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3786239/fc6921a2b2e22998.jpg)
朋友经常感叹我读书速度快,今天听了子木的解读,不由得回顾我的读书历程。
我从小就喜欢读书,那时主要是文学类的,爱恨情仇,文采飞扬,文字展示了一个不同以往的世界,慰藉了我的心灵。断了读书的生活就像没有灌溉的田野,失去了勃勃生机。
再次开始大量阅读应当是从2018年开始,莫名感到非常空虚和心慌,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自己是谁。于是开始读《灵魂的出生前计划》、《与神对话》等等,然后一发不可收拾,阅读台版书也越来越习惯了。
我渐渐陷入了一个误区——读书是为了找一个答案。这让我读每本书都是功利的,有强烈的期待的,于是每次合上书本,我已经忘了阅读中体会到的快乐,而只剩下一个念头——“还是没找到,生活还是乱糟糟的”。
记得加入第十期UP读书会后,看到很多小伙伴都在做复盘。“百无一用是书生,学以致用是关键”,每次的分享总会以这句话开头,不由得让我思考,是不是输出实践这一步出现了问题?我是不是只是沉浸在“我读完书”的快感之中呢?
答案不言而喻,我的生活也不再止步于脑袋想想,而真正开始了动手去做。而我对于阅读的理解也产生了质的飞跃。初中时我学习了速读,疫情期间在家我学习了photoreading,技术并不是全部,而我真正明白了,书本是我们的朋友,我不必要了解它的全部,我只要了解我需要的部分即可。
比如《自我观察》这本书,个别部分艰深晦涩,而我却得到了一个有趣的体验——读这本书时,我仿佛化身为玛雅历中的“蓝鹰”,抽离出来,俯瞰发生的这一切。这不就是“自我观察”吗?再比如,读《清醒地活》这本书时,我甚至进入了一种冥想状态,作者有许多精妙的比喻,我仿佛就跟着他的指引,一步步去感受,即使周围人声嘈杂,我仍旧平静如初,清醒如旧。
我深深地感恩阅读这种自我探索的方式,而书与我的关系,似乎也越来越好啦。很多时候,我只需跟着感觉走,就能读到最需要的书。记得有天脑海里忽然冒出一本脉轮书,我就去找来读,发现简直太精彩了,整理给朋友看,大家都非常喜欢。最近这次是发现了一本书叫做《佛陀的量子世界》,恰巧在蓝猴波符,这本书的精彩程度到达了让我“废寝忘食”的地步,还有什么更好的呢~
有的朋友说读书比较慢,或者是觉得读得快吸收不好,这是个人的情况不同,适合自己的就是最佳的。正如你新结识了一位朋友,你不必知道她从哪儿来到哪儿去人均几亩地家里几头牛,只需要链接到你们最有共鸣的部分,碰撞出灵感的火花就够了。阅读不也是这样吗?
前几天和朋友讨论子木试听课分享的《你的第二人生始于你明白人生只有一次》,这本是我是很久之前读过,当时就很喜欢。我觉得这本书很符合“红月”能量,记得书中的咨询师也不是真正的咨询师,他教授的那些方法曾经是另一个人教授他的,而我们每个人就是自己最好的咨询师。红月的挑战力量是蓝风暴,正符合子木说的,生命促使人作出改变,总要给出一些alarm,在书中是生活不顺累积到车祸的崩溃。红月的支持力量是白狗,比如书中提到写自己的优点等等,感恩日记、成功日记也都是一个意思,就是要找到无条件的爱,自己不美不富性格不好就不爱自己了吗?这些条件都是不存在的呀!红月的推动力量是黄人,也就是隐藏在我们体内的宝藏无数,好好挖掘,完全不必外求,正如女主珍藏的设计师梦想和天赋。我们苦苦追求的,从来不在外面呀。
阅读的有趣方式数不胜数,它不是彰显学识和智慧的方式,也不是缓解焦虑的法门。阅读就是阅读,和写作、旅行、花艺、影视等等千千万万的方式一样,都是生活,不必给它抬高帽,也不要给它太大压力,让我们彼此放过吧哈哈哈哈~
怎样读书就够了呢?读书就是读书呀,比如《这样读书就够了》,说实话我读了大半本也没读懂,但我听到了子木的分享,感受到震撼和感动,这就是我与这本书奇妙的缘分了。
不去定义“怎样读书才够”,就真的够啦!
谢谢你,我爱你。POI.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