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刚经》中,第二品“善现启请分”和第十七品“究竟无我分”中,须菩提向佛提了两个一模一样的问题:“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諾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服其心。”这做何解?
这个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想要修佛,如何修心”的问题,这也是佛家思想和修习方法的核心问题,是贯穿全经的主线问题,是佛祖和须菩提展开讨论的中心。那么须菩提为什么要提两遍的呢?以第十七品为界,若分上下两部的话,不光问题问了两遍。在佛祖的回答中,有些话也有重复,比如恒河沙的比喻、须弥山王的比喻、三千大千世界的比喻、诸相具足的问答等等。
我曽一度怀疑这是两个听经弟子的课堂笔记对在一起形成的经文。我们知道,如来涅槃后,是阿难尊者负责整理的佛经,之后大弟子迦叶曾召集诸弟子一起更订过佛经。阿难在记录佛经时,除了自己记忆,参考其他师兄的记录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在更订过程中,进行补充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因此,《金刚经》的经文中有些重复似乎也可以理解。但当我们深入经文,深解佛所说,发现其实并没有重复。
第一次,须菩提提问时,佛祖和须菩提的讨论是从主体角度出发的。就是,作为弟子,作为菩萨,应该抱持一个什么样的认识来修习佛法。核心是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无相、无法、无非法,不著色声香味触法,要抱持这样一种认识。因为,佛当时讲法的对象都是道行很深的常随大比丘众,所以《金刚经》中并没有展开解释。这是从修习者的角度出发讨论大乘修习的方法和思想。
第二次,须菩提再问这个问题。佛祖和须菩提的讨论,已经从主体转移到了客体,从弟子应抱有态度转移到了佛法这个“事物”上。说得是,没有一个具体的法可以称为佛法,抑或一切法皆是佛法。佛法本身就不是具体的分别相,所以没法去得,也没法去失。若发心修佛,把修习佛法定为具体的目标或方法,就像在空气中钉钉子,是不可能的。佛法,是一种境界。
因此,《金刚经》不但没有重复,相反,是非常完整、全面地论述如来的最高思想。《金刚经》是讲智慧的,是开慧眼的。虽这只是六度中的一度,但直指核心,对利根的师兄而言,可谓是佛法直通车。因此,也一直被奉为佛教禅宗的教典。
2021.5.2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