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说的是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 的《反脆弱》!这是又一本对咸鱼来说很奇特的书!这本书30万字,400多页。作者叙述啰嗦无比,行文流程度非常之差。用来论述观点的论据极其的个人经验主义且充斥着各种选择性偏差等不科学的地方。所说观点平心而论也是旧瓶装新酒。刚开始的百分之20。看得我都要骂人了!
比如作者论述安逸问题的时候。用自动飞行的例子“自动化飞机的出现大大地降低了飞行员面临的挑战,使得飞行对他们来说太舒服了,甚至舒服到了危险的地步.....”。讲道理,你怎么不对比下自动驾驶与人工操作出事的概率问题!
还有在叙述关于骨骼的问题时候说,“图3–1中的女人正是因为一生都在头顶水罐劳作,因此有着非常健康的身体和优美的体态。”作者你确定这是因果关系?
以及诸如“政府通常会扶植一切规模大到不得不救助的企业,以避免危机蔓延至其他公司。这恰恰与健康的冒险行为相左,后者是将脆弱性从集体转移至不适合生存的公司。人们很难认识到,真正的解决方案是建立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没有一家公司的倒闭会连累其他公司,因为接二连三的失败正是为了维护整个系统的稳健。”等一类。只说了什么什么不好,但是提不出可行的建设性意见!等等问题。
还有一些我都不能理解作者想表达什么的东西。一脸的黑人问号!
观点也非常简单,就是小的波动有利于反脆弱。很多观点的替代性也很强。我看本书就能不断想到以前看过的观点,什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道法自然,去存量找增量,华佗三兄弟的故事等等。
(不过话又说回来。我越发觉得,道理就这么多,拼的可能真的是叙述!)
具体方法比如什么杠铃原理,不过就和按年龄投入百分之几的财产来风险投资大同小异。
但是,请注意!即使他啰嗦无比,论据有的地方乱七八糟。观点也是旧瓶装新酒。我依然评分5分!且极力推荐大家阅读!为什么!下面,我来具体说说,我从书中学到的东西!
决策中什么是重要的!
风险比知识更重要,决策的影响将超越逻辑。教科书中的“知识”忽略了一个方面,即隐性利益的不对称性,就像平均数的概念一样。关注行动的回报,而不是关注世界的结构(或理解“真”与“假”),已在很大程度上在思想史上被忽略了。这非常糟糕。回报,即你发生了什么(从中获益或受害)永远是最重要的事情,而不是事件本身。
某个经济变量的上升将导致巨大的损失,而其下降(朝相反的方向运动)则带来少量的利润。该变量如果进一步上升将导致更大的额外损失,如果进一步下降带来的利润也将更小。
换句人话来说,就是巨大的风险,只有较小的利益。这样的情况崩溃是迟早的事!有少年就会说了这不就是废话吗!谁会干这么傻的事!冒巨大的风险只获得很小的利益!书中的例子是08年经济危机的房利美。现在认真想想,认真看看,我们生活周围的情况!就问你冒不冒冷汗!
对方法论与战略的修正与补充!
大脑中装满太多复杂的技巧和方法,往往会使人忽略基本的东西。但是,现实世界中的人是绝对不能忽略这些事情的,否则他们会遭遇失败。与研究人员不同,他们被置于生死存亡的境地,而不只是面临一个难题。所以,少即是多:一方面,研究得越多,就越容易忽略基础但根本的事情;另一方面,行动能将事情剥丝抽茧,直至剩下尽可能简单的模型。
注重方法论就好像说以前没有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就造不出精美的建筑一样。说回现在最火的什么导图什么工具什么方法。现在很多少年一味的追求这些,就好像没有这些就没法读书工作了一样。以前我也论述过了。不是因为用了这些方法,那些人才成功的!是别人成功了,才有了这些方法!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应该记住的是目的而不是那些所谓的导图方法!诚然,那些方法可能是有用的。但适不适合你,能不能坚持下来。要打很大的问号的!一味的找方法,其实只是在找不干这件事或如果干不好这件事的借口罢了!即使用这些方法最后你成功了。你说说是这些方法让你成功了,还是你的坚持让你成功了。记住目标!努力前进,方法自然就来了!
在看看公司的战略问题!
几乎所有管理理论,从泰勒主义到所有的生产力故事,经实证检验后,都被证明是伪科学——与大多数的经济理论类似,它们都经不起验证。马修·斯图尔特是读哲学出身的,但后来成了管理顾问,他在《管理咨询的神话》一书中揭秘了一个令人厌恶的也很可笑的故事。这与银行家在利己目的的驱动下所使用的方法类似。亚伯拉逊和弗里德曼在他们的经典著作《杂乱并非无章》中也揭穿了许多像整齐、清晰的目的论方法。事实证明,战略规划只不过是像迷信一样的胡言乱语。
不管是理性的还是机会主义的企业漂移,下列公司可以告诉我们其中的真相。可口可乐起初是一种医药产品。蒂芙尼珠宝公司是做文具生意起家的。上面的两个例子中,公司的前后业务还算有关联,但再来看看下面这个例子:制造出第一枚导弹制导系统的雷神公司本来是一个冰箱制造商,而创办人之一正是范内瓦·布什,他构建了我们早先看到的目的论科学线性模型。再看更离谱儿的例子:曾经的顶级手机制造商诺基亚,是从造纸起家的(还做过一段时间的橡胶鞋)。杜邦,现在是一家以特富龙不粘锅、可丽耐台面和耐用的卡夫拉纤维闻名的企业,最早其实是一个经营炸药的公司。雅芳化妆品公司,一开始只是一个挨门推销图书的公司。最令人吃惊的是,奥奈达银器本来是搞社区宗教崇拜的,但出于监管合规的要求,它需要以合资公司的名义作为掩护。
(例子是好例子,但是论述有些偏差!)
什么是靠谱的未来预测!
我们现在做的大多数准备,都是以从前发生过情况为基础的!
在2011年的海啸中,经历灾难性事故的福岛核反应堆是一个例证。它是以能承受历史上最强震级的地震为标准建造的,建造者并没有想过更糟的情况,也没过想过历史上那次最糟的地震本身也是突如其来、没有先例的。同样的,美联储前主席艾伦·格林斯潘博士在向美国国会的致歉声明中道出了他的经典语句:“这以前从来没有发生过。”......
没有比没有想到会比历史上最糟的情况还糟的情况,这真是最糟的情况了。
我们有时就像火鸡一样。一只火鸡被屠夫喂养了1 000天,每天都向其分析师证实,屠夫对火鸡的爱的“统计置信度与日俱增”。直到感恩节那天......
至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我们可以很容易地通过增加未来几代人的债务负担来实现,但未来的经济很可能因为还债的压力而崩溃.....(这里说的是美国)。
我曾经在朋友圈看到过某乎上关于,某国经济的预测,最高点赞的居然是一个纯历史数据的分析。不禁感慨万千.....
看看作者的预测
我的预测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大多数存活了25年的技术应该还能再存活25年——再次声明,我指的是大多数,不是全部。但脆弱的事物将消失,或者被削弱。现在,让我们看看什么是脆弱的呢?大的、优化的、过度依赖于技术的东西。脆弱的事物过度依赖于所谓的科学方法,而不是经时间验证的启发法。今天的大型公司到那时应该都消失了,因为它们将规模视为自己的实力,结果却被规模所误:规模之所以是公司的敌人,是因为它会导致公司在“黑天鹅”面前呈现不相称的脆弱性。城邦制国家和小型公司更容易在未来幸存,甚至茁壮成长。集权制国家、印发货币的央行,以及那些被称为经济部门的机构,名义上可能仍然存在,但它们的权力将被严重侵蚀。
我只能说,我同意!
这里又要结合下以前说过的《理解与冲突》了,历史到底有没有必然这一说.......这以后再论,先挖个坑!(括弧笑)
篇幅有点长了,下面是比较碎片化的书中段落。
除非努力进取,否则尊严将一文不值;除非你愿意为它付出代价。
在物理学领域,随着理论的发展,误差越来越小,所以,说“牛顿错了”显然很抓眼球,是一些耸人听闻的科学小报的绝好素材,但最终这只是捏造事实;更中肯的说法是:“牛顿的理论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并不准确。
职业也是可以分阶段的:先做非常安全的工作,随后从事投机性较强的工作。
正所谓伟大的天才只是找寻到了前辈的足迹,实用性的创新只是践行了祖辈的理论。
没有证据表明提高教育的整体水平就能够提高国家的收入水平。
蒸汽机的出现是基于已有的技术,而且是由没有受过教育的、经常闷头自己干的人发明的。
作为一个经历过战争的人,我不相信结构化的学习,其实我相信的是,一个人只要有一个私人图书馆,并花费时间漫无目的地(但理智地)遨游在我们随机学到的知识中,那他不上学也可以成为一个智者,而不会成为书呆子。
以自然的刺激作为深入学习的主要动力。就像企业要有价值就必须无为而治一样。一旦我看某本书或研究某个课题时感觉无趣,我就转移到下一个目标,而不是完全放弃阅读——当你只读学校教材时,一旦觉得无趣,你会有一种完全放弃的念头,什么也不想做,或者干脆逃学来让自己摆脱这种沮丧。所以,我的诀窍是,你可以厌倦读一本特定的书,但不要厌倦阅读的行为。这样,你所阅读并消化的知识才能快速增长。
............
篇幅所限,最后来总说一下。我基本认同作者的观点,可能我与作者属于同一类人的关系。他的这本书,就书而言是比较烂的!但是瑕不掩瑜,书中的思想,以及能引起我的思考,仅这两点个人认为已经值回书价了。(我又想到了一个问题,我是否也陷入了只看到自己想看观点的圈套中,希望看过这篇文的少年也去看看原书,我们来讨论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