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如何《读懂一本书》

如何《读懂一本书》

作者: 小野丽莎要学习 | 来源:发表于2020-01-30 22:55 被阅读0次

樊登是有名的讲书人,因着冉老师的推荐,翻开此书时满怀期待,想看看这位大咖怎么剖析读书这件事。

书读来轻松,大概两小时翻完。从自己的角度,整本书略显啰嗦,不过也有一些干货,分享三个部分:

一、读书要建立底层积累

樊登提出,要读一本书时需要几个维度知识的底层积累,如图所示。我理解的这里的底层积累是指一个人要对某件事物或某个观点进行思考评判从而形成自己观点的必备工具。倘若没有这些知识的贮备,可能在进行更广或更深层次的阅读时难以建立知识和知识,知识和现实世界的联系,不容易将其纳入自己的知识或经验体系。

这几个角度自查一下,好像每个对自己来说都是曾经涉猎但浅尝辄止,所以也想慢慢有计划的补起来。

除了一些基本的知识,樊登也提到了人生经验—这个我有些感触。曾经年少轻狂,对长辈朋友的好言相劝或者人生经验不屑一顾。随着自己走了路摔了坑,慢慢发现原来好多道理以前都听过,以为自己懂了,但是该走的弯路还是一点没少走,概因自己走过,才算刻骨。小时候看很多文字不明所以,这些年再回去看,感受大不相同——所以人生经验对解读书本的意义不言而喻,这时候的解读是作为过来人回忆过往也是作为对日后的路程的提点,人的忘性很大,一直读书一直思考才能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


二、如何解构一本书

这几年常爱用的一句话—要用上帝视角,意思就是看问题要全面且透彻。解构一次听来像庖丁解牛一般,像是医生拿着手术刀要来解决问题了。

樊登给出的几点还是很清晰的,其中对我最有裨益的一点—图书画线有学问。我以前总觉得画线了这本书我就明白了、精读了、掌握了,可如今看来,回头望望那些书似乎还都是最熟悉的陌生人。樊登指出,要画线的地方可以有这些:

1 当概念被清晰定义时。

以前我很羡慕说话有条理,能辩论的人,这几年读书学习发现自己和他们的差距最明显的就是凡事不会定义,所以很容易被带节奏。

2 当某种解释令你很意外或某个问题很严重时

还有时读书感觉囫囵吞枣,也是因为主线不清晰,读着读着就觉得作者说得真好,怎么好不知道。看了樊登提出的这两个点我现在大概清楚该怎么梳理作者的干货部分了。

3 当一个问题从不同侧面被印证时

看国外人的书时总感觉怎么一个简单的道理他们能说这么多字,甚至说一本书呢?现在想想,这也是厉害之处,他们做到的正是从不同角度、不同维度去讲述/印证他们要表达的观点,这说明人家擅于观察生活、总结生活呀。


三、如何组织一个讲稿

特别干货的部分:构建坡道。万事开头难,怎么一上来就抓住听众的注意力让他们跟着你走呢?坡道,或者我理解给观众准备的引子要引人。樊登分享了几个方法,我觉得还是蛮有诚意的:书中最打动人的点;书中已有的上佳坡道;生活场景代入;出其不意;自己制造。这几个点我觉得放在公共演讲的开场中同样适用。观众上钩了,后面的故事才能展开。

其余的干货内容在思维导图中有体现,大家可以参考。


总体来说,这本书虽然啰嗦的话挺多,但之中也有些他作为讲书人的干货和心得,还是比较浅显有诚意的。他讲的很多自己锻炼自己的方法—比如看电影模仿人物讲话方式提升表达等,也让我感慨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书的最后樊登分享了他讲过书中经典之作的思维导图原稿,让我看到了他的分享诚意。本书值得一读,也期待读过书的朋友一起探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读懂一本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kmwt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