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控是一种哲学表达。人类行为的本质是掌控,包括实质掌控和掌控感。掌控感可以带来快感和安全感,可以通过难为别人、贬低别人、虐待别人等方式来获取掌控感。同时,也可以通过服从性训练、遵守规则、守道德等方式来实现掌控感。掌控感的底层逻辑是安全需要和连接,通过掌控他人来满足自己的安全感和认同感。金钱也是一种掌控力的体现,通过花钱来控制他人。法律也是一种掌控力的体现,通过制裁来强制遵守规则。掌控感和自我认同的缺失会导致不安全感和冲突,而通过掌控他人和遵守规则来实现掌控感可以建立更紧密的连接和避免冲突。掌控表现出一个人的权力感和权力欲,掌控的过程就是我们博奕的过程,过程中我们体会到打太极般的权力制约和权力转换,以及相互间的关联与较量,可以说是对立统一的完美呈现,也分化出我们的生命诉求和对自我的强化,并由此在完善自我的过程中,达到一种对立面的统一,由此推进我们的生存关系和由来已久的生命形式,并在此基础上能够强大自己的内核,以达到思想上的完整和改变,以此作为掌控自己与他人的性格生成,并能通过分化自己的言行,以求得对自己与他人的共性与个性的组合形式,并能在事情与人物的掌控中,获得一个有价值的参考形式,这就是对于有价值的性格与命运关系的角色和处理的方式。所以说,在成长的过程中,要获得对自我的救赎和保护与升化,就应该通过性格的塑造,及时获取到一个心态的塑造和关键行为的描述与形成,最终以成己成人成事的心态来面对大众和万物,海纳百川而又终其一事,成就我们的一生的同时而又表达出我们的生命需求和众人的倦顾,我想这就是生活教给我们的掌控获取的思考之所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