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信:
珊哥,你好。我是你的老读者奥利,看到你的公众号开了读者咨询通道,刚好,想请教你一些社交问题。
001
我在聚会上总爱待在角落,恨不得全世界都看不见我。但凡有人跟我搭讪,我就紧张地手心冒汗,腿脚发抖。
002
我尝试改变,所以我每次见面、谈话前,先做些准备工作。我会在电话、微信或QQ上,向亲人、朋友、同学、同事询问将会出席的人,以及他们的近况。
003
我还会找到能高频率接触到人的地方。如果是酒吧,我就守在吧台上;去K歌我就坐在点歌机旁;去沙龙,我尽力坐在离大咖最近的地方。
004
记得珊哥在公众号上写过一篇专门教我们列社交圈清单的文章。
我按照上面列出的几个分类提醒,写下社交圈里所有的人。完成之后我才发现,原来自己的圈子并不小。为了以后方便寻找,我把他们放进了excel。
005
虽然我愿意为活动做准备,却没法让自己主动、有效地进行社交活动。我知道一些方法,但我好像还是那个缩起来的人。请问珊哥,怎么治?
给奥利的回信
奥利,你好。感谢你对我的信任。
006
我想请求你一件事。
我理解你,我知道每当你想说话时,你的脑子里有2只猴子。一只对你说:请开口说话!而另一只对你说,我害怕,我们躲起来吧。
这时,请让你心里那个叫嚣着逃避社交的猴子闭嘴滚蛋。
请对自己说:老子天下第一。
007
在端正态度后,我再支几招,助你实现目标。第一,选择对方可能合适的时间。
去猜测、去询问或者预估你想交往的对象什么时候更有意愿结交朋友,这可以给你的行动增加成功率。
008
不要成为“如影随形”的人。什么意思呢?
不要依赖地跟着你在活动中第一个交谈的人,与会者众多,请给别人认识你的机会。
009
与其追逐名人,不如和参加者聊聊。当你的段位离名人还差得远时,与其守着记不住你的人,不如和一些水平相近的人深入交谈。试试看,这对你可能会有用。
010
最后一点,“要么跟进,要么失败”。当你成功结交到新伙伴时,请像售后一样,真诚、细心地加强你们刚建立起来的联系。趁热打铁的道理我相信你懂的。
世界和我都爱你,期待你做得更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