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
其实,我们可能未曾浪费过时间,那只是我们的错觉

其实,我们可能未曾浪费过时间,那只是我们的错觉

作者: 半成品哲学家 | 来源:发表于2017-02-27 22:00 被阅读0次

1966年到1970年几年间,斯坦福大学的沃尔特-米歇尔博士在幼儿园进行一系列有关自制力、意志力的心理学实验。

一些小孩子被邀请到斯坦福大学的比恩幼儿园,在实验测试的房间中摆放着一张桌子,桌子上有时会放些棉花糖,有时会放些曲奇饼等甜食。

研究者会邀请小朋友坐到棉花糖或其他甜食面前,并告诉他们:“我现在要离开一下,一会就回来,你现在就可以吃一块棉花糖,不过如果你等到我回来,你就可以吃两块”。对于一些比较活泼的小男孩,研究者可能会把棉花糖换成玩具,不过规则一样。

实验的过程中,孩子们面对诱惑,有了各种各样奇怪的表现,捂眼睛、踢桌子、转过身等等动作显现着他们那时心中的纠结。

最后,一系列实验的结果有了两个走向,大部分孩子等不到研究者回到屋子就吃了棉花糖或者拿走了其他诱惑品,而只有少数的孩子得到了双份的奖励。

这个实验就是著名的【棉花糖实验】。

这个著名的实验带给了我们一个更生动的概念——延迟满足

延迟满足是指一种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 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它的发展是个体完成各种任务协调人际关系成功适应社会的必要条件。

个体完成各种任务是什么?不就是时间的模块管理中的执行力问题吗!

关于延迟满足,我们可以简单聊一下,延迟满足的是什么?

是需求,是各种各样的需求,当胃的需求指向棉花糖时,就产生了对于棉花糖的欲望,控制欲望别说对于小孩子,就是对于成人来说都是非常困难的。欲望有不同的浓烈程度,同样,人的需求也是多样且有层次的,比如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所阐述的内容。

如果一个小孩子的胃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他就会控制不住欲望而吃掉棉花糖。

如果一个人对于未来安全感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他会怎样呢?

焦虑。

焦虑是时间管理过程中很多人的一个致命伤,因为焦虑,就像吃掉棉花糖的那些小孩子一样,很多人不会延迟考虑问题,从而让自己的生活感觉非常不好。

既感觉浪费了现在的时间,又感觉未来一片茫然,焦虑带给人的虚度感和无意义感必须要改变,如何改变?

做到如下3点:

一.投入当下

记得之前有个女性朋友,她的前男友有了新欢弃她而去,刚刚结束那段不太愉快的恋爱,还没等反应过来,强子(一个新的追求者)就强行进入了她的生活,以至于她有些蒙圈……

当时她的不安全感让她很疑惑,觉得对方可以,但又不敢投入,犹犹豫豫了一年时间,最后那个小伙子要和父母搬家到另一个城市居住,走前过来找她:“你说一句我就留下”。

我这姐们儿声都没吭,小伙子走了……

现在她常跟我说的就是:其实我特别喜欢强子,而且现在看来他是最合适的一个……

我只想说:后悔是另一种浪费时间。

我时常觉得,敢爱敢恨才是痛快,敢作敢当又何尝不是一种认真对待生活的态度。

零焦虑的人是植物人,又称“木头”。

焦虑谁都有,程度不同而已,投入每个当下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二.客观思考

有一次我团队中的一个销售,一个月跟了40个客户,服务的结果是只成功了1个,我问他为什么是这个结果让他来分析一下。好家伙,一问三不知,全是主观臆测,给我气得。

为什么经历了同样的事情和困难,有些人就能够成长,有些人就毫无长进?

不动脑子嘛!

有些人经历事情,只有能力获得体验,却没有能力获得经验,原因就是不过脑子,根本不琢磨事情,一个字:懒!再或者智力不够,根本没能力思考,这就另当别论了。

有很多事情,我们初次接触都有可能是蒙的,不过随着思考的深入,我们会产生更加深入的看法。事情初经历就能获得经验是不太容易的,需要头脑理性的加工作为辅助。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其中的“故”不仅包括知识还包括体验,没事儿的时候回头琢磨琢磨,想想前因后果对人生大有裨益。

经历带给人的是“量的积累、质的飞跃”这样的一个成长过程。

我们如果能够客观的思考,获得成长必备的经验,其实时间就没有浪费。

三.连接统筹

乔布斯在斯坦福有个非常经典的演讲,最后那句“stay foolish,stay hungry”早已深深的印在我的脑中。

在那段演讲中,乔布斯有一段陈述:“跟随你的直觉,当我开始做苹果的时候,我原来的经历突然都连接了起来”,乔布斯对鲍勃迪伦的偏执、意外去听的艺术设计课、禅修的经历,那些在当时他看不出有什么意义以及关联的事情,在他后来做苹果的产品的时候都产生了化学反应。

我们每个人的经历都是独特的,当我写《近全》的第一本书《抄起彩虹挠挠太阳》的时候,我就坐在那里一支笔、一个本子。我朋友很奇怪的问我,你是怎么写出来的?

我记不清我的具体回答,但大概意思是:生活的经历,老天让我们经历的事情一定有老天的用意,这只能靠我们自己去体会、去悟,这一切一定有着某种特殊的联系。

我们并不是一直就是今天的样子,感情、知识、经验、想法、意识等等,我们是过往生命体验的汇总。

想明白自己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如果我们想要管理好自己的时间,这个事情可能还是要做的。

如果连接统筹自己的生命这部分内容能做好,那就无所谓浪不浪费时间,连接统筹自己的生命本身就是对生活全然的投入。

其实,我们可能未曾浪费过时间,那只是我们的错觉。

想得长远一些,看看我们是以怎么样的心态和状态来过活的!

用心想想……

-END-

相关文章

  • 其实,我们可能未曾浪费过时间,那只是我们的错觉

    1966年到1970年几年间,斯坦福大学的沃尔特-米歇尔博士在幼儿园进行一系列有关自制力、意志力的心理学实验。 一...

  • 我们浪费的那些时间

    朋友要考建造师证,已经考了两年,都是差一点,这让人很纳闷,虽然他工作很忙,他工作确实比较忙,有时候上班到凌晨,他也...

  • 我们的错觉

    有没有这种感觉:读了一篇好文章,觉得不过如此,简单的叙述、简单的故事、简单的情节,没什么难,觉得自己也能写出一样的...

  • 机会其实给过我们时间的,只是我们错过了

    我们会因为错过而遗憾,我们时常懊恼,为什么不再等等,如果有如果该多好。 站在十字路口等公交车,迟迟不来,我们又赶时...

  • 非真实有

    我们或许曾经存在过,或许根本没有,一切只是一场梦。我们认为有我,其实那只是一种错觉与误判。 伴随着我而起的一切觉受...

  • 2017-11-11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没资格浪费别人的时间!

  • 我们浪费的不是时间,是我们自己

    你发现没有? 学习时无法集中精力,玩的时候又担心工作,这两件事渐渐成为我们的常态,也是让我们郁闷的原因。 无法在什...

  • 我们浪费的不是时间,是我们自己

    1 你发现没有? 学习时无法集中精力,玩的时候又担心工作,这两件事渐渐成为我们的常态,也是让我们郁闷的原因。...

  • 灵感

    我们能得到灵感吗? 那只是一种错觉? 得不到的,你也不希望她去青睐任何人。 是了,她并不存在。 或许,可能,也不一...

  • 时间是错觉,我们都还年轻。

    人活着总是无时不刻被时间约束着,不同的年纪就要做不同的事。 孔子把人生分为六段,“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其实,我们可能未曾浪费过时间,那只是我们的错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ketg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