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分析未来人才趋势时, 把人的能力分成了两个部分, 其中45%来自“显性能力”, 也就是在学校学到的知识、语言和专业技能;另外55%来自“隐性能力”,主要包括品格、观念思维和格局三个部分。 在这种情况下, 创造性地思考和迅速行动的能力,就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帮助更多年轻人成为创造型思考者, 米切尔教授根据MIT媒体实验室的多年研究经验, 提出了培养创造力的“4P”学习法: 项目(Project)、热情(Passion)、同伴(Peers)和游戏(Play).
首先,项目是创造的基本单位, 是体验和参与创造性学习的途径。 当孩子们做项目时, 他们会在一个有实际意义的环境中遇到概念,这时候知识就和现实有了练习, 孩子就能更好地在新情况下学习知识, 以及应用这些知识。
【这里的项目,应用到英语学习上,老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短期项目,用来应用刚学的英语知识, 比如分析动词应用类题可以是一个小项目。】
其次,热情是学习的驱动力, 这对所有人来说都一样。很多家长觉得让孩子“在兴趣中学习”, 孩子会更快乐,其实不是这样, 学习的路上有很多障碍和挫折, 甚至经常会让人想要放弃, 而唯一能让人坚持不懈面对所有挑战的驱动力, 就是热情。“教育不是灌满一桶水, 而是点燃一把火”, 热情产生的动力会让孩子更有可能产生新的想法,发展出新的思维方式。
【金句 教育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创造性学习法的第三个关键要素, 是从“独立思考”转向“共同创造”。 也许有些想法是独立产生的, 但大多数时候, 思考和行动是结合在一起的, 因为人们是在和事物互动的环境进行思考的。而且, 创造力的开发是一个社会过程, 大多数思考过程都是跟其他人联系在一起的, 我们需要分享自己及的想法, 从同伴那里得到反馈, 相互借鉴彼此的灵感。 此外, 技能上的互补, 可以让孩子们完成超出个人能力的项目, 比如会做视频的孩子和会做音乐的孩子, 可以一起制作音乐视频。
最后是游戏,这是创造性学习法中被误解最多的一环。
创造力并不是来自快乐,而是来自实验、冒险和挑战边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