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门会议如期召开,老师在听了几位师门姐妹的汇报后分别给予了要求。显然几位师妹进度有些不快,面对马上就到来的开题和答辩,论文准备就有些压力不小,老师给倒推出时间进度安排,其中就有些更紧迫一些的意味儿了。经过老师一番督促提醒之后,大家有了更加明显的行动意向和对时间更迫近的认知之后,会议就散了。
我在这次会议上没有发言,萌姐也没有,但知道她大约就是这个三月需要提交大论文了,不知她进度,于是给她单独留言一下。
很快她就回复了,说也是在线一个不留神,会就开完了,原本她是要汇报的。于是我就请教她怎么具体推进快速论文的。她约我一个钟头之后细谈。很快她打过微信电话来,调整好了通话音质之后,她详细给我说了寒假去学校的出论文过程。先不说这个论文具体,单只她把寒假和过年团聚以及高考的孩子没有理会,而是约着几位同学(艳敏,小美)去到学校完成这个任务这一件事儿已经足够让人讶异。因为春节几乎是被众人所不会这样利用的一个时间,就是大家在走向热闹团聚的日子,而这样一批大龄求学的人却踽踽独行在一条苦苦追求学术之解的路上。
要说北师大给我什么印象最深刻,也许这就是其中之一,就是一批工作多年,仍回到校园,用不再年轻敏捷的视力和记忆,奋力追梦自己的学术高度。
萌姐细细描述她的论文在寒假得以破题,之后迅速走过访谈,建构,验证,提炼几个阶段,从最初的一堆混乱挣扎到最后顺利搭建成型,以至走向顺畅输出及到有点儿收不住手的手感,论文最终几乎用20万字成文。
过程是一步一营的,她说你先写起来,我随后会给你逐渐看我怎么做,和你说。
在众多学习的帮助力量里,来自身边同学的支撑是最给力的,因为这里有着最贴近我们需要的经验分享,可以让我们用最少的时间获得经过验证过的最有用知识。
同学之学,是最值得重视的学习之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