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養成了一個習慣,就是遇到一些麻煩事,尤其是那些令人心煩的事情,就先去睡一覺,等睡醒來再解決。而一般來說,睡醒之後,這件事又會變得沒那麼重要和令人心煩意亂,一些原來沒有的解決思路也出來了。
事實上這種做法是有科學依據的。
簡單來說,對一件事情的記憶包括了這件事情本身的信息以及情感,而通過睡眠,可以把信息這部分的記憶加以鞏固,而情感的部分則會被遺忘。
會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是,短期記憶是由海馬體儲存,而長期記憶則由皮層儲存,控制情感的則是杏仁核。
當睡覺時,短期記憶會轉變成長期記憶,主要依賴海馬體與皮層間的信息溝通,而杏仁核僅作為促進海馬體活動的用途,即促進那些情感強烈的短期記憶轉化為長期記憶,而不會成為長期記憶的一部分。
最終,我們睡醒的時候,就只會記得事情本身,而情緒則被遺忘掉了。
說了這麼多,就是想說明,睡一覺之後,可以把原來對事情的情緒消除掉,而僅留下對事情本身更為客觀的看法。沒有了這些雜念,在解決問題時也能更得心應手了。
最後說點題外話,這個消除情緒的功能雖然有用,但有時也挺討厭的。
最討厭的地方就是晚上有個好點子可以寫,考慮到時間太晚打算過一天再寫。結果睡醒後就沒有了當時想寫的心情了。
如有對研究本身有興趣,可以點擊如下連接查看相關論文。
Overnight Therapy? The Role of Sleep in Emotional Brain Processing
--Matthew P. Walker and Els van der Helm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