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要求】
1.数与运算
(1)知道2,3,5的倍数的特征,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了解奇数、偶数、质数(或素数)和合数。
(2)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理解小数和分数的意义,感悟计数单位;会进行小数、分数的转化,进一步发展数感和符号意识。
(3)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整数除法与分数的关系(例16)。
(4)能进行简单的小数、分数四则运算和混合运算,感悟运算的一致性,发展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
2.数量关系
(1)根据具体情境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例17)。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会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例18)。
(3)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用字母表示事物的关系、性质和规律的方法,感悟用字母表示的一般性(例19)。
(4)在实际情境中理解比和比例以及按比例分配的意义,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5)通过具体情境,认识成正比的量(如y/x=5)(例20);能探索规律或变化趋势(如y=5x)(例21)。
(6)能运用常见的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能合理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逐步形成模型意识和几何直观,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业要求】
1.数与运算
能找出2,3,5的倍数。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10以内自然数的所有倍数,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能找出一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能判断一个自然数是否是质数或合数。
能用直观的方式表示分数和小数,能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和两个小数的大小;会进行小数和分数的转化(不包括将循环小数转化成分数)。能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小数和分数解决问题,进一步发展符号意识和数感。
能进行简单小数和分数的四则运算和混合运算(不超过三步),并说明运算过程。能在较复杂的真实情境中,选择恰当的运算方法解决问题,形成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
2.数量关系
能在具体问题中感受等式的基本性质(例17)。
能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估算,并能描述估算的过程。
能在具体中,用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性质和规律,感悟用字母表示具有一般性。
能在具体情境中判断两个量的比,会计算比值,理解比值相同的量,能解决按比例分配的简单问题。
能在具体情境中描述成正比的量y/x=k(k≠0),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的量的实例;能根据给出的成正比关系的数据在方格纸上画图,了解y=kx(k≠0)的形式,能根据几何直观和初步的应用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提示】
数与运算的教学。通过整数的运算,感悟整数的性质;通过整数、小数、分数的运算,进一步感悟计数单位在运算中的运用,感悟运算的一致性。
数据的运算教学应注意对整数、小数和分数四则运算的统筹,让学生进一步感悟运算的一致性。
数量关系的教学。理解用字母表示的一般性,形成初步的代数思维。
和字母表示的教学要设计合理的实际情境,引导学生会用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式子表达实际情境中的数量关系、性质和规律。
估算教学要借助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在选择合适单位估算的基础上,感悟选择合适的方法估算的重要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初步的应用意识。
比和比例的教学要合理利用实际生活中的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并用字母表达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成正比的量教学要在具体情境中呈现两个成正比的量的变化规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