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金术士有三种:
第一种讲话之所以空洞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正在说些什么;
第二种讲话之所以空洞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正在说些什么,而且还知道炼金术的语言所指向的是心灵而不是理智;
第三种人,他们从未听说过炼金术,但是却通过自身的生活终于发现了哲人石。”
这是《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序言中的内容,作者柯艾略借由自己所接受的导师教诲,似在传达本书的主题,也隐隐揭开了匆匆人生的真实面目的一角。
我们一生都在干些什么呢?
说到底,无非就是在“舒适圈”的内外反复横跳。从小时候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到自立自强甚至可以照顾另一个生命,再到体味生命流逝的滋味。
人们其实在不断突破着“舒适圈”但却不自知,因为有的人能在“出圈”后重获一份安全感,有的人则其实在不断扩大自己的“舒适圈”。
就像三类炼金术士一样,会有人觉得人生无处安放因为他其实并没有生活着;会有人觉得人生无从谈起因为他明白生活只是自己的秘密;也会有人根本不会考虑人生命题,因为他正在这道“题”中不断自我解析着。
而这本《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则是在用一个“梦想成真”的故事,告诉我们走在人生路上有哪些“坑”不可不避,却又避无可避。
首先,是“预兆”。在书中是主角圣地亚哥的一个亦真亦幻,金光闪闪的梦。
而在我们的人生中则有许多不同表现,比如长辈摸着孩子的大耳垂说:“这孩子以后一定当大官。”;老师拿着孩子的作文说:“你有当一个作家的潜质。”;父母秀着孩子的表演视频说:“我家孩子有艺术家的范儿。”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很多,但无一例外它们都被当作是对未来的一种预言,仿佛是一切的终点。
但是,许多预兆不过是人生诸多连续事件中一件甚至是最表面的一件,它们可能既没有根本的反映,也没有高度的可信。那么,你会追随这人生批语般的预兆吗?
这就是人生的第一个“坑”,不愿接受平庸却又不敢相信不凡。
圣地亚哥也是如此,他不敢轻信自己那不凡的梦,所以他找人解梦。
第一个人是神婆,神婆相信圣地亚哥的梦“我现在先不收你任何费用,如果你发现了那宝藏,我要十分之一。”,但她既无法告知圣地亚哥如何实现梦想也无法给予他动力,仿佛朋友间“苟富贵,勿相忘”的玩笑话。
第二个人是撒冷王,他开口就要圣地亚哥手头十分之一的羊群,并且告诉他“当你真心渴望某样东西时,整个宇宙都会联合起来帮助你完成。”
每个人都一定希望自己能有不凡的人生,但却不一定知道怎么给自己一个起点。因此,圣地亚哥是幸运的,因为有别人帮他下定了出发的决心。
而我们只能自己给自己打响“发令枪”,因为没有人能决定我们的人生从什么样的“预兆”真正开始,并且为此负责。
其次,是预兆的终点——“天命”,书中的解释“那就是你一直想去做的事。
每个人,在他们年轻的时候,都知道自己的天命。在那时候,每件事都清晰不昧,每件事都有可能。他们不会害怕做梦,也不畏惧去渴望生命中任何会发生的事物。”
所以“天命”不是命中注定的角色,而是打心底里想成为的角色,而且这种念想不会让人们有丝毫的“过敏表现”。比如,复习的时候一定要“整点开始”“安安静静”“文具齐全”“顶格书写”……但凡有一点不理想或者出现变故,整个人就无法投入其中,这只能说明此刻其实并不想复习。
真正看到目标的人,是不介意绕点远路的。
因为,“幸福的秘密就是去欣赏世界上所有的奇妙景观,但不要忘了汤匙里的油。”
圣地亚哥并没有一开始就了解这一切,是他一路上遇到的那些“反面教材”用覆水难收的人生给自己上了一课。
而现实中的我们,不论多晚都需要找到自己的天命,就像一部电影中的台词一样:人,得自个儿成全自个儿。
人生路上最后的“坑”,就是勇气。
书中圣地亚哥的旅途路上最大的考验并非生死难关,反而是他在沙漠绿洲中遇到的女孩——法蒂玛。
犹如沙漠中的清泉一样,美丽的爱情也滋养了疲惫的灵魂,圣地亚哥似乎找到了“宝藏”,那就是一番跋山涉水过后与爱的人幸福地度过此生。至于梦中的财富,与眼前的伊人相比显得不值一提。
相比较迎接艰辛的未来,放弃拥有的当下更需要巨大的勇气。
这样的勇气圣地亚哥也不具备,是爱人法蒂玛的劝勉和陪伴使他重拾力量,书里这样设计并非在说追寻天命的路上,与爱的人相伴是一种成功路上的绊脚石,而是在告诉我们两件事。
第一,也许我们在人生中要做的取舍就如书中情节一般真的难以抉择。第二,身边的人是我们巨大勇气的来源。
这种勇气,既是短暂休整后重新上路动力源,也是再次面对失败时的强心针,就像故事的最后,圣地亚哥来到了目的地后不仅一无所获甚至惨遭劫掠。
但这一路上,他为追寻自己“寻宝人”的天命所付出的和收获的一切体验,都使得他更加相信“当你真心渴望某样东西时,整个宇宙都会联合起来帮助你完成。”
而故事的结尾一切又回到原点,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但随故事一路走来的我们早已明白,圣地亚哥家旁那棵树下的宝藏,其实在他出发的时候就已经埋下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