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带着五岁多的小宝坐了两趟火车回娘家,前面一趟的时长有七个小时,第二趟有半个多小时。好久没有这样单独与小宝在一起相处了,这样单独相处的机会增加了平时不一样的交流。
我们在火车站刚吃完早餐没多久就上车了,可当她的屁股刚坐到座位才两分钟,看到已经摆到桌面上的桶装泡面时,眼睛发出闪亮的光芒。“妈妈,肚子好饿,我要吃方便面。”
心里清楚她才吃完早餐不到一小时,不可能马上就饿了的我,开始引导她先喝点水,然后把包里带来的书拿出来看。约看了有一小时,才让她吃方便面。那一小时内也没听到说饿了,后面想想她可能是看到好久没吃的泡面很想吃而已,肚子并不饿,只需要转移注意力即可。
坐火车少了很多生活中的乐趣,不需要劳动,没有了小朋友们一起玩耍机会。除了躺下睡觉和看看窗外风景以外,眼里看到的几乎都是吃的了。有的孩子可能在想,这样她就可以放心吃个够。但是在嘴巴不停往肚子里装东西时,不知不觉肠胃就消化不良,难免引起积食。
才五岁多的孩子坐火车一般比较兴奋,没有想睡觉的想法,精力旺盛,没有犯困的现象。她把泡面吃完时,到了中午休息时间,没有一点想要睡觉的意向。
我们这回买的是卧铺票,她看了一会窗外的风景,到座位上坐着说:“好渴。”我看看她,再转头看看在桌面上的水杯,意味深长地告诉她:“好渴要怎么样?是不是要自己站起来,伸手拿杯子喝水。你现在长高了,手也长长了,可以拿到杯子,就得自己去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她若有所思,然后起身去拿。
孩子可能心里在想,以前坐火车有爸爸在身旁,只要说渴水就到嘴边了。想要吃饼干,爸爸亲自把包装纸剥开,饼干就被爸爸的手送到嘴里来了。
爸爸的照顾真是方方面面、无微不致呀。可是这回爸爸身在疫情严重的城市,被封锁在小区里,无法同我们一起坐火车了。
为了解除小宝内心的疑虑,我开始想办法鼓励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过了一会,她拿起包了包装纸的饼干说“我要吃饼干,帮我剥!”说得很大声,有点命令式的口气。
我又开始教导她对长辈说话,只有请求而不是去要求。要记住自己是晚辈,需要和颜悦色、轻声细语,而不是去命令别人。再说了,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相信自己可以把包装纸剥开。那可是个边边有剧齿的包装,稍微朝一个方向用点力就可以了。只要自己真的很想吃饼干,一定会有办法。
看着她一开始用手使劲地撕没有撕开,后面用牙齿用力地咬住一个小角,头歪一歪往一个方向扯,终于撕开来了。对于平时没有锻炼的她来说可能使了九牛二虎之力,看样子也比较粗鲁。
往日的斯文和优雅一扫而光。但是这个过程总是要经历,偿试得多了,力气也会越来越足。何况以后要是身边没有人帮助,照样可以痛痛快快地吃上饼干。
由于这回买的是卧铺票,我可以躺下来休息,腿就尽量缩起来,让她在有小桌子的那一头方便上下看书写字。开始休息时告诉她可以看风景、看书和写字,但是不可以打扰我。我已调好闹铃,闹铃响了就会起来。这个规矩说好了,她就会收敛好多。在四十分钟内约叫了三次妈妈。
“妈妈,外面的风景好好看呀!”“好的,你看吧。”“妈妈,您的鞋子没有摆整齐。”“好,帮忙摆好。”“妈妈,这个字我不认识。”“好,等我起来再告诉你。记得不要打扰我。”三次叫妈妈,我都是嘴巴回应,坚持躺到闹铃响了才起来。
这样做就是明摆着告诉她,那段时间我要休息,她没有安全问题外,其他学会自己解决。要么学会耐心等待,等我起来再帮助解决。这样学会遇到问题自己先思考解决,实在没办法再等待解决。而不是有问题必须马上解决。
我要是起来马上帮助她,造成的结果就是遇到问题马上求助而不用思考。同时养成了着急的性子,不想等待,希望很快就可以得到结果。满足了马上想要结果的心。
当我起来后,拿出包里随身携带的书出来看时,她就想躺下了。我正好坐在小桌盘,孩子一开始是不会想到收敛自己。腿很自由地蹬着,一不小心就蹬到我的大腿了。
这时又开始提醒她,我在看书,正在学习不许打扰。学会不打扰别人学习,以后自己学习时也不容易被打扰。躺下时学会把腿缩一缩,就不容易蹬到我的大腿了。让孩子时时刻刻想到给别人提供方便,才会想到自己的哪些行为该收一收了。才不会张牙舞爪,想如何就如何。那样只会想到自己,没有养成为他人着想的心。
有时要让孩子迁就我们,学会服务他人的同时提升自己的素养。教孩子的同时可以提醒自己与人相处的细节需要注意哪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