更多钱,可以花更多钱购买奢侈品,如衣服和娱乐产品。

死亡暗示也会刺激那些自尊心较低的人想要举办奢侈的聚会。死亡的念头让波兰人过于关注硬币和纸币的实际尺寸,也导致他们只去数钱的张数,而不管要浪费多少张相同尺寸的白纸,以此来削减对死亡的恐惧。

如果人们只是根据理性思考来做出经济决策,那这些实验结果会让人感到莫名其妙。然而,这些实验结果证实了如果能够控制对死亡的恐惧,就能控制住对金钱和物质的贪得无厌。

2.人口增长的速度远远超过了维持人类生存的必需品增长的速度(这个观点对于维护达尔文的进化论理论是至关重要的)。

3.当毕达哥拉斯试图找到生活中的不变因素来证实“灵魂在人死后会从一个身体迁移到另一个身体”的时候,复杂数学就在古希腊出现了。

构建巨大的哥贝克力石阵和古埃及金字塔需要极其高超的工程技术,而这些建筑技术都是为与死亡有关的宗教活动服务的。

为了寻找“青春之泉”,人们长途跋涉到异国的土地,跨越遥远的海域航行,让我们的地理学知识越来越精确。

炼金术士对于金属反应的观察,使物理和化学慢慢发展起来,他们的实验促进了今天净化水技术、现代药物生产和塑料合成技术的发展。

近现代“永生主义者”在医学和营养学方面的贡献,使人均寿命翻了一倍。

相关文章

  • 妈妈的治疗十一

    接受必然死亡的现实,就可以减少我们对死亡无意识的恐慌,还会让我们更加珍惜每一天的日常生活。 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

  • 《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第十一章 治疗性的行为,而非治疗性的话语

    《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第十一章 治疗性的行为,而非治疗性的话语 十一、治疗性的行为,而非治疗性的话语 治疗中,什...

  • 妈妈的治疗

    1, 打破身体症状和灾祸念头的联系,识别自己在症状出现时习惯性使用的灾祸性解释,例如惊恐发作时总是暗示自己说;“我...

  • 妈妈在身边的日子

    由于婆婆牙齿发炎坏死需要回老家治疗,五一之后妈妈过来接手带团子。从团子出生到半岁一直是妈妈带着,去年十一之后公...

  • 妈妈的治疗一

    病因 慢性疼痛引起食欲和睡眠的问题,从而情绪悲观,内心很孤独,家庭中夫妻关系越来越差,社会中...

  • 妈妈的治疗十三

    对于一些人来说,生活很简单。他们自己会决定这是好的,那是坏的;这是对的,那是错的。错的东西根本没有对的地方,坏的东...

  • 妈妈治疗情况

    我妈妈的主治医师是陈勇和杜忠衡。我妈妈的车祸,目前最严重的问题在脑袋。右脑骨骨折,右额叶挫裂伤,脑子里有珠血和血肿...

  • 焕生汇:干细胞挑战8大系统100多种疾病

    如果说二十世纪是药物治疗的时代,那么二十一世纪就是细胞治疗的时代。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治疗是继药物治疗和手术...

  • 将我们的希望洒向整个宇宙----共读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之二十二其

    今天学习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第十一章其他治疗模式的转变规则、温度读取和萨提亚模式在个体治疗中的应用。 规则具有...

  • 365-132

    感恩日记132 1.今天早上陪妈妈去口腔医院治疗牙齿,感恩罗医生把妈妈的牙齿治疗得更好,感恩罗医生提前帮妈妈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妈妈的治疗十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kcr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