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想法
三. 质和量的理论 || 艰辛的探寻真理之路

三. 质和量的理论 || 艰辛的探寻真理之路

作者: 涤生TK | 来源:发表于2018-06-13 23:51 被阅读38次
德谟克利特

关于变化问题,早期希腊哲学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基础假设:没有事物能够产生或者消失,绝对的产生或者毁灭是不可能的。这一点,所有早起自然哲学家都是不假思索地接受的。一个事物产生于无,变成无,进行绝对变化,这是不可能的。但是对于事物的起源和衰败、生长和变化,不同的哲学家有着不同的理解。

接下来要出场的几位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恩培多克勒、阿那克萨戈拉和原子论者德谟克利特,都对赫拉克利特和巴门尼德提出的变化问题给出了相同的一般回答。他们赞同绝对的变化是不可能的,变化都是相对的。并且也都认为物质的产生,是由一些持久的、原始的、不灭的、非派生性的实在微粒结合而成。结合时形成物体,分散时又分解成实在的微粒或元素。但是他们对于以下两个问题的答案却有很大的不同。

问题一:构成世界的实在微粒的性质是什么?

恩培多克勒认为,有四种元素,或者说“事物的根源”分别是:土、气、火和水。这四种元素是非派生的、不变的、不灭的,且各有其特殊的性质。物质都是由他们混合而成。而物体的分解和毁灭,也是由于这些元素的分离形成。

阿那克萨戈拉认为,首先元素的数目必定要多于恩培多克勒所提出的四个,因为世界如此丰富,不可能只由四个元素构成。其次,这四个根本就不是元素,只是一些元素的混合物。至于有多少元素呢?阿那克萨戈拉的答案是:无数个,且都具有特定性质。尽管他没有尝试着罗列出一两个元素,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思想是进步的。

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提出了原子论。原子论认为阿那克萨戈拉的无数元素,不是真正的实在,而是由更为简单的单元构成,这些单元是不可见、不可入的空间实体,称之为原子。原子的质是相同的,所不同的只有在形式、重量和大小方面差别。原子是物体的最小单位,是不可能再分割的。

问题二:是什么使这些微粒结合或分离?

恩培多克勒假设了两种虚构的力量:爱和斗争(恨)。爱可以形成物体,恨可以分解物体。这个世界的现状,正是由于混合着的爱和恨,部分混合和部分分离之间的过度状态。恩培多克勒采取了物活论的观点,认为所有的事物都有思维能力。

阿那克萨戈拉否定了恩培多克勒的爱和恨的思想。他根据观察天体运转发现了答案的线索:由于混沌中的某一点上产生了迅速有力地旋转运动,将混沌的元素分开。这一运动不断地向远处延伸,将相似的元素聚在一起,并继续伸展,直到最初的混合物被完全分解,聚集的元素形成了现有的世界。而促使最初运动的力量,阿那克萨戈拉求助于一个有理智的本原,即心灵或者努斯。努斯是一个绝对单一和同质的实体,具有支配物质的力量。同时,心灵或者说努斯,是有思想的。它的目的是要形成一个完善的世界。

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所提出的原子论认为:原子自身是有固定运动的。原子的运动并没有什么目的性,而是服从机械法则。为了解释原子的运动,德谟克利特同时提出了真空理论。因为只有在真空的实在性条件下,运动才成为可能。他大胆断言,巴门尼德的非存在实际上存在,它是原子在其中活动的真空。所有的物体都是原子和空间的结合:起源意味着结合,而毁灭则意味着分离。

原子论在德谟克利特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延伸。比如关于灵魂,他认为是由最好、最圆和最为机智的热原子构成,这种原子发散到整个身体中,就产生了身体的运动。关于神,也是由原子构成的,神一样会死去,只是他们活的时间更长久。原子构成的神,并不干涉人的事物,因此人不需要对神感到害怕或者取悦神。这一点,在当时宗教一统天下的时代,真的是非常先进的思想。这也是为什么哲学,始终走在时代的最前面。

以上便是几位早起哲学家对于质和量的理论。由此可以看到,真理的形成过程是多么艰辛。尽管在今天,关于这方面的知识,我们在小学就已经接触到了。我们如今当然可以评判以上几位哲学家谁是谁非,但是坚决不允许嘲笑他们。他们是伟大的。在公元前4世纪,有这样一群人不畏艰辛地探索真理之路,使后代无数人享受他们的成果。他们是值得每一个人铭记的。

希腊哲学的前智者时期到此要告一段落了。但这仅仅是哲学海洋的一瓢饮而已,想要在哲学的海洋里畅游,我们依然需要更多的时间,更多的努力,还有更加奋进的力量。

相关文章

  • 三. 质和量的理论 || 艰辛的探寻真理之路

    关于变化问题,早期希腊哲学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基础假设:没有事物能够产生或者消失,绝对的产生或者毁灭是不可能的。这一点...

  • 真理的探寻

    本就为数不多的粉丝,今天又少了一个。 也是,想想今年的状态,糟糕透了!更文频率大幅度降低,我给自己找借口说没有灵感...

  • 独立探寻真理

    01. 园子里满是春意了。 紫薇开始抽芽,酥浆草开了好多嫩嫩的小紫花,小野菊可以采回屋里插起来。邻居家养了一窝蜜蜂...

  • 那个热泪盈眶的年代

    居家期间闲暇较多,于是充了优酷会员,把一直想看而没看的《觉醒年代》看了。那种为国为民探寻救国之路的艰辛和磨难让我热...

  • 为什么文学青年大都情路坎坷

    为什么有些人明明很有才,爱情之路却走得无比艰辛?让我们从民国文人的情感历程中去探寻事情的真相—— 如若你读过几本书...

  • “陪伴”的质和量

    昨天与一位朋友聊天,真如俗话所说的“女人之间的话题超不过5分钟就会转到孩子身上”。。我们也不例外。。话题自然转到...

  • 艰辛的减肥之路

    六月十三号无意间看见同事在朋友圈发的奇即魔益果我又心动了,减肥一直以来是我想改变的,期间在好享购电视上看见贴肚子上...

  • 父母的艰辛之路

    父母生于五六十年代,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他们用勤劳和善良一路引领我们成长。 我的爷爷(爹爹)在我父亲...

  • 成长之路的艰辛

    本人今年24岁,虽然年龄不是很大 但是经历的应该比你们当中的人要多的多。事情还是要从我14岁开始记事说起 我们家那...

  • 艰辛的教育之路∞

    从教二十多年,小学、初中都经历过,感觉到教育工作越来越难干,甚至有时候不知道怎么办更好,是什么问题制约了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 质和量的理论 || 艰辛的探寻真理之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kxe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