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感悟,不到最后一刻,永远可以抓住最后一秒做到更好。
今天完成了两件事情。让我感受到这个道理,第1件事情是我想要参加长江讲书人的比赛,于是绞尽脑汁地写了一篇稿子,并且看到其他的讲述人,有的是站在三峡按编来分享书籍,于是我也设想自己这次要在户外讲,但是呢,总是因为工作忙,等啊等,一直没有去把它录成视频。然后我就给自己定了一个倒计时,一定要在5月15号前把它录出来,于是呢,我就在5月12号,趁着当天做完节目的时间早,趁着陪妈妈去广场锻炼身体。拿上我的《苏东坡传》,决定去录制讲书内容。我的御用三脚架——我妈,用两个手举着来帮我着手机录了视频。差不多花了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又是调整稿子,又是调整语速,又是调整背景,最终勉强把我300多字的讲书稿压缩到了一分钟之内。
然后我就高兴的回家了。但是呢,等我回家去剪辑的时候发现,因为没有麦克风,又是在室外用手机录音,旁边人唱戏的声音,聊天的声音,狗叫的声音,全都录了进去,噪音非常大,我讲书的声音被周围的杂音影响,听的不是特别清楚,后期降噪也没办法调整。然后我一气之下就去网上下单了两个麦克风,一个无线的,一个有线的。其实之前我一直都想买一个麦克风,但是呢,一方面出于不乱花钱的考虑,另一方面因为更多的时候是在家里房间里去讲书,相对来说环境比较安静,所以迟迟都没买。这次尝试户外讲书,发现真是得需要个工具来辅助了,想着反正要长期讲书了,讲到99的大话都说出去了,那就在工具上投入一下吧,免得之后又白耽误功夫。
三天后麦克风寄到了。15号的时候又去到广场上,这次找好了背景,而且稿子也比较熟悉了,一个小时之内就录完了。录完天都已经擦黑,回家的路上,我松了一口气,终于放松了。
但是也正是因为放松,又有新的想法冒了出来。在回家的路上,我的脑子里还久久的回荡着背熟了的讲书稿。然后我就突然觉得我的这个内容好像和主题并不是非常的契合。虽然我感受到了它们的内在联系,但是我并没有把它说明白。于是我的脑子里又冒出来了新的修改版。但是我已经录得精疲力尽了,外面的光线也已经昏暗路灯亮了起来,各种条件都不具备让我再去录一遍。于是我就想这么认真干嘛,凑合凑合得了。
但是自己内心又过不去那个坎儿,于是做好的讲书视频也一直没有提交,就想着看在20号之前能不能再有时间去录一遍。
于是就在19号下午下班之后,回家洗了个头,赶紧拿着手机,麦克风,还有《苏东坡传》,叫上我的御用摄影师老爸出门。一看表已经6:30了,赶紧问手机今天的日落时间,手机告诉我说是7:23。我就心想还好,还有一个小时的时间应该没问题。于是又找到那个熟悉的位置,再把熟悉的稿子讲了两遍。选了最后的那一遍,做成短视频提交。再一看手机7:30,正好。然后开开心心的回家去吃饭。
然后在路上就感悟到,一定不要放弃,不到最后结束的那一刻,永远有机会可以变更好。
另外的一件小事是我做的采访《地道战》老演员的主播说短视频今天发布了,但是,领导又觉得说最好明天发布,于是又给隐藏了,于是就只能又重新上传,再次设置封面和短视频的描述。
当下午我同事问我视频描述的时候,我刚给她发过去,就感觉这个描述写的不够吸引人。于是我就突然有了改的灵感,赶快记在手机便签上发给主任讨论。
而我的同事说她已经完成上传了。
我跟她说了抱歉,并且说,受到她的启发,希望可以把这个描述写得更吸引人。
于是她说你改吧,我一会儿删了再重新上传。这让我非常的感动。
![](https://img.haomeiwen.com/i13127678/c227a9a02981d1f2.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127678/813ac78880a5c0b0.jpg)
经过和主任三四个回合的讨论沟通,终于确定了最终的文字描述。于是我的这个同事又帮我重新设置了视频描述,等待明天发布。
通过这两件事情,都让我深刻的感受到了这个道理,就是,
不到最后一秒,永远可以更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