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让你的孩子爱上做作业

让你的孩子爱上做作业

作者: 倩姐姐的圈圈儿 | 来源:发表于2018-08-06 14:53 被阅读88次

    何谓“需求”

    这是李叫兽在《破解消费者需求密码》中分享的思维模型,由缺乏感、目标物和消费能力组成需求三角,也就是需求=(缺乏感+目标物)+消费力,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只有当三个要素都同时满足时,才能真正形成需求,并以此为基础,挖掘出更多新需求。

    缺乏感+目标物,形成动机。人在口渴的时候,会想要喝水,但是并不一定是某一品牌的水。但是如果当人在口渴的时候正好看到某品牌水的广告,这个水就成了目标物,会让人产生购买的动机。

    动机+消费力,才能形成需求。产生了购买动机,并不一定能够真正成交。当这瓶水的价格超过了他的消费能力,比如这个人平时都是喝3块钱一瓶的水,而这瓶广告中出现的水需要50块钱一瓶,价格已经超过了他的消费能力,除非快要渴死了,否则这个人很可能会去寻找与自己消费能力相匹配的水来满足自己的喝水需求。

    image.png

    如何让作业成为孩子的需求

    不做作业的时候母慈子孝,做作业的时候鸡飞狗跳,是很多家庭中孩子做作业场景的缩影。谈到做作业,大部分孩子都是苦大仇深,只是被动接受,而不是主动接纳。接下来就通过需求三角来简单分析一下如何把作业变成孩子的爱好而不是苦难。

    首先,寻找孩子的缺乏感

    孩子在一个集体中生活,或多或少都会有攀比的心态,都想要有比别人更好更优秀的地方。

    而如何让自己比别人更优秀呢?学业更好、得到的表扬更多、学到的技能更多……都是小孩子衡量自己比别人优秀的标准。

    每次随堂测验、每次考试、每次作文,都成了孩子们的小型“竞技场”。想要得到高分却没有得到,别人得到了表扬而自己没有,孩子就会有失落。这个失落,就是孩子对优秀的缺乏感。

    其次,给孩子一个目标物

    小学生每堂课都是40分钟,大家时间虽然一样,但是对知识的吸收可能会有差距,而课后作业练习,也可以拉开一些差距。吸收得好的孩子,做作业更快,也越来越自信。吸收得不那么好的孩子,做作业比较吃力,如果家长的耐心也不那么足,就会导致越骂越慢,越慢越骂的恶性循环。

    而我们应该做的,就是让孩子觉得作业会是他提升分数、让他变得更优秀的目标物。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可以看出,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所以让孩子尽快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复习,是对抗遗忘的好办法之一。

    让孩子明白了利用好做作业的机会,既可以不用花费额外的时间,又可以更好的记住知识点,还可以帮助他拉开和同学之间差距(而且有理论依据作支撑),孩子会很乐意选择这个一举三得的“目标物”。

    最后,让孩子明白自己有能力完成。

    在我们的惯性思维里,如果给孩子做太简单的题,孩子会“骄傲自满”。所以我们给孩子准备的都是超纲超难的题,以为孩子会在攻克一道道难题中找到成就感。而事实却是,孩子做不出来难受,家长在旁边看着着急,孩子的挫败感一波接着一波,彻底失去了对作业的兴趣,甚至反感做作业。

    的作业,包含了知识点,有一点难度但是不会太难,就像是可以跳一跳就能摘到的苹果,而不是望不到头的高山。而且孩子无法完成作业的时候,他可以寻求帮助,而不是抬头就看到家长失望的脸。

    我们的小成果

    奥数是我们家孩子最头疼的科目,她既想比同学更厉害(孩子自己的表述,这是她的缺乏感),又觉得奥数太烧脑有畏难情绪。

    刚开始的时候,我想用题海战术来帮助她提升,可是孩子一看到一整页的作业,满脸的不情愿,嘴里还嘀咕:这么多,我做不出来,就算做出来了,我也没有玩的时间了。这很明显看出,“题海”并不是孩子想要的“目标物”。

    后来,我改变了策略,每天只让她做两道题,而且都是书上的例题或是练习题,在不会做的时候,可以翻书或者像大人求助。这样她完成起来就轻松多了,有时候不需要翻书就能完成,对于要翻书的,她也会对自己说,照着书再做一遍我也会做了。

    慢慢的,我们从对抗变成了合作,每天一点点的进步,孩子特别欣喜。有一天她突然抱着我说:“妈妈,我要感谢你,你给我出的题,让我把以前好多都忘了的知识都找回来了。”


    生活中、工作中,我们可能都会遇到挖掘需求的时候。但是我们一定要记住,这个需求,一定是对方真正的需求,是需要通过分析验证可以逆推的,而不是我们自己拍脑袋臆想出来的幻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让你的孩子爱上做作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low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