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闻秦岭,今始见之。
云下诸峰青灰起伏,若海涛翻涌于雾霭。及穿云而出,群山扑面,目之所及,迭嶂如聚,壑深沟杂,或如辐辏,或如波漾。峰峦之上,褶皱层密如鳞,既若凝结之熔岩穿越万古,示洪荒之力于目前,又若百万雄兵,蛰伏其上,待时而起,摄人心魄。其间一白线,略观为直,细观为折,从中而过,是为渭河。
余尝逐波南海,其时浪高数米,滚涌而至,与船相击,虽铿锵之声不绝于耳,飞珠喷玉不绝于目,亦无惧也。然转视洋面,水色深如墨蓝,涌如排山,光不可彻,则惧意顿生。今凌空亦数千米,其下山峦亦如涛而无所惧,何也?盖见色晦而心怯,色明而胆壮也。
昔红军行至秦岭余脉,教员有诗云“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虽强敌环伺,衣衫褴褛亦难掩雄姿英发,盖睹群山起伏,思民众百万若汪洋,更兼一心为公,故明生而无惧也。
行之所至,以诗记之:
《飞瞰秦岭》
秦岭生何峻
莽苍不足名
敌风千嶂秀
擒虎奋长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