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524601/19597ef214314b61.jpg)
作为一名资深理工男,曾经对干货的定义就是方法论。不管什么书,我都直接跳过它的重要性以及意义,直接阅读具体的方法,不管什么讲座,我都自动忽略它的叙述过程,直接解读最后结论。对我而言,方法论的指引远比其他虚无缥缈的概念有效的多。
然而,过了鸡汤的年纪,处在认知升级的时代,互联网上充斥着“只要认知跟得上,人生就不会落后”的言论,理工出身的我很不解,认知是什么,认知升级就能改变行动,改变未来?
真正的知识
以前的我一心想着方法论,过于相信自己的意志力,以为只要知道方法论,就可以行动产生结果。,结果被知识付费“啪啪”打脸。报名了不少感兴趣的课程,学到了不少方法论,可并没有什么卵用。
也许在我心里,这些知识并没有我以为的那样重要,所以对这些知识的认识并不深刻,只了解了皮毛,没有接触到本质。这个时候再多的方法论也拯救不了我,只有让我深刻意识到这些知识概念的重要性才能促成我的行动。
结构冲突
最近接触到一个概念――结构性冲突,内容是当你制订了自己的目标愿景,你会同时受到拉向目标的力和拉回原轨迹的力,产生结构冲突。
当你有以下症状时,可能你正在经历结构性冲突:
我们开始询问自己是否真正想要这个目标、感觉完成工作愈来愈困难、意外的障碍在我们的路途上突然冒出来,或者周遭的人也让我们失望。
遇到结构性冲突怎么办?大多数人都摆脱不了以下三种情况:
1.在挣扎过程中,不断降低自己的目标或标准,并自我安慰其实这没什么大不了。
2.负面激励,不断告诫自己,如果目标没有达成,会有什么样的后果,逼迫自己前进。以至于即使最后成功,感受到的也不是快乐而是恐惧。
3.运用意志力,全力击败所有达成目标中的障碍。经常使用意志力会导致路径依赖,从而忽视更好的方法。如同单兵作战,自己一人凭借意志成功,但在团队关系中,还是孤军奋斗显然不现实。
![](https://img.haomeiwen.com/i4524601/c7eb79f8ea98abdb.jpg)
意识到局限
过去常常重视理科,忽视文科,常常以理科思维看待世界,犯了拿着锤子看什么都是钉子的错误。
现在想起来,在大学学某些学科的时候,基本上第一第二章都是什么学科发展史啊之类的,但我常常忽视。为什么要这么设计呢?当然不是凑字数,是因为历史可以让你事半功倍的完成你的理想。
历史是深刻的反映了某些手段带来的后果,这都是人民和社会,国家国际为你提供的深刻教训,不要说钱,就是时间也换不来,这些东西都是无价的。你可以花一万个小时去精通一门艺术,但你永远不可能花二百年去精通他,因为你活不了那么久。
《小王子》中有句话说的特别对我味口:
你要造一艘船,先不要雇人搜集木头,而是要先激发起人们对大海的渴望。
想要更好的理解这个世界,只有方法论并不够,还需要世界观的指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