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院出来,顾不上休息,我就立马回了学校。
毕竟,面临会考,两个学期的课程,要在半年内讲完,任务很重。大家课都很多,谁都不愿意多上,我住院这么多天,大家已经很努力替我上课了。
其实,原来学校规定,代课费占课时费的1.5倍。那时候,替上课大家还很积极,只要你有非去不可的事情,找大家临时换个课,或者替你去上节课,大家都很爽快地答应,你也能安心去办事。
可自从今年开始,学校取消了这一规定。于是,替上课,又紧张起来,人们厌课情绪高涨,谁都不愿意多上,除非关系不错,才肯替你一下,否则都推说很累了,或者各种推脱。所以,本来生病请假,年级安排课,或者本学科组长安排,但现在你要自己安排好你的课,毫不夸张地说,你要“求爷爷告奶奶”的麻烦别人帮你上课,好话说尽,人家还得愿意才行,因为不能空堂,空堂就是教学事故,所以,即使你生病住院请假,也不能安心。
还有原来的课前晚自习时间,规定40分钟给5元钱,没想到就这么点钱,人们就热情似火,家里没事儿的,就早早来盯自习,一个班里最多有三四个老师盯着。实行了一段时间,领导觉得“耗资巨大”,取消了这一规定,改为每班固定一个老师,老师们一下子没有了积极性,教室里也立马冷落下来。又实行了一段时间,到现在也渐渐取消了,而今,课前晚自习也取消了,这段时间纳入晚上正常上课。
最令人气愤的,就是“朝三暮四”政策。
朝三暮四这个成语故事的由来大家不会陌生吧。说的是一位耍猴人,养了一群猴子,他每天早晨给每只猴子三个橡子,晚上四个橡子。可是,猴子们一直吃不饱,嫌早晨给的橡子太少,有意见,要求早晨多给点。耍猴人就调整了一下数量,改为早晨给四个,晚上给三个。这样看起来,早晨是增加了,但晚上却少了,总量没变。
一直以来,排课表和自习表就是个很难做的差事。因为谁都不愿意要早读早自习还有晚自习,所以管教学的,只排课,不排自习,把这个费力不讨好又得罪人的差事,给了班主任们。面对这个“烫手山芋”,班主任们也只好使出浑身解数,也难逃挨骂。
后来学校就把课时费调整了一下,把一早一晚的自习和边缘课的课时费提高了一些,把正常上班时间的课时费减少了一些,但总量没有发生变化。因此,被人们戏称“朝三暮四”的政策。
其实,激励机制,哪怕就是小小的激励,都能调动起人们的积极性,可是,对于管理者而言,想的最多的恐怕就是如何花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但这样一来,恐怕就会出现出工不出力的行为,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会大打折扣。虽然领导者开会时,振振有词:你们要想清楚,学校不是我的,是你们的,是我们大家的,你们不是给我干的,是给自己干的……
每当这时,感觉都是很好笑的,有句话叫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你是领导者,大家不是跟着你吗?单位管不好,责任推到大家身上,单位好了,还不是领导的功劳和政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