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末,微信公众号:经典古诗词,jingdiangushici16)
家有盐泉之井,户有橘柚之园。其园则林檎枇杷,橙柿梬楟。榹1桃函列,梅李罗生。百果甲宅,异色同荣。朱樱春熟,素柰2夏成。
——左思《三都赋·吴都赋》
(注释:1、榹 sì,山桃,落叶乔木,核果球形,有毛,果肉干燥,离核,可做嫁接桃树的砧木。 2、素柰nài,白柰。柰即林檎,又名沙果,俗称花红。柰有赤柰、白柰两种。李善 注:“素柰,白柰也。”)
摘尽枇杷一树金:六月,吃货的"诗"界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光阴百代,倏忽又是一春夏。哪还有时间忧愁暗恨?别忘了!六月,造物者赐予我们樱桃一点唇、杨梅三两枝、枇杷一树金,合格的吃货,或是早已窥伺好附近的鲜果店,或是划拉在拼多多上,静待时令到,百果熟!
牡丹破萼樱桃熟
小末每次看到樱桃的模样,都要端详一阵,然后会心地轻轻放入口中,这样仿佛自己也有了“樱桃樊素口”。唐人孟棨《本事诗》中有记载,说白居易老来家中蓄姬过百,其中有一女子樊素善歌,小嘴长得艳若樱桃;一女子小蛮善舞,细腰纤纤似柳。于是,白公有诗曰:“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后世也常借用来夸赞女子的点朱唇与A4腰(老秦给我科普说A4腰也叫水桶腰。不科学啊!原来,人家是按照直径计算的哦!)。身边一吃货曾视樱桃味挚爱,说是有接吻的感觉。噗!好污,还能不能当个纯粹的吃货呢。
一剪梅·舟过吴江
朝代:宋代
作者: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四时田园杂兴
朝代:宋代
作者: 范成大
谷雨如丝复似尘,煮瓶浮蜡正尝新。
牡丹破萼樱桃熟,未许飞花减却春。
摘尽枇杷一树金
初尝枇杷之甘甜是偷摘母校大门口的枇杷树,那时候三两好友为顺手牵羊不被察觉,专程骑了车子,背了小包,急急拽下几颗就撤,还美其名曰:为后来者留些、留些。那时候岁月无忧,青春未老,后来的枇杷找不到那点酸了!
枇杷果(又名卢橘)是出了名的止咳润肺良药。(你为什么追我?因为你有急支糖浆。)哎呀,这个广告语挥之不去呐。不过听说,后来它和川贝在一起了。你可知枇杷叶也可入药?老秦就是这样的奇人,说自己每天揪叶子下来煮水喝,有图有真相!效果嘛,有机会让大家亲耳聆听。
卫明府寄枇杷叶以诗答
朝代:唐代
作者:司空曙
倾筐呈绿叶,重叠色何鲜。
讵是秋风里,犹如晓露前。
仙方当见重,消疾本应便。
全胜甘蕉赠,空投谢氏篇。
初夏游张园
朝代:宋代
作者:戴复古
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阴晴。
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寄蜀中薛涛校书
朝代:唐代
作者:王建
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
扫眉才子于今少,管领春风总不如。
(薛涛居于成都,在城郊百花潭有别宅,“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万里桥边女校书”点明薛涛身份与地点。据载,薛涛后来居碧鸡坊时,周围种满枇杷。“枇杷花里”一句就是住地的写实,“闭门居”说明薛涛生活之雅静。)
江南杨梅熟,正好饮酒时
小末在宁波已四春秋,每年最期待的就数江南的杨梅,尤其是慈溪的杨梅。颗粒大、果肉多、味酸甜。读书时导师每年都会分一箱上好的杨梅让学生尝尝鲜。曾经在杨梅节(庆贺杨梅成熟的节日)时亲自上山采摘,味道却大不如导师所赠。吃,最讲究情谊!杨梅也可泡酒,用最普通的二锅头就可制出一壶佳酿,且因杨梅果吸走了酒精,留以酸甜之味,可谓盛夏消暑之利器。
摊破浣溪沙(杨梅)
朝代:宋代
作者:韩淲
生与真妃姓氏同。家随西子苎萝东。
谁道玉肌寒起粟,酒能红。
火齐烧空来上苑,冰浆凝露在西宫。
不似荔枝生处远,恨薰风。
浪淘沙(杨梅)
朝代:宋代
作者:王观
素手不晶盘。垒起仙丸。红绡剪碎却成团。
逗得安排金粟遍,何似鸡冠。
味胜玉浆寒。只被宜酸。莫将荔子一般看。
色淡香消僝僽损,才到长安。
关于杨梅有则小故事,收录在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又名《魏晋奇葩说》)中: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黄口小儿竟有如此思辨力,可赞!反躬自省,而今我们有多少词语都带着有色标签?你且说说看!
文字编辑:小末
图片编辑:齐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