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多一位看了《家庭教育》的父母,或许可以少一个“熊孩子”

多一位看了《家庭教育》的父母,或许可以少一个“熊孩子”

作者: Sherry群 | 来源:发表于2020-02-04 17:40 被阅读0次
书籍封面

前言

2020年到来我给自己定下了一年阅读不少于50本,每本书必有输出的目标。这是2020年阅读完的第一本书。不是我阅读太慢,是我的阅读习惯不好,总是会在已了解作者意图和观点处就会停止阅读,很难把一本书完全看完。也常常同时阅读多本书。实在有点小猫钓鱼,三心二意。还好因为“新型冠状病毒”在家隔离的原因,这本书在六天的时间看完了。

关于本书作者

书籍作者

陈鹤琴,说实话在看本书前不是很熟悉,只知道他和陶行知都在南京办学。看了本书及他生平,真心佩服他,可以称为中国幼儿教育第一年,国内第一个开办幼稚园的老师,是儿童教育学及儿童心理学的专家,也是中国家庭教育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本书是陈鹤琴先生将自己三岁的儿子一鸣最和刚出生的女儿秀霞的教育过程与心得记录下来,结合儿童心理学原理与儿童发育、成长规律、归纳、总结的101条教导原则。

本书目录

本书的收获

本书将以案例阐述观念,还带着讨论,观念梳理清晰,简明扼要。看目录即可知观念。本人阅读后的三个收获如下:一.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意义深远。二.父母应该学会做父母,以身作则。三.教育孩子应该从小开始,培养孩子好习惯。

一.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意义深远。

想起了前不久看的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总是在耳边响起的一句话: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在治愈童年。结合本书我会反思自己的童年,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本书1925年就出版,若是我的父母看过此书,会不会我就不一样了。这都是后话,毕竟那个年代父母为了生计实在是比较忙碌,父母虽没有给予我们太多的知识技能,但培养了我们善良和勤奋。文中没有过多的论述家庭教育之重要性,但每一个案例,每一条教导原则让我看到了家庭教育对于儿童成长,培养未来公民的重要。也让我这个没有孩子的读者开始反思自己对于身边的儿童的教育方法。反思何为教养孩子,为何教在养前。

二.父母应该学会父母,以身作则。

陈鹤琴先生根据自己对儿童的观察、实验、研究,将儿童特点归纳为七项:好游戏,好模仿,有好奇心,喜欢成功,喜欢野外生活,喜欢群体,喜欢称赞。怎么做父母,应该先了解孩子,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阶段和心理特点,着眼于孩子身心的均衡发展与健全人格,对孩子给予适宜的教育。比如儿童喜爱模仿,做父母的也要格外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一方面以身作则,一方面还要替孩儿童选择环境以支配他的模仿。比如儿童看到父亲随地吐痰,儿童会模仿吐吐看,儿童看到他身边的儿童大人随地吐痰,也会模仿。所以古时候孟母三迁是有缘由的。文中101条教导原则,每一条都有案例让儿童的父母可以学习。作为一个没有孩子的读者,我印象深刻的有两条与大家分享。

(1)在第三章“普通教导法”的原则四:做父母不可常常用命令的语气去指挥他们的小孩。文中举例不再赘述。大人不喜欢被人命令,孩子也是一样的。做父母的,若不是孩子有必须不能做的,和必须做的事要用命令,最好不要用命令,但是一旦用命令口吻,就一定让孩子将命令内容完成。要不然“令出不行”以后就难教育了,这一点我在我的宠物猫咪“生菜”身上尝试了,生菜是一只自由散漫的猫,不怎么听人命令,1 月30日那天我看了本书,就在它身上试试,一直唤其名让它过来我身边,生菜一开始不动,我连续叫了好几次,它来到身边,我表扬它,到了昨日,我唤它一两声它就来了。(这个例子可能会被吐槽,用在儿童的教育方法怎么可以在动物身上用呢。生菜作为一只两岁又四个月的猫,其实也是有一些智力的。在猫猫身上可行,在孩子身上应该更适用吧)

第八章原则一

(2)第八章“小孩为什么怕的为什么哭的”原则一:做父母的切不可暗示小孩子使他发生惧怕。文中举例不再赘述。相信很多人小时候爸妈不让自己去河边玩水会说河里有水鬼,不让夜晚出门会说黑夜里有鬼。这种恐吓真的会让孩子从小养成害怕水和黑夜,比如我。父母这样吓过我,没想到我也这样吓过别人。去年十二月,大姐带着外甥女来我家做客,外甥女三岁了,好奇心爆满也好动,那天她对客厅的跑步机有了兴趣,跳来跳去,还按按钮,我担心她打开开关受伤,就吓唬她说“不要在跑步机玩哦,这个跑步带会动,会卷人的”还打开跑步机示范。当时外甥女就吓到了,跑去她妈妈处,我姐问了缘由,带着外甥女走到跑步机旁,耐心的说这个跑步机一点都不恐怖,只要速度得当可以锻炼,还让我示范,试下告诉我不要吓孩子,这样孩子会一直害怕。我当时不以为然,到了晚上,外甥女一直做噩梦,半夜哭闹几次。现在想来我真的是做了坏事,让一个孩子从小种下了害怕跑步机的种子。

家庭教育有许多要注意的,作为父母需要学习,101条教导原则,纸上谈兵可不行,还是要躬行。父母能否以身作则至关重要,父母的生活观念,生活方式,待人接物的态度,做事方法,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等对于孩子的性格,情感,审美,生活态度等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教育孩子应该从小开始,培养好习惯。

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俗谚云:“教妇初来,教儿婴孩”。习惯能束缚人,好习惯从小培养。在陈鹤琴先生看来,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好习惯最重要。习惯养的好,终身受其用,习惯养不好,终身受其累。孩子不仅要从小教起,而且要从小教好。

陈鹤琴先生强调父母应该从小使儿童养成以下优良观念:①顾虑别人安宁;②同情心;③整洁;④彬彬有礼;⑤不娇惯,不傲慢;⑥不撒谎,不作伪;⑦不打人;⑧在家里帮父母做事情;⑨爱人。陈鹤琴先生反对父母对儿童“溺爱”,包括“不准小孩子对保姆有傲慢的态度”、“禁止小孩子作伪”、“不准小孩子打人”、“小孩子在家应当帮忙他的父母做点事情”。当儿童做错事时,父母的态度应该是“重责其事,轻则其人”,“诱导比恐吓,哄骗,打骂都好”等等。

陈鹤琴先生在自序中写到:“我们做父母是不是因为小孩子难以教养就不去教养他吗?我们知道幼稚期(自生至七岁)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时期,什么是习惯,言语,技能,思想,态度,情绪都要在此时期打了一个基础,若基础打得不稳固,那健全的人格就不容易建造了”

人用本能生活虽容易,但是每个人都用本能去思考去生活,去与人交流,多么可怕。我们发现身边的熊孩子越来越多,会不会是因为依靠本能去养孩子的父母越来越多了。学习是为了遇到更好的自己,也期望家长们也能学习成为一位父母,教养孩子成为一名对国家对社会有贡献的公民。

相关文章

  • 多一位看了《家庭教育》的父母,或许可以少一个“熊孩子”

    前言 2020年到来我给自己定下了一年阅读不少于50本,每本书必有输出的目标。这是2020年阅读完的第一本书。不是...

  • 家庭教育|多反省自己,少评价别人

    家庭教育|多反省自己,少评价别人 文|暖阳君 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言行举止会给孩子很大的影响,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言...

  • 家教一多一少

    父母爱子女需要为孩子作长远的打算,我们的家庭教育有一多一少。 一多、中国父母在衣食住行方面管得太多,孩子小时候父母...

  • 男孩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品质?

    时不时经常会听到电视新闻网络上报道熊孩子,熊孩子又惹祸了,熊孩子被人打,那么多熊孩子的出现,是因为我们家庭教育的缺...

  • 如何摧毁一个熊孩子?

    最近,在知乎上看了很多关于“熊孩子”的回答。 总的来说,在熊孩子形成的背后总会有一群“熊父母”。“熊父母”的溺爱,...

  • 如何做好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对一个孩子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成就一个孩子也可以毁掉一个孩子。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那么...

  • 家庭教育的意义

    今天看了银河补习班电影,体会到家庭教育的意义。 父母的教育可以影响孩子一生,父母的言行是孩子的榜样,父母的鼓励是孩...

  • 又见熊孩子

    乘着高铁去上海出差。不幸的是后座坐了一个熊孩子,典型的熊孩子。 不错,每一个熊孩子都是家庭教育失败直接反应。我不是...

  • 为人父母

    每个优秀的孩子背后必定有优秀的家庭教育环境。当家里出现一个熊孩子时,当父母的就应该反思了!尤其是当着孩子面...

  • 家庭教育才是第一位的

    1、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曾有同行说:每一个熊孩子的背后都有一群熊家长。这话虽有些偏激,但充分体现出家庭教育对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多一位看了《家庭教育》的父母,或许可以少一个“熊孩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kfdx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