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医说痛风和治痛风的几个小妙招

中医说痛风和治痛风的几个小妙招

作者: 静子木 | 来源:发表于2023-10-26 08:15 被阅读0次

一,关于痛风的历史。

一说起痛风,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因为在我们身边,痛风病患者还真不少,甚至年龄越来越年轻。

今天,我就来跟大家聊聊关于痛风在我国的历史。

在我国唐朝医学家王焘的《外台秘要》记录的痛风叫白虎历节。

“历节” 最早见于 《神农本草经· 上经》, 作为病名最早见于 《金匮要略》, 历代文献中有 “历节病” “历节风” “历节痛” “寒湿历节” “湿热历节” “白虎历节” 等。 对 “白虎历节” 之 “白虎”进行解释的文献中多记载为 “痛如虎之啮, 故名曰白虎”。

“历节” 是邪气侵犯人体深入关节致关节疼痛、 肿胀、 屈伸不利为主要表现的病症。

到了清朝医学家黄元御,在《四圣心源》中这样写:“历节者,风寒湿之邪,伤于筋骨之亦。”

在古代,历的繁体字是这样写:歷。

意思就是:在一块大石头下有种着两棵禾苗,下面有一个脚印。

节就是竹字头,下面一个即字。

那么“历节”的意思就是:元气本来是经过的,可有纠缠在一起就产生了痛风。

人的身体受风寒湿邪三种引起的伤害,导致元气过不去,而纠缠在一起。

二,导致痛风的原因。

首先是湿邪的问题,其次是寒邪的问题。思学和韩学相结合,夹杂在一起就导致引起淤堵,元气走不动了,元气圈运转不灵惯,我们的身体就出现了问题。

那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发现我们的身体有没有寒邪湿邪?

其实,这种寒湿夹杂的症状,我们的身体早有预兆的。

1,寒湿邪气在早期:跷二郎腿。

生活中,大部分人有这个习惯,一坐下去就跷起二郎腿,为什么呢?

人体内湿寒重的时候,由于寒湿驱下的原因,脚积聚的寒湿较多,当跷起来时,寒湿邪气均匀分布,那人就感觉舒服了。

2,寒湿邪气到了中期:睡觉起来以后感觉身体的一部分会发麻、发硬。

平躺时,起来会感到后背就像背着一块大木板。

侧着睡,那就是下边那条胳膊或半边的身体有点发麻,这就是寒湿邪气沉到这边的缘由。

趴着睡,寒气沉到脸上,早上起来脸肿了,起来走一下就好了。

3,寒湿邪气到了晚期:人就会偏瘫,痛风,中风等。

所有的病,早期都很容易调理,晚期就不容易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留意,有这些症状的时候及时加以调理,做到未雨绸缪的效果。

有的人就会问:既然说寒湿驱下,为什么人一痛风发作只脚趾头会,手指头也会呢?

这个“寒湿驱下”中的下,不仅仅指我们身体的下边,也不仅仅是我们的脚趾头,而是我们身体内部偏向于阴的位置。

阴是阴阳之阴,是我们阴阳五行的分类法里的阴。

如:胸前属阴,后背属阳;女人属阴,男人属阳;老人属阴,小孩属阳;人的下半身属阴,上半身属阳。

脚离我离我们的心脏最远,血流量少,循环差,保温也差,所以一般痛风患者最先发现的就是脚趾头。

人的身体一生下来就是这样,这是无法更改的事实,我们可以改这些薄弱的部位进行保护。如,经常泡脚。

痛风缓解期泡脚可加速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减少尿酸盐的析出,修复组织,预防急性发作。

(开始泡的时候会感到很痛,但这是好转的表现,是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的加速的原因)

请记住痛风急性发作期不能泡脚。

上面说了湿邪和寒邪,那还有风邪。

风吹起来是很快的,而且总是来回跑。个成语叫风驰电掣,说明风的快,来也快去也快。

大自然的风真的很快,历史上的“赤壁之战”就是风向的突然改变,孙权和刘备才能打败曹操。

痛风这个病就是跟风一样,说痛就痛,说好就好。

本来尿酸是溶解在我们身体里的,跟水一样,因为受到了风寒湿邪的影响,又加上我们的关节滑膜软骨这些地方,属于我们身体里算是街角旮旯的地方,元气不充足,尿酸就停在这里不走了。

尿酸变成了一根一根的结晶,这像在我们的关节滑膜软骨,这些地方别上了千千万万条缝衣针。

这样,痛风一发作,肯定就非常痛。

三,痛风的病例。

一位朋友,他才35岁。

前一天晚上跟朋友去喝酒,还好好的,一回到家,脚趾头就不舒服了,开始是钻心的痛,后来是红肿热痛。

他睡不着,后来有医生朋友教他一个小妙招:用毛巾沾凉水去敷痛处。冰袋也可以。

冰敷使血管收缩,使血流量减少,就能减轻疼痛。

又或是平躺,然后把脚垫得比头部高。

记得,不能经常冰敷,经常冰敷会影响康复。

第二天,这位朋友就去看医生,一查,尿酸已经到了五百多(正常男150-416)。医生开了布洛芬,秋水仙碱。

开始的时候,效果非常好,这位朋友以为找到了药,就没有太在意。以后发作的时候就来几片,后来越来越严重,他就自己加量。

没想到的是,后来他一吃这药,就会腹泻,拉肚子。

这时家人开始担心,就带他去大医院问:腹泻是怎么回事?

原来,秋水仙碱药性属寒,吃太多后,伤到了脾胃。同时这位朋友因为自己自行加药的原因,耽误了病情,错过了调理最好时机。

痛风最好的调理时间是在第一次发作的时候。当第一次发作,就得引起重视,这时只要健脾养胃,加祛湿邪小方,一般就能搞定。

四,如何来解决痛风这个病呢?

首先,健脾养胃祛湿。

如,五行健脾散。让我们的元气充足,以达到袪湿的效果。

其次:寒邪赶出去。(温阳化浊,祛淤通络)

1,用这样温暖我们的身体,把寒邪化解掉,那最好用也最常用就是艾灸。

艾灸就像人造的小太阳,哪里痛爱哪里,增强艾灸的作用,可以隔姜炙。

把姜皮去掉(姜皮属寒性),一一个铜钱后的小片放在艾灸下面进行炙。

(溶晶痛,指身体上的尿酸晶融化的时候会很痛,但要记住这是恢复健康的第一步)

在痛风缓解期还可以泡脚。

2,还有一个方子:桑叶、桅子,葛根,三味直接泡水喝,也可以打成粉吃。

3,按压四缝穴。

四缝穴在手掌第二个关节与第三个关节交界处。

可用牙签屯的那头用力扎。

平常一定不能熬夜,吃太多高嘌呤的食物,如海鲜,动物内脏,少抽烟喝酒,不要过度劳累。

好了,今天就先说到这里,明天继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医说痛风和治痛风的几个小妙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kyy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