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火的电视剧《如懿传》,今天收官了。很多人说,看最后一集很感动,追了两个月,不舍如懿,不舍海兰。看到大反派卫嬿婉下线,大快人心。
你呢?最不舍谁?剧中给你印象最深的人,又是谁?
这部剧我断断续续看完了,印象最深的,不是如懿,不是海兰,也不是卫嬿婉,而是一个很早就下线的人:阿箬。
看过电视剧的人都知道,阿箬也是一个反派角色。很多人表示,不喜欢阿箬,看阿箬的那几集,都恨不得皇帝尽早除之而后快。
我也不喜欢阿箬。但,比起不喜欢,对这个角色,我更多的是同情。
在如懿身边当差,阿箬的一生,本可以像惢心一样,有个圆满的结局,甚至,比惢心还要好。惢心后来为如懿瘸了一条腿,而阿箬,如懿说本想在她到了一定年纪,就帮她指婚,让她出宫的。
可阿箬,生生地把自己做为宫女的一手好牌打得稀烂,落得个让人唏嘘的下场。除了她不符身份的心气儿高,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说话。
那张嘴一天就没停过,怼天怼地怼所有人,有理不饶人,无理也要太奚落人。终于,取笑莲心时被贵妃逮到把柄,开始了她悲剧的转折。
这样的人,是如懿好脾气,若换了在别宫,恐怕早不知身在何处。
古人说:祸从口出。是一点儿都没说错。
古今中外,多少因为说错话而招致失败甚至杀身之祸的例子?最典型的莫过于三国时期的杨修。自恃聪明,口无遮拦,终获曹操不喜,最终被杀。
小时候有一件事,我至今印象深刻。某一年春节,妈妈四姐妹家庭照例初二去舅舅家拜年。大姨到后不久,在门口与人聊天,突然呼吸困难,说不出话,感觉像是被人捏住了脖子。农村人迷信,没有第一时间送医院,而是找来村里一位专治鬼神之事的人。这人让大姨躺下,烧了点纸往大姨身上从头到脚过了一遍,口中念念有词,不一会儿,大姨就好了。
问那人何故。人问大姨是不是最近有说过谁不好的话。大姨想了想,说还真说过。是去给一个刚过世不久的大婶烧纸时,在她坟前说的。说这老太太死了好。
半仙说,那就对了。是这老太太跟着你过来娘家了。刚才是她掐着你脖子。
至今我不懂如何去解释这件事。只是从此明白:说话做事,要谨言慎行。你看,连不同世界的人听到你说她的坏话都会过来找你,那现实世界的人呢?
说话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说话过脑子,是一个人必备的修养。
我国历史上,不会说话的大有人在;会说话的,也大有人在。印象比较深刻的,古有纪晓岚,今有何炅。
纪晓岚说话滴水不漏,就连讽刺人,都可以让人察觉不出。传说有一回,和珅家新修一座府第,请纪晓岚为其题词。纪晓岚大笔一挥:竹苞。和珅以为是“竹苞松茂”的意思,高兴地将其悬于正厅。哪知有次乾隆看到,说:“怎么是个个草包啊”。和珅不解,乾隆解释,“这‘竹苞’拆开来不就是‘个个草包’吗?”把和珅气了个半死。
谢娜有一次接受采访说:和何炅一起主持她一点也不紧张,因为无论她说什么话,即使说错了,何炅总能在第一时间毫无痕迹地给她圆回来。
这也是说话的真本事了。
纪晓岚靠的是才气,而何炅,靠的是才气,更是善良。
在很多地方看到关于何炅的评论,都说他是一个情商高,会说话的人。我认为,情商高,会说话的人,不是会说话,究其根本原因,是,他们善良,他们懂得如何尊重别人,如何不伤害别人,如何以最舒服的方式与人交谈。
被公众为会说话的另一著名主持人蔡康永在其《蔡康永的说话之道》的菲页说:透过说话,懂得把别人放在心上,这就是我相信的、蔡康永的说话之道。
这一句话,可谓道出了会说话的精髓:所谓会说话,不过就是把别人放在心上。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学会说话,是我们每个人,一生的必修功课。
愿我们,都能永葆心中那份善良,努力学习,加强自身修养,做一个会把别人放在心上,越来越“会说话”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