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女史箴图(上)

女史箴图(上)

作者: 离离风翼 | 来源:发表于2023-01-23 08:06 被阅读0次

这是东晋画家顾恺之的作品,可惜的是,它的原本早已在岁月的流转中消失无踪。

但是,它又在历代的摹本中不断复活,存在于世世代代的膜拜者心中。

现存于世的唐、宋两个摹本,曾被景仰他画风的乾隆皇帝收藏,并视为珍宝。其喜爱程度,从他所盖的三十多个大印章,以及一大堆的题字,兰花绘画等等就可见一斑。

遗憾的是,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更为珍贵的唐摹本被盗走,后被大英博物馆收藏,成了漂泊异乡的游魂。

另一幅宋代摹本艺术性稍差,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作为中国存世最早的中国绢画,这幅画究竟画了什么?它的珍贵之处有哪些呢?

           

首先看它的绘画内容。

女史,宫廷女官,主要监督记录宫廷女子的言行规范;

箴:规劝,劝诫的意思。

这是一幅以女子为主要绘画对象的绘画作品,其内容也是劝诫当时的女子要修德养性。

这幅作品根据西晋文学家张华撰写的《女史箴》所绘制而成的绢本画作,以形象的方式揭示了原文的含义,有点类似于今天的看图说话。

画卷原本分为12段,每段讲述了一个修德故事,绘画的右侧则标有文题,这也是我国最早将绘画与书法相结合的艺术作品。

现存的唐代摹本中,前三段早已经丢失,现只存有后面九段。

第一段:冯媛挡熊。

冯媛挡熊

汉元帝与宫人看斗兽娱乐,突然一直凶猛的黑熊冲破栏杆,直向汉元帝猛扑过来,众人顿时惊慌失措,只有冯媛勇敢地挡在黑熊面前,留给侍卫杀死黑熊的时间,保护了皇帝。

这幅画中,冯媛虽身材瘦小,可面对凶猛的黑熊,她昂首挺立,泰然自若。身后的几根飘带,让她宛若仙子,毫无犹豫,翩然而至。

在她面前,猛扑过来的熊虽然大张獠牙,竟也显得呆萌,没有那么可怕了。

相形之下,她右侧的两名手持长戟的侍卫,虽然身形高大,却面露几分惊慌,其凶猛似乎都在武器之上,而非自身的气场。

再看坐在右侧的汉元帝,显然在突如其来的危险面前惊呆了,本能地握住随身携带的武器,连两侧的带子都惊得飞在半空中。

两个女子更是吓得躲在了皇帝的背后,惊恐的样子,失去了贵族女子应有的淡定从容的形象。

这张图上,画家用不同的姿态,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每个人都不同的心理状态:或勇敢,或畏缩,或惊慌,或呆滞。

用笔流畅,可以说是形神兼备。

第二段:班姬辞辇

班姬辞辇

汉成帝乘辇出行,想与班婕妤同车,班婕妤的拒绝道:“看古代留下的图画,圣贤之君,都有名臣在侧。夏桀、商纣、周幽王,才有嬖幸的妃子在坐,最后落到国亡毁身的境地。我如果和您同车,那就跟他们很相似了,能不令人凛然而惊吗?”

画面中,班婕妤挺立车旁,身形庄重,面容正色。

车上的汉成帝眼睛紧紧注视着班婕妤,脸上有失落,有惭愧。如此表情,传神的表达出了他的心理活动。

汉成帝右侧的女子脸面向与班婕妤相反的方向,似羞于对视。

另有八个行进中的轿夫,既增加了画面的动感,与其他三人形成动静对比,又暗合了汉成帝出行的张扬和威武,如此耀武扬威,难怪班婕妤不愿与之同车。

第三段:山水寓理。

山水寓理

这段画的是高山重叠,画右侧一匹马露出头来。一只老虎正蹲坐回首。山下两只飞奔的兔子。山左侧一只鸟飞翔空中,另一只站立回望。天上日与月同时出现,掩映于白云之中。太阳中有金乌,月亮中有玉兔。山下一个人单膝而跪,拉弓欲射。

这幅画用“日中则昃,月满则微。”寓意女子要保持谦卑,不可恃宠而骄。

我们看这座高山,层层叠叠,而又疏密有致,有高耸的山峰与宽阔的平台对比。有飞禽走兽,或静或动,或飞或立,各自成趣。日月同在,太阳动感飞扬,月亮又闲雅安静,互成对比。

山中动物既自在又危险,最凶猛的是老虎,但看似山中称王的家伙,却不知山外正有人搭弓张弩。

可见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不可过于张扬。

这张图与其它的几段人物画迥然不同,增加了整个画面的动感活泼性。里面又充满了传说与故事性,寓意深刻,令人不禁反思。

从这张画中也可以看到,当时的绘画特点是人物的比例都比较大,山水则相对较小。与后期的山水画有很大的不同,其背后是画家们的心境的变化,审美的改变等等。

第四段:修容饰性

修容饰性

这段图片恐怕是《女史箴图》中最为有名的一段了,很多资料都选用过此图。

它意在提醒世人,要像修饰自己外在的容貌一般,注重修养自己内在的德行。

画中具体内容如下:

两个女子正在对镜梳妆。右侧的女子背对画面,用笔似在轻修眉黛,画家巧妙的运用镜子呈现出她姣好的容貌。另一女子则端坐镜前,一侍女侧立为其梳头,各种梳妆用具散落放置。

两位梳妆的女子衣着华贵静雅,表情动作典雅端庄。与之相比,梳头的侍女着装较为明艳,更显出少女式的活泼秀丽。

关于镜子的隐喻,欧阳修说过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值得深思:

“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

第五段:家族欢聚

家族欢聚

图中描绘的是夫妻并肩端坐,对面坐一妇女怀抱拿着球的婴孩,一个稍大的孩子在地上爬。另一个女子正在给面前的小孩梳头发,孩子急于玩耍想要挣脱。画面的上方,一中年男子正在读书,两侧有一个成人和孩子与之共读。

这幅图描写的是家庭要和睦,要有良好的家风。

图中把人物分成三组,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给人内心安稳和乐之感。

这个三角形,也代表了当时认为家庭和睦的三个方面,右侧为夫妻相敬,同心同德;左侧为爱护子女,尊重一家之主或者说长辈;上方为勤学诗书,修养德行。

有了这三点,家庭关系更加融洽,日子才能蒸蒸日上。

        (未完)

相关文章

  • 【书画鉴赏知识】看历代画家如何描绘女子形象

    《女史箴图》(局部)上的女性形象 《女史箴图》根据西晋张华的文学著作《女史箴》绘制而成,图中描绘了贵族妇女生活的一...

  • 女史箴图(上)

    这是东晋画家顾恺之的作品,可惜的是,它的原本早已在岁月的流转中消失无踪。 但是,它又在历代的摹本中不断复活,存在于...

  • 艺术┃《女史箴图》

    东晋大画家顾恺之所作。 现存世的有两幅。一幅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为宋代人摹本;一幅在大英博物馆,为唐代人摹本,是一幅...

  • 女史箴图(下)

    第六段:同衾以疑。 这幅图内容与上一幅形成了鲜明对比,有了起伏变化。 画面上是一张四周悬挂着厚重帷慢的床,床前有一...

  • 行测常识—绘画

    (一)人物画 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唐朝:阎立本《历代帝王图》、《步辇图》 唐朝:吴道子《送子天...

  • 闲观|画家之魏晋:顾恺之

    顾恺之(348年— 409年)“痴黠参半,明哲保身” 画作摹本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列女仁智图》《斫琴图》。...

  • 这99幅作品被誉为中国绘画最高成就!大开眼界!

    01、《人物龙凤帛画》 02、《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帛画》 03、《女史箴图》·局部/顾恺之 04、《洛神赋图》顾恺...

  • 希望你看明白的一张图

    这张选自《女史箴图》的“人咸知修其容,而莫知饰其性”,被选入中学历史课本。也就是如下这张图。 中学...

  • 鉴赏作业 中国画之二

    1 《女史箴图》 顾恺之 顾恺之原画已消失,在新浪博客里找到了有人搜集的一些大英博物馆所藏的唐人摹本。http:/...

  • 10.30后羿射日

    上周我们认识了画家 顾恺之欣了顾恺之的作品《女史箴图》,感受了顾恺之春蚕吐丝的线条。今天我们继续欣赏了顾恺之根据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女史箴图(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ljj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