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时间当作朋友》第二章“现实”第6节“与时间做朋友”读书笔记:
核心知识点:接受这世界的现实,真正的与时间做朋友,而不是敌人。
与时间做朋友的简单方法: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
做正确的事之前,得先确定什么是正确的事情。我的理解如同“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如出一辙,如果方向错了,你越努力偏离目标就会越远,如方向是对的,那怕慢一点,期间得到的收获也能让你持续的做下去。
怎么判断事情是否正确:看它是否现实!而现实只能接受。
因为只有接受现实,才能脚踏实地,避免心浮气躁,把事情做漂亮。几乎一切愚蠢的行为都来自否定现实,逃避现实。
五大存在的现实:
1.速成绝无可能
2.交换意识、付出才有收获
3.完美永不存在
4.未知永远存在
5.现状无法马上摆脱
本章前五节已经列举出的这五大现实,我们必须无条件的接受,而且不容半点动摇。虽然很痛苦,但没有其他办法,只有浴火才能重生。
说明接受现实的不易:
举例一:
首先,用“正态分布曲线”解释真实世界资源的分布:
第一类:极少数人占有很多资源,也就是属于社会巨富阶级
第二类:大部分人拥有中等水平的资源,也就是中间富裕阶层
第三类:极少数人是极度缺乏资源,也就是贫困阶层
这个世界的资源永远都是稀缺,永远都会是这样的分布,这跟人们的主观意愿是没有关系的,这就是事实,资源就是分配不均。
世界上的资源分布并非平均分布在每个人身上,这就是现实,为什么有贫富之分也来源于此。但人类还是不愿意接受这样的现实,拒绝接受“资源的不均匀分布”,而非得扣上“是人类自己造成的不公平分布”的帽子,历史上无数次战争与掠夺,找的就是这样看似正义而又实在荒唐的借口。资源稀缺事实存在,由于人类主观意识的贪婪,总觉得自己拥有的永远不够多。
举例二:
马克思运用了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来解释世界的资源分布,幻想有一天资源的平均分配,但100多年过去了,物质依然稀缺,且依然分配不均,贫富差距也越来越大,所以还是没有正视资源稀缺这个事实。
举例三:
不过也有接受此现实的经济学家,西方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学说,经过大卫.李嘉图的补充,直至约翰.梅娜德.凯尔斯才算彻底正视资源的稀缺性,由此研究“如何运用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也就是承认了资源的不均分布,怎样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很多人一生都不知道自己是多么的不现实,甚至视而不见,从不反省,看完此文希望你能有所收获!
时间是现实人的朋友,是不现实人的敌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