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中心和外围是什么?
一个家庭?
一个企业?
一个国家?
围绕一个人的中心,就是幸福感和自由感。在面对这个核心追求时,有两条路,一条是物质,一条是精神。物质是精神的基础,但是,过分的物质追求,却剥夺了心灵的自由。适得其反。因此,个人的中心至少是最低限度的物质保证,再按照个人情况追求物质和精神,分配相应的比重。精神的发展又会反馈物质,使得物质的追求更加合理化。因此,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
围绕一个家庭的核心,首要依然是解决家庭的物质条件。只有物质条件一定生存标准。才能谈精神追求。家庭文化的建设。同样是辩证发展的一个过程。
一个公司同样。一个初创公司,必须以赚得利益为首要目的,也就是要能够迅速的扩展到一定规模,收支流水达到一定水平,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建设。
国家同样。没有物质基础不行。也就是社会财富。只有社会财富达到一定程度,才能进行下一步的精神建设。
物质与精神是一对矛盾,有物质就有了精神。二者同源。从诞生伊始,就在对立中发展。在强调物质基础的时候不能抛下精神基础。只有二者相辅相成时,矛盾的对立演进才是和谐的(所谓和谐是指不至于崩溃的范围)。过于强调一面就会导致另一面的缺乏。治大国如烹小鲜,色香味唯求一平衡尔。
尊重规律,了解规律,才能超越规律。如佛法,了解有为法,才能超越有为法,才能走上超越无为法的道路。
因此,个人教育,国家教育,是最应该投入精力与金钱的中心。一个人的行为,是他所受教育的体现,一个国家的表现,也是国家教育程度的体现。教育使人明白规律,自我遵守规律,这样的人类社会,才是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教育的模式,应该是知行合一的符合矛盾发展规律的教育。
当所有人都能有知识,有道德,自发的为社会运转作贡献,而不是为金钱地位不择手段,社会才能和谐统一。国家才能强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