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我都被别人贴着一个相同的标签“胆小”,记忆中我的耳边总是回荡着别人的评论,太胆小,什么也不敢。慢慢地我也就真的这么定义自己了,很多时候我本来可以去争取和发言的时候,内心的那个声音总是会跳出来,坚定地和我说,我就是个胆小鬼,还是算了吧。整个童年我的记忆就被蒙上了一层胆小的色彩。
长大后,我开始学习有关的心理学方面的东西,我慢慢理解了自己的性格原来是与妈妈的完美主义有很大的关系。妈妈是一个干练严谨的人,无论做什么事情,她都会尽全力做到最好,自然在她的眼里,幼小的我远远达不到她的标准。印象最深刻的是,我用心做的每件事情,妈妈都会当着我的面重新示范一次。所以在我的记忆中没有得到过几次好好的肯定是鼓励,渐渐地我就承认了自己不行,自己笨,什么都做不好,所以也不去争取,也不会尽力做一件事情,任性地赌气,反正我做不好,干脆不做了。学习了心理学的自我认知方面的书之后,我深刻理解了妈妈的用意是为了让我养成严谨的好习惯,不然她为啥那么辛苦地再做一次呢。可是幼时的我并不懂妈妈的良苦用心,反而误解她的好意。
现在我通过呵护自己的内在小孩,经常和她对话,陪着她扔掉任性,客观理性地回顾自己的童年,和她一起慢慢成长,渐渐地她越来越成熟,我也越来越打开自己,喜欢自己。现在的自己内心有力量,也会为自己充电,看待事物的角度也多样。成长是终身的事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别忘了带上自己的内在小孩,和她一起成长!只有这样才有能力抵抗生命中的各种风浪,做到真正的乘风破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