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来山西的第二天,一早就到了省博,下午四点左右出来,知识密集程度和身体劳累程度都很大。孩子们尽管觉得累,但是她们很认真地跟着老师的讲解,在写生时间内认真绘画写生。
省博物院有四层,展览以“晋魂”为主题进行设置。我们此次研学主要参观了文明摇篮、夏商踪迹、晋国霸业、民族熔炉和土木华章等五个展厅。
文明摇篮
在山西汾河河畔发现丁村遗址,将华夏文明在山西境内的时间拨到了旧石器时代。
陶器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到新石器时代。山西西阴遗址发现了彩陶盆,其上的玫瑰花图案,即中华之华的直接渊源。彩陶盆上有花和类似眼睛的图案。它们的线条非常的流动、顺畅,不禁要想古人的制陶和绘画的技艺多么娴熟。姐姐说,这东西我做不出来,古人够智慧的。
陶寺遗址发现了具有都邑特点的规模空前的城址、秩序井然的分区,气势恢宏的宫殿,中国最早的观象台和象征王权的彩绘蟠龙盘等文物,考古界认为这里曾是帝尧之都,华夏文明之源。在这里看到穿过四千多年历史而来的彩陶盆,她用她的形状、纹样、颜色和痕迹诉说着她那个时代的信仰和文明,也告诉来见她的人华夏从何而来。
夏商踪迹
夏商时期,青铜器用于祭祀或者用作贵族酒器,展厅有这个时期大量的青铜器,有多种形制的卣、尊。印象深刻的两件是鸮卣和龙形觥。鸮卣是样子很像猫头鹰造型的盛酒器,呆萌可爱的一只小鸟,妹妹画了它。
晋国霸业
西周时期,晋这个地方是唐国,桐叶封弟的故事里,成王将他的弟弟叔虞封在这里。唐叔虞的儿子燮父改唐为晋,从此晋成了这里的名称,延续数千年至今。
展厅里有一件晋侯燮父制作的用以祭祀的青铜器鸟尊,这应该是那个时期最高级别的祭祀机器了。这件鸟尊是山西省博的镇馆之宝,也是院徽,姐姐写生了它。
春秋时期,周室衰弱,诸侯争霸,晋地自重耳文公复国起,开启霸业,城濮之战、践土会盟都发生在这个时期,晋称霸诸侯百年。到春秋晚期,三国分晋,历史进入战国时期。
民族熔炉
山西地处中原与塞外草原的交界处,自古就是民族融合的大熔炉。战果至秦汉,长城内外,中原与匈奴对峙百年。北朝时期,北魏都平城(大同),北齐别都晋阳(太原)。这两个城市都是北朝丝绸之路东端的国际大都市,国际贸易和文化交流繁盛。胡人乐俑、骆驼俑、三彩都记录着这个时期的胡汉融合。
省博里展品众、精品多,短短一篇小文只能我们今天研学的片段。借今天的研学,补齐了山西自远古以来的历史脉络拼图,了解中华文明的源头,感受三晋大地上的跌宕起伏的故事,体验数千年的历史留在这里的文字和图画之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