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读书笔记
来自瓦尔登湖的启示

来自瓦尔登湖的启示

作者: 秋子城 | 来源:发表于2017-02-23 14:58 被阅读373次

    总看到有人求书单,而实际上只要稍加注意收集,就会有一长列读不完的清单,而你所要考虑的只会是值不值得读,还能不能读得更快的问题。

    《瓦尔登湖》就是这样被收集起来的书,在书单里躺了很长很长时间,直到近来看哲思类的书籍较多,才自然的进了眼睑。

    这本散文集记录了梭罗在瓦尔登湖两年离群索居的生活,一种简单、质朴的生活。在这两年又两个月的时间里,梭罗独自生活在森林,方圆一英里荒无人烟,全靠双手的劳动盖了房子,解决了日常生活所需。他详细的记录了如何搭建房子,如何种植获取食物、他的待客之道、对瓦尔登湖的逐一探索,还有无尽的思索。

    空中鸟、林中屋、湖边人的隐居生活总是宁人神往,我曾经也因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而心旌神驰,也曾有一段时间特别关注别人的直播隐居生活,而看完《瓦尔登湖》,我没有任何想要找一座山林、或是一座湖的心思,因为梭罗的指引,是像哥伦布探寻世界一般去探寻自己的内心,找出掩埋在迷雾之下的自己,客服困难,清醒的生活,努力成为应该成为的人。这样看来有些鸡汤,而梭罗的高明之处并没有让读者认为只有隐居才能净化心灵,他只是在展示,他是如何靠着最简单的生活必需品悠然富足的生活。

    我们听过了太多这样的论调,无论想要做什么,都会因没钱而作罢。钱当然是要努力赚的,然而很多时候也要认清自己境况和遭遇的本质,何以如此糟糕,是否够能够得到改善。否则被金钱所囚禁,极易短视。前阵子看纪录片《归途列车》,父母们为了给子女提供更好的物质,以期能让子女不要走自己的老路,看似物质生活有了一定的改善,而到头来,子女因为与父母分隔,孤独的留守,很大一部分孩子无心学习,年纪轻轻辍学打工,又重复了父母的老路,进入新一个轮回。无疑,梭罗在极端条件下也能从容生活的体验带来了一些新的视角。

    其实,梭罗去瓦尔登湖并不是想象中拿着一把斧子就进了山林那般洒脱,反而是人生低谷期,几经周折。哈佛毕业后,回到康科德镇教书,尔后经历至交好友离逝,在父亲铅笔厂帮忙,各种纷繁杂事,加之又因不慎引发山火成了“烧毁森林的人”,在康科德镇的生活并不舒心,由此才谋发了离开小镇的念头。他最开始选的也不是瓦尔登湖,而是当地另一座湖,由于没能获得主人的同意,才转而去了瓦尔登湖。当然,这些全是看译者在序言里的介绍。因为一路看下来,根本没发现有任何不得志的阴郁。瓦尔登湖所展现的隐居者,是一个对周遭世界充满好奇、对生活充满赤诚、生活能力极强的人。这样的人,内心必定也如瓦尔登湖般宁静的微澜轻漾。

    他对周遭世界的探索,精确到每一种可见的动植物,每一样都能说出它的名字,有的还包括习性,对瓦尔登湖的观察更是犹如作细密画。

    他对生活的赤诚在于能活在当下,他说,其实幸福的人应该永远生活在此刻,好好利用每件落到我们身上的琐事,就像青草坦然接受每颗落在它身上的最细小的露珠那样,别把时间用于挽回从前失去的机会,并美其名曰承担责任。

    梭罗生活能力极强,不仅自己盖了房子,还种植粮食。有一段描述钓鱼的片段,也极具说服力。只要他愿意,花一两个小时的时间,毫不费力的就能钓到足够吃两天的鱼,而另一个钓鱼者农夫约翰,即便是跟他换了钓鱼的位置,他也是一无所获。

    一个人、一间木屋、一座湖的生活,在我看来,美则美矣,短时间的体验倒也完美,若要长则几个月、几年,当走过了每一存土地之后,定会是无聊之际。然而梭罗的日常作息,从来没有无聊之说,梭罗并不是一个封闭的隐居者,也没有否定文明世界。他谈孤寂、也谈访客;谈欲望、也谈追寻;谈开垦种植、也谈小镇采购;谈阅读、也谈声音.....

    他沉迷于自己的探索与思考,有的是一种饱满的孤独。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来自瓦尔登湖的启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klbw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