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950939/5bf2d573435a108c.jpg)
虽然我早就过了25岁的年龄阶段,但回想这几年的工作经历,前些年真的没有像现在这样,从网络上有这么丰富的资讯可以查看和参考,都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一步步总结经验教训,让职场之路走得更好。
无论你是否25岁,都很应该看看这本《25岁,如何规划你的人生》,这不是一本普通的职业规划书,并没有长篇大论的理论观点,而是从三大要点和50个问题来说明我们工作、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
这样做更好的三大要点
1、绝大多数求才若渴的人,随时都在寻觅千里马
不满足于现状而有实力的人,主动关心别人,就能得到被他人赏识的机会。
2、随时都在寻找能帮助自己的事物
无论是为了逃避现实,投资自我,都把金钱和时间投入到对自己有益的事物上。
3、收入多寡,与带给他人感动的质量呈正比
收入多寡与能带给多少人喜悦,带给多少人感到呈正比。
以上是松浦弥太郎的人生经历总结出来的,让自己做得更好的三大要点。
50条人生规条
围绕三大要点,还有50条人生规条让你25岁后的人生走得更好。
01 以成为社会的齿轮为傲
从消极齿轮变成积极的齿轮,积极面对自己,充分发挥小齿轮的作用,才能为人生加分。
02 累积“小小的成功”
只要质好,量也会增加。唯有坚持累计,才能拉开与别人的差距。
03 训练自己在三个月内成为领导者
一班人视为愚蠢无聊的工作,往往潜藏莫大的机会,用心观察别人,获得更多脱颖而出的机会。
04 养兵千日,用在一时
在没有人看到的地方,仍要努力。每天在不被注意到的地方比别人加班努力。
05 失败有时能让我们更强大
失败,重要的不是如何解决问题,是如何面对问题。正面思考人和事,比什么都来得重要。
06 绝对不能替人作保
千万别做让自己后悔的决定
07 坚持每次只买一本最想拥有的书
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绝对不是靠“顺便”就能得到。
08 学会四个步骤,轻松享受成果
观察取得情报,观察的结果中学习,反复练习,实践。
09 随时保有好奇心
保有好奇心,了解更多事,才会去思考。
10 深度探究喜欢的事物,培养自己成为专业人才
真正喜欢的事物绝对无法唾手可得,而是必须深究后才能明白。
11 培养独特观点
沉迷于一件事,能让自己比别人更加了解,不管面对什么题材,都能深入探究,乐在其中,透过这段享受的过程,也许会发现不曾有人注意的课题。
虽然自己喜欢的事物不一定能得到正面评价,但只要坚持下去就对了。至于好坏,那是社会的观感。
12 养成列出十大清单的习惯,让思考活络
能让自己学习观察,洞悉事物的本质。为了养成习惯,必须深度探究。
13 每天都要开拓新的人际关系
找到一件自动自发、不受别人指使的事,每天自我规划,尝试一件从未做过的事,让生活多点乐趣。
14 养成携带纸笔,随手记录灵感的习惯
你会发现原来自己是这么有趣的人。
15 成为别人心中的“不二人选”
与人沟通就像投接球,最重要的是能够带给对方多少感动。
16 赞美与道谢不是随口说说,而要出于真心
赞美别人时一定要具体说明哪里好,哪里值得赞美。具体传达道谢或赞美的言词,能够瞬间拉近距离。
17 思考不想做的事,从中找到自我核心价值
25岁时埋头思考自己如何面对人生并不是易事。但透过思索自己不想做的事,一定能找到自我理念的事物。
18 结交能一起探索各种问题的朋友
再琐碎的事,依法不同也会琢磨成钻石。试着寻找和你无话不谈,愿意陪你思索问题的朋友。
19 礼貌周到是保护自己的铠甲
措辞正确又得体是有礼的体现。
20 越是微不足道的约定,越要遵守
遵守约定就是一次最小的成功经验。越微小约定,越履行,且不宜过分张扬。
21 争斗并不能让你真的开心
沟通像投接球,改变是指投接球的方法。要试着思考,投出让对方开心的球。
22 别让“异性关系”成为工作的绊脚石
不能将诱惑误解成机会。
23 适时去一下“洗手间”,缓解紧绷的情绪
去洗手间是独处片刻,让自己放松的方式,重新思考对策,更好发挥实力。
24 不要单凭外表评断一个人
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
25 打造自己专属的发声平台
建立针对不认识的人,或不特定多数人发送信息的平台,才有机会邂逅各式各样的人,与他人分享内心的感动,发展新的人际关系。
26 不要轻视5% 的获利
累计一个个小成功,是造就成功的前提。
27 小胜美学
“1137原理”为了连续获胜,必须强迫做某些事或决定。
28 学会独立
唯有独自行动,独立思考,才能真正学到东西。我们要接受孤独,了解自己,才能理解别人,体贴别人。(联系第25条,打造自己专属的发声平台)
29 厚脸皮也是一种积极的表现
主动打招呼不但能表明来意,还能将自己想法传达给对方。
30 过分客气反而失礼
说了请客的话,吃得尽兴点,才不会辜负对方的好意。
31 培养旺盛的求知欲
有人终其一生都不知道人生有那么多有趣的事,锁定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想研究的领域,花点时间,就能够将它变成美好的事物。
32 模仿是塑造自我风格的重要过程
模仿你的榜样,模仿你想成为的人,打造专属自己的风格。
33 做好健康管理
养成规律的睡眠习惯是最基本的健康管理。一定要将自我健康管理列为首要功课,才能充分展现对工作的积极态度。
34 “会议”是表现自我的大好机会
搞不好还能得到别人的肯定。
35 设法让别人成为你最强的后盾
增加别人对你的信赖感,出人头地的机会越大。
36 时常检视工作状况,决定优先级
在别人催促前先行提交,是一件小成功,适用于任何事。会议记录,备忘录,道谢道歉越早处理越好。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时常检视工作状况,视情形调整优先级事件,会更加高效。
37 别忘了,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免费东西绝无好货。交友不该以利益为出发点,拥有能带给你激励和影响的朋友,令人感动。
38 星巴克是打工的首选地点
建立服务与客人一对一互动关系。
39 苹果与谷歌不是唯一的就业目标
不以竞争对手较多的企业为目标。选择别具潜力的新兴领域,或许能带来更好的机会。
40 历练五年,就可以考虑自立门户
先找份工作,才是通往成功的快捷方式。五年后思考未来的路,才是最妥善的做法。
41 英文绝对是必备利器
花点时间学好英文绝对是最好的投资。
42 景气低迷的产业,反而更有创新机会
景气低迷的企业,容易抓住出头机会。
43 改变观点,才能提升层次
从不同观点思考事情,从中发现目前需要什么,找到问题点,发现新价值。
44 建立自我品牌,迎来更多机会
自我介绍就是思考如何将自己品牌化,如何让别人记住自己,对自己留下深刻印象。
45 别总是把“没办法”“不会”挂在嘴边
就算觉得自己做不到,也不会讲出“没办法”“我不会”这类消极的字眼,也绝对不讲“没时间”“没钱”的话。戒掉老是将消极话挂在嘴边的习惯,多讲正面积极的话。
46 试着从领导者的高度看事情
训练自己以领导者的高度考虑问题,对工作态度积极。
47 每天至少阅读两份报纸,并比较报道内容的差异
训练媒介认知能力(分析、辨识情报的能力)。如何分析事物的一种训练,能够说服自己的主张或观点,进一步确认分析,提升分辨情报的能力。
48 锻炼观察力
观察力是一种防御方法。察觉注意一件事,然后思考观察是训练自我的一种方式。
49 忠于基本原则
学习任何新事物,先忠于基本原则才能学得扎实。
50 确立自我价值,时常自我革新
绝对不能成为被过度消费的对象,就必须时常自我革新。在被看腻之前,找到不同的自己,发现新的想法,一直创新下去。
在我25岁的时候,也完全还不清楚自己究竟要做什么,可以做什么。但人生的方向大致是定下来了,就算工作极其普通,也要为作为一颗优秀的螺丝钉奋斗。
松浦弥太郎的这本《25岁,如何规划你的人生》,用平淡的语句,工作生活中普遍的例子,道出了一条条让你之后的路走得更好的鸡汤。
自我观察,与人沟通(投接球),不把“没办法,我不会”挂在嘴边,建立自我品牌,这些就算在25岁之后的人生都非常值得继续深入探讨。
网友评论